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1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98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79篇
内科学   106篇
皮肤病学   47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71篇
外科学   269篇
综合类   277篇
预防医学   7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56篇
中国医学   135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安全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指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和消炎作用而非类固醇结构的药物,目前已有百余个品种上市,临床上广泛用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多种免疫功能紊乱的炎症性疾病及各种疼痛(如牙痛、头痛、痛经等)症状的缓解。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天约有3000万人服用NSAIDs来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92.
治疗性血浆置换术 (TPE)是采用血细胞分离机等方法去除患者含有致病因子的血浆 ,以达到缓解或去除症状的目的。TPE广泛运用于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等的临床治疗。但长期以来 ,由于该项治疗存在一定不良反应 ,应用受到一定限制[1 ] 。针对血浆置换中 ,最常见的枸橼酸盐中毒 ,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 1例进行 13次血浆置换过程中 ,我们采取持续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补钙的方法预防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女 ,5 8岁。因子宫内膜癌术后 2 a,化疗后 2个月 ,心悸、乏力、气短 15 d于 2 0 0 3- 0 7- 0 1入院。 2 a前因子宫…  相似文献   
93.
膀胱颈部挛缩(bladder neck contracture,BNC)是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术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诸多因素导致了BNC的发生发展,治疗手段可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从简单的尿道扩张到复杂的经腹部-会阴联合径路重建手术,现将国内外对BNC治疗的现状及最新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4.
目的:建立预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灰区患者重复穿刺阳性的数学模型。方法:选择2004~2016年158例血清PSA位于4~10ng/ml且首次穿刺病理结果为阴性的患者行重复穿刺,记录并分析患者的年龄、前列腺体积(PV)、PSA、游离PSA(fPSA)/总PSA(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速率(PSAV)、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前列腺移行带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TZ)、超声检查(TRUS)、直肠指检(DRE)、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PIN)、不典型小腺泡增生(ASAP)等重复活检结果的潜在预测指标。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和建立数学模型,该模型的预测价值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估。结果:158例前列腺重复穿刺活检患者中,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为25.9%(41/158),单变量分析结果中统计学上有意义的指标包括Age、PV、f/tPSA、PSAD、PSAD-TZ、DRE、TRUS、Previous HGPIN、Previous ASAP(P<0.05),对以上所有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指标ASAP、HGPIN、f/tPSA、TRUS、DRE被纳入该模型。该模型AUC为89.8%,预测价值较高。结论:该数学模型可以很好的预测PSA患者重复穿刺阳性的概率,能够帮助临床医师判断哪些PSA灰区患者更适合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重复穿刺活检术。  相似文献   
95.
目的:比较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前4-5 d是否服用钙尔奇D对在采集过程中枸橼酸盐中毒的影响。方法:41例60次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随机分为两组。钙尔奇D组和对照组。钙尔奇D组(n=16):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前4-5 d开始服用钙尔奇D600咀嚼片,1片/d。对照组(n=44):不服用钙尔奇D。在采集造血干细胞过程中,观察受试者是否出现枸橼酸盐中毒症状。结果:钙尔奇D组出现枸橼酸盐中毒症状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84.09%,P<0.05)。结论:造血干细胞采集前4-5d服用钙尔奇D片,1片/d可明显降低造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枸橼酸盐中毒症状的出现,保证采集过程安全、顺利地进行。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特点及其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2-12/2004-12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27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本组27例患者均经3个月以上的正规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机械牵引、手法推拿、电针刺激、口服消炎止痛药物等,无效后采用手术治疗。手术行单侧开窗术22例,扩大开窗4例,双侧扩大开窗1例。具体操作为全部病例采用全麻俯卧位。腰椎后正中切口暴露棘突及椎板,定位准确后于病椎间隙患侧椎板开窗打开椎管,单侧开窗大小为1.0cm&;#215;1.0cm的骨窗,需要扩大开窗的小于2.0cm&;#215;2.0cm,需双侧开窗者同法处理对侧。将硬膜囊及脊神经根往对侧牵开彻底切除髓核及破裂的透明软骨板.探查脊神经根松解后置负压引溜逐层缝合关闭伤口。术后按照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手术疗效标准对患者体征及日常生活问题进行评定。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本组27例患者术后均完成3个月随访,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按照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手术疗效标准,27例患者中优20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2.6%。结论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严格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以微小的手术创伤换来对神经功能的保护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是值得的,应尽量采用对脊柱损伤较小的椎板开窗手术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借助三色荧光标记技术对27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前和3个月后外周血T细胞上共刺激分子CD28的表达以及CD28-抑制性T细胞的变化进行流式细胞术测定,并用ELISA法检测血浆CD40L水平。结果阿托伐他汀服用6个月后,外周血采集物中CD4 和CD8 细胞亚组以及CD28 和CD28-亚组细胞相对数无显著变化,血浆CD40L水平与服药前比较明显降低。结论阿托伐他汀虽不能使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组构成发生变化,但能降低血小板源性的T淋巴细胞激活物sCD40L。  相似文献   
98.
背景:布比卡因广泛应用于治疗及缓解因手术、炎症、肿瘤等引起的急、慢性疼痛,其镇痛作用时间不能满足临床对药物缓慢释放延长镇痛时间的要求。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仿豚鼠皮丘法,检测以高分子聚合物——聚乳酸为载体制成的布比卡因聚乳酸微球在家兔体内所具有的缓释效应。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材料:新西兰兔16只,体质量(2.58&;#177;0.17)kg。干预:实验于2002—09/11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剂教研室完成。①采用仿豚鼠皮丘法建立动物模型。①新西兰兔16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只。注射组皮下注射布比卡因注射液5mg/kg;微球组皮下植入布比卡因微球5mg/kg。注射组兔于射液后5,10,20,30,45min,1,2,3,4,6,8,12,24h及微球组兔于给药后0.5,1,2,3,4,5,6,8,12,24,36,4g和60h耳缘静脉采血1.5mL进行指标测定。(萤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布比卡因浓度及进行药物缓释作用测定。主要观察指标:血浆中布比卡因浓度的变化和局麻药作用直径。结果:16只兔进入结果分析。①血药浓度变化结果:注射组血药浓度迅速达到峰值,且浓度较高,为2.4664mg/L,随后浓度快速下降。微球组血药浓度相对较平稳,达峰较晚,峰浓度=0.7781mg/L,且血药浓度一直维持较低水平,平均滞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②药效缓释作用结果:发现布比卡因微球组的镇痛作用时间较布比卡因注射液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布比卡因微球制剂在家兔体内具有缓慢释放镇痛效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
2005年3月~2007年3月作者应用股骨远侧LISS(LISS-DF)或胫骨近侧LISS(LISS-PT)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共12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结合初步的临床体会,经参阅相关文献,作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9~61岁,平均35岁。其中股骨远端骨折4例,胫骨近端骨折5例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继发囊性膀胱炎的诊治。方法 2012年1月~2016年12月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治疗,术后6~24个月(平均13个月)再次出现尿频、尿急、排尿不畅及间隙性血尿发作,口服α或M受体阻滞剂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膀胱镜检查诊断为部分前列腺残留合并继发囊性膀胱炎,再次行残留前列腺腺体汽化电切和囊泡切除术。结果手术时间8~31 min,平均16 min。术后留置导尿管3~5 d,平均3.3 d。术后病理:前列腺增生合并囊性膀胱炎。8例术后随访3~12个月,8例排尿畅,血尿消失,2例术后6个月仍有轻微尿频、尿急、夜尿增多,采用α受体阻滞剂口服治疗,无尿漏和尿失禁并发症。膀胱镜复查:膀胱颈部及前列腺尿道光整,无囊泡复发。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腺体残留可继发囊性膀胱炎,再次手术汽化电切残留腺体及囊泡,保持膀胱颈部及前列腺尿道光整,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