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5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121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67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600篇
内科学   246篇
皮肤病学   47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98篇
外科学   173篇
综合类   862篇
预防医学   435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403篇
  19篇
中国医学   406篇
肿瘤学   121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11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6 毫秒
21.
[摘要] 目的 初步探索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长期阳性患者病毒转阴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以病程超过30 d的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人口学信息、治疗策略、合并疾病、实验室检查指标信息,以发病后45 d内病毒累积转阴率为因变量,以发病后(30±3)d时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为主要分析变量,以人口学信息、治疗策略、合并疾病、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其他信息为协变量,采用限制立方样条回归-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血清白蛋白水平对累积转阴率的影响。结果?共有189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101例在45 d内实现了病毒转阴。进一步分析发现,30 d时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与45 d病毒累积转阴率之间存在相关性(P = 0.027)。当血清白蛋白<39 g/L时,低血清白蛋白水平是病毒转阴的危险因素,且血清白蛋白水平越低,风险比(hazard ritio, HR)越高,血清白蛋白越接近39 g/L,HR则越接近1;当血清白蛋白≥39 g/L时,血清白蛋白水平不再是病毒转阴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患者的病毒转阴密切相关,当血清白蛋白<39 g/L时,血清白蛋白水平越低,越不利于病毒转阴。因此,治疗过程中关注血清白蛋白变化,及时给予干预,可能有利于病毒转阴。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分析放射治疗对乳腺癌患者免疫系统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6例病理诊断为乳腺癌Ⅱ~Ⅲ期患者,将所有患者放射治疗前(0 Gy)静脉血样本定义为对照组、放射治疗20 Gy和50 Gy照射后静脉血样本分别定义为20 Gy组和50 Gy组,于放射治疗10次后、25次后采集不同放射治疗累积剂量24 h后静脉血8 ml;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受检者不同剂量放射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数、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改变;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微小核糖核酸(miRNA)的改变。结果:乳腺癌患者20 Gy组和50 Gy组照射后与对照组比较,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表达水平均呈下调趋势,CD4-/CD8+呈上升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0 Gy组T细胞抗原受体(TCR)/CD3明显下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08,P<0.05),50 Gy组TCR/CD3有所回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剂量的两组照射后乳腺癌患者mi RNA-150、mi RNA-210表达水平随剂量增加呈降低趋势,50 Gy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42,Z=-2.402;P<0.05)。结论:放射治疗未引起乳腺癌患者明显的免疫功能抑制,可能是通过改变mi RNA-150、mi RNA-210的通路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究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7年5月~2019年9月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新生儿肺炎患儿,按照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4例患儿实施头罩式吸氧治疗,观察组44例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并对两组患儿的疗效、PaO2以及PaCO2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的总疗效93.18%,比对照组的72.73%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PaO2以及PaCO2水平比较没有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以及PaCO2水平均有一定降低,PaO2水平有一定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升高与降低水平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降低患儿的心率水平,改善其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24.
探讨基于中医辩证分型的针灸治疗在椎动脉型颈椎病(CSA)伴有头晕头痛失眠症状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沈阳市某医院收治的126例CS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针灸治疗,〖JP〗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中医辨证分型的针灸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5 d。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右侧椎动脉(RVA)平均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LVA)平均血流速度、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及左右两侧椎动脉口径。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为93.65%,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ESCV中眩晕、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评分和总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SQI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SQI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LVA、RVA、BA平均血流速度水平和左、右侧椎动脉口径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中医辨证分型的针灸治疗能够有效缓解CSA伴有头晕、头痛、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CSA患者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5.
近年来,随着冠脉介入诊疗技术的普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的检出率逐步升高,CMD已成为远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络病理论认为CMD病位在络,病机为心络瘀阻、心络郁滞/虚滞和心络绌急,通络成为其基本的治法治则。芳香类药物可直接入络搜邪,芳香通络疗法较单纯活血通络法疗效更佳。故而从络病理论、芳香通络疗法的立法依据等方面,对芳香通络疗法治疗CMD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6.
目的 为了解亚稀褶红菇对大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进行毒性分级。方法 采用急性毒性试验经典方法寇氏法,设亚稀褶红菇175、248、350、495、700 mg/kgBW共 5个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组大鼠12只,雌雄各半,腹腔注射,连续观察14 d大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并对试验大鼠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根据试验结果,经计算,亚稀褶红菇对SD大鼠腹腔注射LD50为406 mg/kgBW,95%可信限为348~473 mg/kgBW。病理学检查显示大鼠心脏、肝脏、肾脏均有损害,随剂量增加损害程度加重。结论 按照大鼠急性毒性(LD50)剂量分级亚稀褶红菇为中等毒性,相当于人的致死量为5 g/人。  相似文献   
27.
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孕前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血糖监测是妊娠合并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妊娠期血糖波动程度不仅与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类型有关,而且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由于受妊娠期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增多及胰岛素抵抗等因素的影响,常规血糖监测方法有时不能满足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维持血糖稳态的精准要求,而应用持续血糖监测系统全面掌握患者的整体血糖水平及血糖波动情况,有利于开展良好的患者自我教育,并及时采用和调整个体化治疗方案,有望改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8.
醛固酮瘤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较为常见的亚型, 而肾上腺肿瘤与紧邻肾上腺的腹膜后非肾上腺来源肿瘤在CT上往往难以鉴别。本文报道1例青少年起病, 表现为高血压合并低血钾, 影像学发现"肾上腺占位"的患者, 手术及病理提示病灶为紧邻肾上腺的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CYP11B1/CYP11B2嵌合基因阳性及类固醇激素代谢产物18-氧皮质醇和18-羟皮质醇水平的升高, 明确该患者原醛症病因为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FH)Ⅰ型。同时合并节细胞神经瘤和FH两种疾病的患者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少见, 在影像学难以识别病灶性质的情况下, 对有相关家族史, 尤其是发病年龄较轻者应考虑进行基因筛查及类固醇激素谱检测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9.
医院药库药品仓位的科学化管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沈烽  张健  刘佳 《中国药房》2003,14(2):80-81
药库作为保证医院药品供应的重要部门 ,承担着繁重的任务。药库药品摆放是否合理 ,对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避免差错具有重要意义。近来 ,我院药库改变传统的剂型结合药理分类的药品存储法 ,尝试采用药品仓位管理法 ,为药库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便利 ,现介绍如下。1传统药品储存方法的缺点药库的储药设备一般包括密蔽柜 (主要放置小包装、贵重药品 )、敞开货架 (主要放置同一品种数量多、体积大的整箱药品 )、冰箱等。传统的药品定位方法是将药品名称定位于固定的位置上 ,这样做大大降低了药品存储空间的利用率 [1]。按药品编号发药需经…  相似文献   
30.
含马兜铃酸中药的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含马兜铃酸中药的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和各国官方网站,收集与马兜铃酸有关的不良反应病例,分析其安全性.结果 与马兜铃酸有关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肾损害,部分病例出现尿道上皮癌.结论 临床应重视含马兜铃酸药物的潜在肾毒性,保障人民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