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10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7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3 毫秒
71.
钟辉  闫晓红  崔翠花  侯杰  张斌 《癌症进展》2016,14(10):1010-1012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吉西他滨相关血小板减少症(CIT)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采用含吉西他滨化疗方案治疗出现Ⅱ级及以上血小板减少的恶性肿瘤患者74例,随机分为预防性注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组(rhTPO组)和预防性注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组(rhIL-11组),在化疗的d3、d5、d7、d9,对rhTPO组和rhIL-11组患者分别进行皮下注射rhTPO和rhIL-11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下降情况、血小板开始恢复时间、血小板输注次数、治疗延迟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预防性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下降程度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改善,且rhTPO组患者Ⅲ~Ⅳ级血小板下降比例较rhIL-11组患者减少(P﹤0.05);rhTPO组患者血小板开始恢复时间明显较rhIL-11组提前(P﹤0.01);rhTPO组患者d8延迟、下周期(d22)延迟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均较rhIL-11组降低(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rhTPO和rhIL-11对CIT有积极的预防作用,rhTPO的疗效优于rhIL-11,且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72.
以多中心临床试验以奈替米星为对照药,采用随机对照平行开放的试验方法,目的是评价国产依替米星治疗临床常见细菌性感染的安全有效性。奈替米星与依替米星剂量均为100mg,每12h静脉注射,疗程7-10d。本项临床试验共入选病例243例,其中入选依替米星组122例,临床疗效评价病例103例,安全性评价例数106例,入选奈替米星组121例,临床疗效评价病例101例,安全性评价病例102例。试验治疗结果如下: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4%和87.1%,治疗各种致病菌感染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6.7%和87.6%,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9.9%和89.7%,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与8.8%。结果表明,依替米星与奈替米星治疗临床常见急性细菌性感染安全、有效,两组结果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3.
目的 综合医院影像科工作量大、流程复杂、患者预约等候时间长,临床工作中接到的投诉较多。如何更好地解决和减少这些投诉,是我们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方法 对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以来收到的各种投诉进行分析和总结,采用设置科主任值班电话的方式和12345北京市民服务热线的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科主任值班电话流程短,沟通方式更直接,较12345北京市民热线解决问询类、诉求类等投诉更有效。结论 科主任值班热线的存在,是对12345北京市民服务热线更好地补充方法,既能更直接高效地解决患者困难,保护患者权益,也能维护科室、医院乃至行业声誉。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49例后部多形性角膜营养不良(PPCD)患者在共聚焦显微镜(IVCM)下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我院2013-01/2021-01诊断为PPCD患者49例86眼,包括男32例,女17例,平均年龄42.5±22.9岁。所有患者均进行IVCM检查,分析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不同类型病变的镜下特点。结果:所有患者病灶区内皮细胞数量均较外周细胞数量低。IVCM下病变呈1型囊泡型的有44眼(51%),表现为角膜内皮层的圆形或不规则弹坑样病灶,单个或多个出现;2型条带型16眼(19%),表现为边缘弧形凸起,部分可见似赘疣样影像散在或条索状分布;3型弥漫型26眼(30%),表现为内皮细胞大面积缺失,大部分区域内皮成像不清,呈匍匐样、条索样延展的凸起,成像较清晰处部分同条带型病灶。观察病例中有2例患者随访4~5a, IVCM下病灶均较前有变化,包括中央角膜内皮数量的减少和上皮层铁质沉着等。结论:IVCM能够显示PPCD患者各期内皮细胞和Descemet膜水平的特征性显微结构改变,通过观察其影像学特点可以为疾病提供有效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健肾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疗效.方法将67例CRF Ⅰ、Ⅱ期患者随机分为健肾颗粒组及对照组,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Cr)、尿素氮(BUN)、白细胞介素-8(IL-8)、内皮素(ET)、血色素(HGB)、尿微量白蛋白(β2-mg),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及中医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血中Cr、BUN、IL-8、ET、β2-mg及24 h尿蛋白定量和中医症候积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P<0.01),临床有效率治疗组为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69.70%),两组比较P<0.05.结论健肾颗粒能明显改善肾功能,降低血中IL-8、ET含量,降低中医症状积分,提高生活质量,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程.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近视眼角膜不同区域的上皮厚度分布特点及其与角膜生物力学等因素的关系。方法 横断面研究。选取拟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198例(198眼),年龄18~41岁,等效球镜度-0.75~-10.38 D,将右眼数据纳入分析。应用RTVue眼前节OCT测量角膜中央0~2 mm直径区域平均上皮厚度,周边>2~5 mm及>5~6 mm 2个区域角膜上方、颞上方、颞侧、颞下方、下方、鼻下方、鼻侧、鼻上方等象限的上皮厚度。将角膜中央上皮按照厚度不同分为3组,应用眼反应分析仪(ORA)测量角膜滞后量(CH)、角膜阻力因子(CRF),分析其与上皮厚度的关系。应用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角膜0~2 mm,>2~5 mm,>5~6 mm区域上皮厚度分别为54.0(52.0~56.0)μm,54.1(52.6~56.4)μm,53.8(52.2~55.8)μm,区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3.860,P>0.05)。角膜8个象限之间的上皮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 mm=279.482,P<0.01;Z>5-6 mm=210.442,P<0.01),其中,上方(颞上方、上方、鼻上方)的上皮厚度明显比下方(颞下方、下方、鼻下方)薄(Z>2-5 mm=-5.243,P<0.01,Z>5-6 mm=-8.101,P<0.01),鼻侧与颞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5 mm=-0.481,P>0.05,Z>5-6 mm=-0.381,P>0.05)。随着角膜上皮厚度的增加,角膜的生物力学性能会相应地增强;不同角膜中央上皮厚度组间CH与CR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H:Z=8.945,P<0.05;CRF:Z=9.225,P<0.05)。角膜中央上皮厚度与年龄呈负相关,即年龄越大,角膜上皮厚度越薄(r=-0.185,P<0.01);与屈光度不相关(r=-0.092,P>0.05)。结论近视眼角膜上皮呈非均匀分布,除上方较下方偏薄外,各象限也存在厚度差异;角膜上皮对角膜生物力学性能有一定影响,角膜上皮越厚,相应的生物力学性能越强。  相似文献   
77.
选择胆道结石患者116例,分为两镜联合组,传统开腹手术组,比较两组结石残留率、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去血清饥饿法对卵巢颗粒细胞自噬因子LC3和Beclin-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去血清的培养液诱导处于对数生长期的颗粒细胞,0、4、12、24 h后用单丹磺酰戊二胺(MDC)荧光染色法检测自噬体的形成,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T)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颗粒细胞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APLC3)和Beclin-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去血清时间的延长,MDC阳性细胞数及自噬泡数量增多;4 h后LC3-Ⅱ及Beclin-1mRNA表达开始增加,且随着时间增加有增加趋势[LC3-Ⅱ:(0.21±0.02)、(0.45±0.12)、(0.60±0.05)、(0.74±0.03),P0.05;Beclin-1:(0.20±0.06)、(0.37±0.11)、(0.52±0.07)、(0.69±0.07),P0.05];4 h后蛋白LC3-Ⅱ/LC3-Ⅰ比值增加,Beclin-1蛋白表达亦增加,且随时间增加有增加的趋势[LC3-Ⅱ/LC3-Ⅰ:(0.12±0.05)、(0.32±0.09)、(0.63±0.07)、(0.92±0.04),P0.01;Beclin-1:0,(61±0.01)、(0.83±0.11)、(1.09±0.05)、(1.35±0.10),P0.05]。结论去血清饥饿可诱导颗粒细胞自噬的发生,这可能与卵泡发育和闭锁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9.
分析了高原地区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的特点规律,讨论了部队进驻这类地区卫生防病工作面临的困难,提出了部队在营准备、任务展开、机动回撤3个阶段卫生防病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方法。经实践运用,有效保障了官兵身心健康,圆满完成了部队在高原长时间野外驻训任务,其经验可供借鉴、运用。  相似文献   
80.
近年来陆续有文献报道无暴露于煤尘环境和吸烟史的女性患者,在支气管镜检查中,其支气管镜特点为支气管黏膜,在支气管镜检查中,其支气管狭窄或闭塞,而胸部CT有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或钙化[1-3],并与结核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