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31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76篇
药学   52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曹原  曹凯  司继刚 《中国药房》2015,(2):169-170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脂肪乳和氨基酸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提取我院2011-2013年住院患者静脉用脂肪乳和氨基酸的使用数量、销售金额,利用限定日剂量(DDD)进行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药物利用指数(DUI)的计算和分析。结果:脂肪乳和氨基酸的销售金额逐年上升,2012年增长率达2 317.5%,2013年回落至26.4%,增长趋于缓慢。脂肪乳和氨基酸的DDDs整体增长,部分品种2013年DDDs较2012年有所下降。DUI反映出的药物应用情况与DDC一致。结论:我院肠外营养药物脂肪乳和氨基酸临床接受度较高。如何掌握营养药物的适应证,合理开展临床营养治疗,尚需临床医师与药师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丹皮酚(Pae)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大鼠心肌组织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Pae组和卡托普利组。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AMI大鼠模型,Pae组大鼠腹腔注射Pae(16.0mg/kg),卡托普利组大鼠灌胃给予卡托普利(10.0mg/kg),连续给药4周。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的左心指数(LVWI)、左室胶原容积分数(CVF),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Pae组、卡托普利组大鼠的LVWI、CVF和心肌组织TGF-β1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Pae改善大鼠心室重构的机制可能与其下调TGF-β1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在腹部外伤发生肝脾破裂病人手术中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急诊腹部外伤手术患者30例,采用美国 Cell Saver 5型血液回收机行血液回收与回输,对术中回收血量>1000 mL的患者进行血液清洗,≤1000 mL 者手术结束时清洗回输,同时监测患者入室时、血液回输前及血液回输后、出室时的收缩压(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se,MAP)、心率(heart rate,HR)、血氧饱和度(SpO2)、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数值。结果:患者平均回收血量为1410 mL,血液经洗涤回输后,患者生命体征均有明显改善,除1例患者术后10 d死于脓毒症以外,其他患者预后良好,且未见输血相关并发症。结论:腹外伤肝脾破裂患者术中血液回收安全有效,并且显著减少术中血液的丢失量,减少库存血的输注以及降低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降低自动口服摆药机调剂差错风险中的应用。方法:运用FMEA识别自动口服摆药机调剂过程中的失效模式,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制定降低调剂差错的措施。结果:实施风险控制措施后,影响自动口服摆药机调剂差错风险失效模式的风险优先指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值由119分降到5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EA应用于自动口服摆药机调剂差错的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调剂差错,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王怀洲  辛晨  石砚  李猛  王宁利 《眼科》2021,30(1):20-24
目的 评估微导管辅助小梁切开术治疗青少年性开角型青光眼(JOAG)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接受微导管辅助的小梁切开术治疗的JOAG患者22例(26眼),平均年龄(25.2±4.5)岁;POAG患者11例(14眼),平均年龄(46.3±5.1)岁。方法 回顾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眼压、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术后1、3、6、12个月随访。术后不使用降眼压药物眼压≤21 mmHg且眼压下降幅度≥20%为成功。主要指标 眼压、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了12个月的随访。JOAG组术前平均眼压(30.6±7.5) mmHg,平均应用(3.5±1.0)种药物;术后12个月平均眼压(15.8±3.3 ) mmHg,平均应用(0.5±1.0)种药物,眼压降幅为44.9%±18.0%。POAG组术前平均眼压(25.4±6.2) mmHg,平均应用(3.4±0.9)种药物;术后12个月平均眼压(15.9±3.2) mmHg,平均应用(0.3±0.6)种药物,眼压降幅为35.8%±15.6%。JOAG组、POAG手术成功率分别为76.0%、78.6%。两组降眼压幅度和成功率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122、0.855)。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微导管辅助小梁切开术治疗JOAG和POAG均具有较好的短期降眼压效果及安全性。(眼科,2021, 30: 20-24)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央孔型眼内镜(ICL)植入术后中央拱高的影响因素及分析导致极端拱高的可能原因。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8-2019年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接受V4c型ICL植入术的患者138例(276眼)。方法 回顾患者术前眼部生物测量参数包括屈光度(SE)、角膜水平直径即白到白(WTW)、前房深度(ACD)、前房容积(ACV)、前房角(Angle)、眼轴长度(AL)、晶状体厚度(LT)及术中植入ICL的直径。术后1周用眼前节OCT测量患者的拱高(Vault)。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确定拱高值和眼部生物参数的相关性。按拱高大小分为三组,分别为低拱高组(<250 μm)、正常拱高组(250~1000 μm)和高拱高组(>1000 μm),对三组间眼部参数进行比较,分析造成极端低拱高和极端高拱高的可能影响因素。主要指标 术后拱高值。结果 术后1周平均拱高为(645±247)μm。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到拱高的回归方程为:Vault(μm)=180.954×ACD(mm) +99.805×WTW(mm)-2517.5,调整r2为0.069。低拱高组、正常拱高组、高拱高组三组间的ICL直径(127.9±3.8 mm、127.3±3.6 mm、130.2±2.8 mm)和ACD(2.95±0.29 mm、3.19±0.24 mm、3.29±0.22 mm)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年龄、SE、Angle、ACV、WTW、CCT、K1、K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ACD和WTW是影响术后拱高的关键因素。同时,晶状体偏厚是极端拱高的可能影响因素。提示在临床上遇到非年龄性晶状体偏厚者,在ICL的选择上需要综合考虑更多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某院中性粒细胞缺乏肿瘤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方法:对该院2012年度中性粒细胞减少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与结论:患者合并感染发热的发生率为59.81%;100%的患者应用抗菌药物;依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用药的占16.82%;初始治疗多采用头霉素类、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或联合应用氨基糖苷类药;万古霉素未作为经验用药;补救治疗采用抗菌药物在多数情况下使用合理,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规范之处,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8.
1例27岁女性患者因白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给予口服司坦唑醇(2 mg,3次/d)、再造升血片(4片,3次/d ),皮下注射非格司亭(150μg,1次/d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2 mg,1次/d)、重组人促红素(10000 U,3次/周),静脉滴注头孢美唑(2 g,2次/d),以及成分输血等治疗。用药前空腹血糖5.3 mmol/L。18 d后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加用环孢素125 mg,2次/d口服。加药第28天,患者空腹血糖升至9.8 mmol/L,予饮食控制。第36天,空腹血糖8.2 mmol/L。第45天,空腹血糖达10.7 mmol/L,餐后2 h血糖为18.7 mmol/L,将环孢素剂量改为100 mg,2次/d,并加用二甲双胍500 mg,2次/d口服,且严格执行糖尿病饮食。第47天,空腹血糖7.3 mmol/L;第55天,空腹血糖5.4 mmol/L,餐后2 h血糖11.3 mmol/L。  相似文献   
19.
1 例62 岁结肠癌男性患者,接受伊立替康80 mg 静脉滴注d1、d8 化疗.化疗后反复腹泻11 d,化疗第13 天腹泻加重伴发热,急诊入院.查血常规示WBC 0.34×109·L-1,NEUT 5.94%,L 85.34%,RBC 3.84×1012·L-1,Hb 114.0 g·L-1,PLT 33×109·L-1.BUN 13.71 mmol·L-1,Scr 291 μmol·L-1.给予头孢匹罗抗感染,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升白细胞,免疫调节,止泻、护肾、补液等对症治疗,入院第2 天出现感染性休克,给予抗休克等治疗.第3 天出现深度昏迷,血压难以维持.最终因循环、呼吸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