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5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8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目的 分析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动脉导管未闭(PDA)术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PDA患者,应用国产封堵器进行介入封堵治疗,分别于封堵术前及封堵术后测主动脉压及肺动脉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4例PDA患者均经导管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100%).与封堵术前比较,术后肺动脉收缩压[PASP,(58±24)mmHg VS (36±11) mmHg]、肺动脉舒张压[PADP,(27±15)mmHg VS (14±6)mmHg]、平均肺动脉压[MPAP,(37±18)mmHg VS (22±6)mmHg]均显著降低(P均<0.01).但封堵术后主动脉压升高,收缩压由(111±25) mmHg升至(126±32) mmHg(P<0.05).结论 经导管封堵PDA操作简便、技术成功率高、疗效可靠.术后肺动脉压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探讨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易患因素、临床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0岁以上经CT或MRI证实的9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高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及肥胖者患病率高,基底节部位多见。结论 预防和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合理控制体质量,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可降低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发病率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脑颅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47例颅骨骨折患者术前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根据外伤部位进行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分析层厚为6 mm的横断面图像,发现颅骨骨折43例。容积扫描后行三维重建,47例颅骨骨折均被发现。结论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用于颅骨骨折诊断确诊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4.
毕业专题是中药学专业本科教育最重要的实践环节,但近几年,毕业专题的质量存在滑坡现象。本研究指出了这项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从专题前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加强过程管理、积极进行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5.
目的:了解2009年长江流域6城市口服抗糖尿病药的应用现状及趋势。方法:应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对193家入网医院2009年临床使用的口服抗糖尿病药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09年长江流域6城市口服抗糖尿病药总金额为4.9亿元,其中上海地区由于人口因素用药总金额最高。无论是总金额还是各城市金额排序,居第1位的药品均为阿卡波糖,占总额比例达36%左右。总DDDs排序居第1位的药品为二甲双胍,各城市DDDs排序居第1位的药品主要是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结论:2009年长江流域口服抗糖尿病药在临床使用基本合理,市场需求潜力大,高效、安全、依从性好的药物受到临床青睐。  相似文献   
136.
大黄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大黄是中医常用药物之一,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功效。笔者临床应用大黄治疗小儿肺炎、眩晕、急慢性痢疾、湿温发热不退等病颇有效验。  相似文献   
137.
陈瑶  肖芳  冯琳珊  肖鹏  董慧  刘祖祥  邹启发 《中国药房》2011,(23):2184-2186
目的:建立慢支咳喘膏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麻黄、黄芪、甘草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专属性好、斑点清晰;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进样量分别在1.3~32.5(r=0.9997)、3.4~85μg(r=0.9998)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4%、97.85%,RSD分别为0.63%、1.10%(n均为9)。结论:本试验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慢支咳喘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8.
国际合作在促进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CDC)成立,其后各省相继组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形成了国家-省-地市-县的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标志着中国公共卫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过8年的发展,中国CDC基本具备了围绕国家疾病预防控制重点任务,为政府部门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的各项技术保障和支持的功能。其中全方位、多层次与国际公共卫生界开展的合作与交流,为培养高素质的国际性人才,跟上发达国家的步伐,进而促进中国公共卫生管理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9.
开展国际合作,防控甲型H1N1流感暴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各国间相互影响、相互交织,传染病的防控需要世界各国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关注、共同面对、通力合作,方能奏效。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挑战面前,中国疾控中心开展国际合作,促进防控策略的实施、信息的快速、广泛交流与利用,提高了应急反应队伍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40.
骨髓细胞学检查在贫血病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骨髓细胞学检查在贫血病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18例贫血待查行骨髓细胞学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18例贫血待查患者经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有242例(76.1%)被确定为13种疾病的诊断.结论:骨髓细胞学检查在明确贫血原因、确定贫血性疾病类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