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33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21篇
  6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01.
目的 探讨哺乳动物的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及其底物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生长的影响。方法 提取 RNA,通过RT-PCR和Western印迹分析观察mTOR及其底物p70 S6激酶(p70 S6k)的α1、α2、β1、β2不同亚型及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结果 RT-PCR与Western印迹的结果一致。随着肿瘤恶性度的提高,mTOR、p70 S6K的表达明显增加,而4EBP1的表达则下降。结论 mTOR及其底物表达水平的强弱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它可能成为未来癌症治疗的重要靶向蛋白。  相似文献   
402.
目的:观察小儿便秘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推拿疗法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按中医辨证分为实证便秘、虚证便秘、脾虚肝旺,以运脾理肠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36例口服妈咪爱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5%,对照组72.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疗后便秘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前疗后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后症状积分比较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对兼证改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便秘以脾虚肝旺型居多,推拿疗法治疗小儿便秘疗效显著,同时改善其他兼症。  相似文献   
403.
三手烟是指吸烟后附着在物体表面、灰尘颗粒甚至皮肤、毛发的烟草烟雾颗粒, 以及这些颗粒被重新释放到空气中与空气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的二代污染物。三手烟具有普遍性、持久性、隐蔽性、毒性强的特点, 婴幼儿的暴露要高于其他人群。本文结合近年来三手烟相关基础研究, 系统介绍了三手烟的化学组成和产生机制, 并从三手烟的遗传毒性、参与氧化应激、诱导炎症反应、影响物质代谢、促进肿瘤发生等方面进行综述, 以期为深入开展三手烟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04.
目前医学界对咬合因素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的相关性仍存在争议,但咬合调整作为常见的口腔临床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改善颞下颌关节相关症状,主要包括调(牙合)、正畸治疗、修复治疗、正颌治疗与(牙合)板治疗等。文章回顾既往文献,梳理常见咬合调整治疗方式及其与TMD之间的关联,为咬合源性颞下颌关节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  相似文献   
405.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的病因复杂、发病率高,并且缺少治疗金标准。正畸治疗前及过程中若发生TMD,会增加治疗的难度与风险。文章从TMD的诊断、正畸治疗前TMD的筛查以及对正畸治疗期间可能诱发TMD的因素进行分析,为减少正畸治疗中TMD的发生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406.
目的 观察不同肺疾病的胸膜厚度、滑动位移和特征的差异。方法 84例符合肺疾病典型CT表现的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COPD组16例、肺水肿组24例、肺炎组31例、肺间质纤维化组13例。超声测量右侧侧胸壁区CT典型病灶同一切面内胸膜厚度(PT)的最大值和最小值(PTmax和PTmin),计算平均厚度(PTmean),并测量胸膜滑动位移(PSD)。另选取6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测量相同位置的上述指标。根据胸膜特征进行评分,比较各组间超声指标差异并总结特征。结果 肺间质纤维化组的PTmax、PTmin和PTmean均显著高于肺炎组(P<0.05);肺炎组的PTmax、PTmin和PTmean均高于COPD组和肺水肿组(P<0.05);COPD组和肺水肿组间PTmax、PTmin和PTmean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肺疾病的PTmax、PTmin和PTmean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肺水肿组和肺间质纤维化组间PSD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肺炎组(P<0.05);肺炎组PSD高于COPD组(P<0.05)。对照组不同性别、...  相似文献   
407.
目的分析成人急性呼吸困难中心源性肺水肿(CPE)和肺炎的心肺超声特征, 并构建鉴别诊断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1月至2022年5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突发急性呼吸困难患者743例, 由超声医师甲使用肺超声12分区法扫查肺部, 与另一位同年资超声医师乙共同解读并记录各区超声征象(包括A线区、B线区、肺实变区、胸腔积液区), 根据整体肺超声特点分为A模式和B模式, 根据双侧肺野B线分布的连续性和对称性分为双肺连续性和非连续性B模式、双肺对称性和非对称性B模式。使用心脏超声评估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充盈压(E/e′)、右室是否扩张、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下腔静脉呼气末内径(IVCD), 将各指标转化为二分类变量。根据最终临床诊断及治疗结果将疾病分为CPE组和肺炎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独立影响因素, 根据偏回归系数β值作为权重进行赋值评分, 以总评分建立鉴别诊断模型, 采用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预测价值。模型构建后, 由另一名超声医师(医师丙)独立采集30例CPE或肺炎患者作为外部验证数据, 纳入该模型绘制ROC曲线并评价该模型...  相似文献   
408.
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包括妊娠期糖尿病(GDM)和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IGT),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升高。有研究认为,与孕前超重或肥胖[1]、胰岛素抵抗[2]等有关。有报道提示,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升高与将来发生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有关[3],GGT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的一种危险因子[4]。本  相似文献   
409.
目的探讨食管全周浅表鳞状细胞癌和癌前病变发生黏膜下深浸润及脉管瘤栓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3年11月至2021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内镜下切除术的食管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0例, 食管鳞状细胞癌96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和内镜下表现, 病变发生黏膜下深浸润和脉管瘤栓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116例患者中, 术后病理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至黏膜下层浅浸润(<200 μm)85例(其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0例), 黏膜下层深浸润(≥200 μm)31例, 有脉管内瘤栓1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饮酒史(OR=3.090, 95%CI:1.165~8.200)、病变处食管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AB分型(OR=11.215, 95%CI:3.955~31.797)是浸润深度的独立影响因素, 吸烟史(OR=5.824, 95%CI:1.704~19.899)、是否存在无血管区或血管杂乱区域(OR=3.393, 95%CI:1.285~12.072)是脉管瘤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有饮酒史、病变处食管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分型为B2~B3型...  相似文献   
410.
刘奕  余秀华  周蓉  孟婷婷 《浙江医学》2023,45(13):1389-1392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常规超声和增强超声造影(CEUS)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的关系。方法 回顾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三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确诊为PTC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均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并接受了常规超声和CEUS检查。根据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将患者分为转移组43例和非转移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超声特征的差异,将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TC患者CLNM与常规超声和CEUS特征之间的关系,从而筛选出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转移组中肿瘤直径≥1cm、微钙化、与被膜接触且接触程度>50%、多灶性、超增强、被膜完整性中断患者占比均高于非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1cm、微钙化、与被膜接触且接触程度>50%、多灶性、超增强、被膜完整性中断是PCT患者发生CLNM的危险因素(OR=2.527、13.640、3.025、2.371、8.101、8.415,均P<0.05)。结论 PTC患者的常规超声和CEUS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CLNM风险,当肿瘤直径≥1cm、微钙化、与被膜接触且接触程度>50%、多灶性、超增强、被膜完整性中断时,应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