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开发一套幕于HIS的抗肿瘤辅助药物管理系统,预警干预不合理用药,实时动态临测管理医院抗肿瘤辅助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基于HIS已有数据库和架构,按照《福建省恶性肿瘤辅助治疗临床药物指导原则(试行)》要求,在新开发的系统中设置相关的管理规则,将辅助药物分级分类,并自动计算其应用相关指标与数据,分析相关指标并提出预警。结果:系统按规则管理审核处方医嘱,生成辅助药物使用情况数据,并对异常情况提出警示。结沦:系统具有快速安全、简便实用的特点,实践应用中能实时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方便医疗质量监管,有利于及时纠处不规范药物,实现了安伞合理药物。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化疗相关性腹泻发生的特点与危险因素,提高伊立替康临床应用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以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的肿瘤患者信息,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烟酒史、原发灶部位、伊立替康剂量、UGT1A1基因多态性等临床特征与腹泻发生率、腹泻严重程度的关系,总结伊立替康致化疗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结果:共175例使用含伊立替康方案化疗的患者纳入分析,男性105例,女性70例,腹泻发生率为25.7%(45/175),其中早发性腹泻7例(4.0%),迟发性腹泻38例(21.7%);轻中度腹泻(I~Ⅱ级)36例(20.6%),严重腹泻(Ⅲ~IV级)9例(5.1%)。严重腹泻均为迟发性腹泻,发生于给药后5~14 d。高龄(≥65岁)是腹泻发生的危险因素(P=0.02);伊立替康联合铂类化疗时严重腹泻发生率为17.0%(8/47),高于FOLFIRI方案(P=0.003);联合奥沙利铂化疗的严重腹泻率为40%(4/10),高于联合其他铂类,但无统计学差异(P=0.22);患者性别、烟酒史、原发灶部位、伊立替康剂量、UGT1A1基因多态性对腹泻发生率和发生的严重程度无影响。结论:高龄(≥65岁)患者使用伊立替康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时发生腹泻的风险较高,伊立替康联合铂类化疗时需警惕严重腹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氨基葡萄糖与硝酸镧反应生成配合物的过程.方法通过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在甲醇钠中游离出氨基葡萄糖,控制反应条件近中性,反应温度在 50 ℃下,在氨糖甲醇液中加入硝酸镧,形成氨糖和镧的配合物.结果再减压蒸馏,除去甲醇,得到淡黄色沉淀.结论该沉淀加少量水溶解,制成水溶液,用丙酮气相扩散沉淀法,制成较纯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24.
徐霞  梅丹  冯平  白伟  卫榕  倪美鑫 《中国药业》2022,(5):115-120
目的 评价奥希替尼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CRD Web,PubMed,Embase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中国生物医药(SinoMed)数据库,收集相...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不同机制下奥沙利铂致血小板降低的特征以及临床药师参加药物治疗实践的模式,为奥沙利铂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对疑似奥沙利铂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开展药学监护,将其与骨髓抑制性血小板减少症对比分析,探讨不同机制下奥沙利铂致血小板减少症的特征,协助医师制订不良反应处理方案。结果 药师协助医师鉴别奥沙利铂致血小板降低的机制,做出正确干预。患者血小板恢复至正常值,安全度过化疗期。结论 早期鉴别奥沙利铂引起血小板下降的机制可帮助医师及时诊断。临床药师可以通过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参与临床实践工作,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方案化疗致1例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野生型患者严重迟发性腹泻。方法分析该患者接受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方案化疗后发生迟发性腹泻的诊疗过程并进行文献印证。结果严重迟发性腹泻可能由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方案化疗所致,与患者体内伊立替康转运体的基因多态性、联合使用替吉奥等相关。结论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野生型患者使用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方案化疗时不能忽视严重迟发性腹泻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27.
28.
29.
肿瘤专科医院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肿瘤专科医院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医院2007-2009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感染率、发生感染科室分布、感染部位、细菌培养、感染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5.71%,漏报率4.48%,化疗科医院感染率最高,为7.85%,放疗科5.59%,外科3.16%,感染部位中呼吸道占首位占46.49%,其次为口腔感染占18.28%;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常见的有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真菌感染较严重;感染与年龄、性别、肿瘤期别、抗肿瘤治疗和侵入性操作密切相关,白细胞水平低下、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恶性肿瘤易导致医院感染,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易感因素,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补康灵对Lewis肺癌小鼠化疗疗效及血清CD4+/CD8+和IL-2水平的影响。方法:测定各组Lewis肺癌小鼠的肿瘤、胸腺和脾质量,计算抑瘤率、胸腺系数和脾指数;用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IL-2的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清CD4+和CD8+T淋巴细胞含量,计算CD4+/CD8+值。结果:补康灵联合化疗各组Lewis肺癌小鼠肿瘤质量均明显少于模型对照组(P<0.05),联合化疗组脾系数和胸腺系数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联合化疗组均明显提高Lewis肺癌小鼠血清IL-2水平和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P<0.05),其中以高浓度补康灵联合组最为显著。结论:补康灵可能通过提高Lewis肺癌小鼠免疫功能而发挥化疗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