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8篇
  2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观察芪葵颗粒联合度拉糖肽对老年临床期糖尿病肾病(DKD)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老年临床期DKD病人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度拉糖肽注射液1.5 mg每周1次,皮下注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芪葵颗粒10 g, 3次/d,口服。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FPG、HbA1c)、血压(SBP、DBP)、血脂(TC、TG、LDL-C、HDL-C)、肾脏指标[血肌酐(Sc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UTP)]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期间,试验组脱落5例,最终完成有效病例35例;对照组脱落4例,最终完成有效病例36例。治疗后,2组FPG、HbA1c、SBP、DBP、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Scr、UACR、24hUT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试验组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皮质发育障碍(DCD)大鼠模型空间学习记忆及离体海马长时程增强(LTP)变化,探讨DCD大鼠模型认知功能损伤的机制。方法:建立DCD大鼠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对DCD大鼠模型和正常对照组进行空间学习、记忆的行为学检测,应用膜片钳技术研究DCD大鼠模型海马脑片CA1区LTP的改变。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中DCD大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过原平台位置次数和在原平台象限探索时间百分率下降;DCD大鼠模型海马脑片CA1区LTP诱出率、幅值增加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40%vs100%,P〈0.05;(108±5.6)%vs(132±15.4)%,P〈0.05)]。结论:DCD大鼠模型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降低,海马突触可塑性也发生降低。  相似文献   
93.
非增强MRA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基于血流敏感散相(FSD)和平衡稳态自由进动(bSSFP)技术的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MRA)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42例糖尿病患者在临床常规下肢动脉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检查之前进行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MRA),扫描范围为双侧小腿,包括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腓动脉3...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以血流敏感散相(flow-sensitive dephasing,FSD)为准备脉冲的平衡稳态自由进动序列(bSSFP)在下肢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42例糖尿病患者采用FSD-bSSFP序列非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NC-MRA)和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行小腿部动脉扫描,将血管分为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和腓动脉3个节段。以CE-MRA作为参照标准,评价FSD-bSSFP上各血管的狭窄程度(分为0~4级),计算FSD-bSSFP各级血管狭窄程度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性。运用配对χ2检验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血管显著性狭窄(≥50%和闭塞)有无统计学差异,并采用Cohen’s kappa检验进行一致性分析。分析FSD-bSSFP在下肢动脉病变的应用价值。结果 42例中41例成功进行了FSD-bSSFP检查,获取243个动脉节段。FSD-bSS-FP对下肢动脉狭窄各级的(0~4级)敏感性分别为97.87%、98.13%、96.86%、94.93%、92.31%;特异性分别为95.10%、93.98%、94.23%、92.31%、84.7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  相似文献   
95.
[目的]从中医基础理论、发病机理、中医辨证治疗等方面探讨了颈椎病的中医治疗。配合典型中医病案,初步研究了虫类药物在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使用方法与特殊疗效,以求达到指导临床的目的。[方法]对患者采用辨证论治、标本兼治、虫药治疗和经络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患者逐渐由疼痛、麻痹症状减轻、好转至消失。[结论]颈椎病用中医治疗疗效肯定,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3D-TOF MRA评价大脑中动脉闭塞后脑部侧枝循环的作用,并研究3D-TOF MRA所评估的侧枝循环状况与脑梗死大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大脑中动脉闭塞组与36例健康对照组的3D-TOF MRA和MRI(T1WI、T2WI).统计大脑中动脉闭塞组来自病变同侧大脑后动脉(PCA)和大脑前动脉(ACA)软脑膜血管吻合(LMA)代偿的间接征象,即病变同侧PCA、ACA偏利现象(与对侧相比血管增粗,分支增多、延长)的出现频率,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记录34例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PCA、ACA偏利现象的评分及脑梗死的大小,对脑梗死大小分组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 病例组病变同侧PCA、ACA偏利现象的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脑梗死灶大小组间PCA、ACA偏利现象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CA,P〈0.01;ACA,P〈0.01或P〈0.05),梗死灶由小到大其偏利现象的评分依次降低.结论 大脑中动脉闭塞后,3D-TOF MRA可以通过观察病变同侧PCA、ACA的偏利现象间接评价来自PCA、ACA 的LMA侧枝循环状况.3D-TOF MRA所评估的LMA代偿状况与脑梗死大小有密切相关性.3D-TOF MRA对临床诊治及预后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 探讨睡眠剥夺(SD)对大鼠海马、下丘脑、皮质microRNA- 132(mir-132)、microRNA-134 ( mir-134)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2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CON组)、睡眠剥夺组(SD组).用改良多平台法建立睡眠剥夺模型,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Real time-PCR)方法检测正常睡眠、睡眠剥夺大鼠海马、下丘脑、皮质mir- 132、mir-134水平.结果 SD组大鼠海马脑区mir-132含量较CON组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N 51.87±8.13,SD 67.25±7.59)(P<0.01);SD组大鼠海马脑区mir-134含量较CON组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N 1.82±0.15,SD 1.45±0.12) (P<0.01);SD组大鼠皮质、下丘脑脑区mir-132、mir-134含量与CON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mir-132水平分别为CON 1.57±0.10,SD 1.48±0.11,下丘脑mir-132水平分别为CON 1.37±0.09,SD 1.36±0.11;皮质mir-134水平分别为CON 98.26±5.17,SD 100.80±4.15,下丘脑mir-134水平分别为CON 97.56±6.28,SD 91.01 ±4.07(P>0.05).结论 Mir-132、mir-134在睡眠剥夺模型大鼠海马的上升和下降提示这两种miRNAs在睡眠剥夺中可能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对这两种miRNAs在海马的含量测定有望为睡眠剥夺及其抗抑郁机制的研究找到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喹硫平对双相躁狂发作的预防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DSM-IV的标准选取72例双相Ⅰ型躁狂症患者出院时按原用药分为两组进行预防性治疗,研究组(37例)应用喹硫平,对照组(35例)应用碳酸锂,观察12个月,使用Bech-Refaelse躁狂量表(BRM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预防发作有效率研究组为91.8%,对照组为8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3,P=0.345);两组间不同时期BRM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5~0.85,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对照组为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P=0.018);研究结束两组TE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P<0.05)。结论喹硫平与碳酸锂预防躁狂发作的疗效相当,喹硫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0.
孙世友  孙鑫  冯飞 《哈尔滨医药》2011,31(5):354-354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又称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少见的乳腺炎性疾病,临床表现似乳腺癌,多被误诊、误治。对其超声表现报道也较少,本文结合病理和临床回顾性分析18例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超声表现特点,试图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