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2篇
  免费   786篇
  国内免费   457篇
耳鼻咽喉   64篇
儿科学   154篇
妇产科学   47篇
基础医学   511篇
口腔科学   112篇
临床医学   1086篇
内科学   588篇
皮肤病学   69篇
神经病学   121篇
特种医学   280篇
外科学   918篇
综合类   2280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995篇
眼科学   87篇
药学   946篇
  8篇
中国医学   677篇
肿瘤学   410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248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220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425篇
  2013年   516篇
  2012年   727篇
  2011年   778篇
  2010年   752篇
  2009年   696篇
  2008年   626篇
  2007年   700篇
  2006年   561篇
  2005年   449篇
  2004年   328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总结主动脉瘤手术中应用经上腔静脉逆行灌注脑保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5年10月至2004年12月我院收治主动脉瘤患者38例,其中10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经上腔静脉逆行灌注(RCP)脑保护法,主动脉瘤按DeBaKey分型:Ⅰ型8例,Ⅱ型2例(其中1例伴有主动脉弓双狭窄).手术方法:Bentall手术3例,升主动脉替换4例,升主动脉加右半弓替换2例,升主动脉加全弓替换1例.RCP流量为300~500 ml/min,其压力为20~25 mm Hg,RCP时间23~87 min,平均47.4 min.结果早期死亡2例,其中1例为低心排,另1例术后1周死于左侧胸腔感染.9例术后神志清醒,清醒时间为6 h内7例,12 h内1例,96 h内1例.结论主动脉瘤手术中,应用DHCA加RCP可以延长停循环的安全时间,保持脑内低温,利于冲刷气栓及固体栓子,开放式吻合有利于外科操作,因此,RCP是可行的脑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分析木村病的临床特点,探讨木村病的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检索《万方数据》2001—2011年木村病的病例报道49例,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木村病主要表现为头颈部肿块、淋巴结肿大、大涎腺侵犯,可合并肾病综合征,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血清IgE水平升高,双链DNA均阴性,病灶边界不清无包膜,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易复发。有2例患者转化为恶性淋巴瘤。结论:木村病是一种病因未明、常累及周围淋巴结、大涎腺和肾脏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容易复发,有向恶性淋巴瘤转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51例,根据尿白蛋白和肌酐比值(AC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另选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C组),分别测定血尿酸(UA)、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组U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N组UA水平明显高于SDM组及EDN组(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UA是ACR的主要影响因素(R2=0.4816,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是尿白蛋白和肌酐比值的主要影响因素,高尿酸血症可促进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产前超声监测方法对双胎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选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和超声监测方法,综合评估是否出现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sIUGR)等单绒毛膜双胎(MC双胎)特有的并发症,进行相应分期、分型和监测;随访至妊娠终止。结果81例双胎妊娠中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DCDA )40例出现双胎之一宫内死亡1例,双胎生长不一致1例;38例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CDA)出现TTTS 4例,sIUGR 2例,双胎之一唇腭裂畸形1例,双胎之一宫内死亡1例;3例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MCMA)并发双胎之一无心畸形1例,联体双胎1例。DCDA并发症明显小于MC双胎并发症(P<0.05)。DCDA双胎丢失率1/80(胎),MC双胎丢失率11/82(胎)。DCDA胎儿丢失率明显低于MC双胎胎儿丢失率( P<0.05)。产前超声监测与终止妊娠结果100%符合。结论早孕期诊断双胎妊娠的绒毛膜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26孕周的 MC双胎每2周监测1次,可早期诊断并发症;对≥26孕周的 TTTS及sIUGR在超声严密监测下选择分娩时机,可提高MC双胎围生儿生存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通过文献回顾来评价射频消融术对房颤患者左心房大小、容积及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ScienceDirct、Highwire、Cochrane 图书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资料库(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评价射频消融术对左心房大小、容积或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按照标准筛查文献,提取资料,采用Review Manager 4.2.9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6项研究,均为英文,共1821例患者。结果表明,射频消融术后左心房直径及容积较术前降低,但是左心房射血分数/左心房主动排空指数较术前未见明显降低。在亚组分析时我们发现左心房直径及容积的降低在房颤未复发组较复发组明显,而左心房射血分数/左心房主动排空指数在未复发组及复发组均未见明显降低。结论:成功的射频消融术可以降低房颤患者左心房的直径和容积,且不影响左心房功能。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早期脑梗死CT表现,寻找病变最早出现的部位、与临床表现及相关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09-2013年度患者60例,在病发后0.5-6小时内CT检查,后经CT、MRI或DSA证实单侧大脑中动脉主干栓塞致大片脑梗死,但无合并颈内动脉及大脑前、后动脉栓塞患者,对首次CT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并将其与脑动脉侧枝循环供血情况及临床表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57例表现出阳性征象,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23例,基底节区密度减低55例,岛叶密度减低42例,局部脑皮质密度减低40例,局部脑组织肿胀36例。临床症状重度23例,中度22例,轻度15例。结论出现连片急性脑梗死是按M1、M2、M3、M4、M5段沿途分布,最早出现病变部位由近到远延伸,依次是:1大脑中动脉主干高密度征;2基底节区密度减低;3岛叶及颞下前叶密度减低;4大脑背外侧前部颞额顶叶交界部皮质区密度减低;5大脑背外侧后部枕叶及顶后叶皮质密度减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早期CT表现病变部位及范围有相关性,P0.05,首次检出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及大脑所属各部位病灶越多,其临床症状越重,CT或MR复查脑梗死大片病变范围越大,即病人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维持性血透(MHD)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检索国内外发表的关于HFHD对比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试验(CCT)研究,并经过严格的方法学质量评价,meta综合后,系统评价HFHD对MHD患者的生存率、心脑血管死因病死率等指标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8篇相关研究,其中3篇为高质量RCT,5篇为CCT。经meta综合,共计5 015例患者入选。结果显示:HFHD组相对于LFHD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5, 95%CI:0.71~1.01,P=0.06)。3项RCT经meta分析后显示HFHD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病死率(RR=0.83, 95%CI:0.71~0.98,P=0.03)。2项RCT使用相同单位描述β2微球蛋白(β2-MG)清除情况,经meta分析后显示HDHF具有更好的β2-MG清除率(MD=-10.89, 95%CI:-14.89~6.97,P〈0.000 1)。结论 HFHD虽然能提高β2-MG的清除率及降低心血管死亡率,但是并不能降低MHD患者的病死率。HFHD对血清白蛋白较低的患者以及糖尿病肾病患者可能有较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考察慢性间歇性缺氧小鼠心脏形态与功能的变化,为该模型用于气阴两虚型心脏病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空白对照组自由进食、饮水,模型组自由饮水,夜间持续禁食12 h,次日置于低压氧仓中缺氧20 min,每日1次,连续28 d。结果缺氧28 d后,模型组小鼠左心室射血分数和缩短分数明显下降;心肌细胞空泡变性,心肌细胞的线粒体水肿,肌小节散乱;心脏组织匀浆液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浓度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明显下降;心肌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结论慢性间歇性缺氧模型体现了心肌细胞损伤和心脏收缩功能减退等慢性心脏病的病理变化特点,为该模型用于气阴两虚型心脏病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在网闸隔离环境下开发B/S架构系统,实现不可信端计算机对可信端数据库的实时友好访问。方法结合网闸文件摆渡功能,应用JAVA语言研发双机通讯底层,继而开发B/S架构系统。结果基于网闸隔离双机通讯底层开发的B/S架构系统,可以实现多台不可信端计算机对可信端计算机的实时访问,同时保证网络数据的安全。结论基于网闸隔离的双机通讯底层在B/S架构系统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建立Leprtm1Srcmo基因敲入小鼠模型并开展相关表型分析,以满足我国糖尿病相关研究和药物研发的需求.方法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建立Leprtm1Srcmo基因敲入小鼠模型,测定三种基因型小鼠体质量、血糖变化;分别取三种基因型8月龄小鼠,检测血糖、血清胰岛素,以及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等血液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对纯合子和野生型小鼠的肝脏、肾脏进行病理分析.结果 成功获得Leprtm1Srcmo基因敲入小鼠模型;初步表型分析显示:Leprtm1Srcmo基因敲入纯合子小鼠出生4周起即表现出过度肥胖,纯合子雄鼠表现出高血糖、高胰岛素、脂质代谢紊乱、肝肾功能异常等表型,13月龄Leprtm1Srcmo小鼠血糖恢复正常;病理检测发现,Leprtm1Srcmo小鼠肝肿大,并出现肝细胞空泡化等脂肪变性现象,以及肾小球肥大等病理改变.结论 该模型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