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影响分析.方法:择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应用低通量方式透析,实验组利用高通量方式透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ALB)、体重指数(BMI)、血浆总蛋白(T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12w后血浆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微炎症状态、营养状况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浆细胞因子水平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变化(P>0.05),营养状况亦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LB、BMI、IL-6、hs-CRP、TNF-α水平等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能显著清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细胞因子,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改善的影响。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皮肤瘙痒患者78例随机分为低通量组和高通量组各39例,分别予低通量和高通量血液透析,持续2个月,评价患者皮肤瘙痒程度改变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低通量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无明显变化(P>0.05),高通量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中度以上瘙痒患者人数明显少于治疗前(P<0.01);2组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程度区别明显(P<0.01)。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显著减轻患者的皮肤瘙痒,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低通量血液透析对重症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收治的重症肾衰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透析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血肌酐(Scr)、内生肌酐(Ccr)、尿素氮(BUN)及总蛋白(TP)、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采用化学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量,计算治疗前后残肾功能(RRF)。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1 a生存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Scr、Ccr、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的Scr、BUN水平下降,Ccr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cr、BUN水平低...  相似文献   

4.
戴巧妮 《吉林医学》2015,(6):1176-1177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性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28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常规血液透析患者28例为对照,治疗3个月后对比各组患者透析前后微炎性反应状态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IL-6,CRP,TNF-α值均高于正常水平,而ALB值低于正常对照。治疗3个月后,高通量组患者IL-6,CRP及TNF-α值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而ALB值则显著升高(P<0.05)。常规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以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性反应状态,效果优于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高通量透析组和低通量透析组.结果 经过1年观察显示,高通量透析组中大分子溶质的清除率明显高于低通量透析组,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高通量透析组对尿素、肌酐等小分子溶质的清除率具有与低通量透析组同样的优势,P值>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通量透析比低通量透析有更好地清除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素等中大分子物质的作用,结合相应临床护理,能预防或延缓和降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析充分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董雄军 《安徽医学》2015,36(6):733-734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 HP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钙磷代谢影响。方法3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试验组采用HPD,对照组采用低通量方式透析( LPD)。观察不同透析方式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钙、血磷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 iPTH)水平,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患者血钙、血磷、iPTH均无明显变化。试验组患者血钙水平升高,血磷、iPTH水平较治疗前水平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PD可以显著提高MHD患者血钙水平,降低血磷、iPTH水平,能显著改善患者钙磷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190例糖尿病肾病实施血液透析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9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低通量血液透析,观察组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出现心脑血管事件的几率为25%,对照组为44.7%,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半年的随访观察,观察组患者生存率为93.75%,对照组为91.49%,两组患者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年的随访观察,观察组患者生存率79.17%,对照组为53.19%;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几率,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刘亚丽 《中外医疗》2013,32(26):48+50-48,50
目的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生存情况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进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1.86%,对照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81.4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90.70%,对照组83.7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生存率67.44%,对照组34.88%,两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可以降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高通量血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透(HFD)的安全性及,岛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长期维持性血透且病情稳定、透析病程在半年以上的患者15例.测定普通血透(CHD)前后的血尿素氮(BUN)、肌酐(Scr)、血脂、β2-微球蛋白(β2-MG)、氨基酸谱等,然后将患者改行高通量血透,持续进行3个月,再测定HFD前后的上述相同指标.另外测定15例年龄、性剐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氨基酸谱作为对照.结果:①CHD和HFD对BUN、Scr的清除差异无显著性.②HFD 3个月后,透前血胆固醇无显著性改变,但血甘油三酯有明显下降[(1.53±1.11)vs(2.02±1.41)mmol/L,P=0.035)].③单次HFD使血β2-MG明显下降[(13.44±0.78)vs(10.40±1.26)mg/dl,P=-0.000],CHD不能使血β2-MG下降,反而升高[(13.45±0.50)vs(13.70±0.53)mg/dl,P=0.09].但连续HFD3月后,透前血β2-MG并无显著下降[(13.44±0.78)vs(13.45±0.50)mg/dl,P=0.947].④单次CHD和HFD对血清总氨基酸浓度无显著影响.高通量血透前患者血清总氨基酸浓度低于健康对照[(765.01±304.97)vs(1182.50±295.48)μ mol/L,P=0.0021;高通量血透3月后,血清总氨基酸水平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1599.41±1131.79)vs(1182.50±295.48)μmol/L,P=0.087].结论:HFD有利于降低血透患者的甘油三酯,对血清β2-MG的清除更明显,单次HFD对血清总氨基酸浓度无显著影响.连续HFD可改善血透患者血清氨基酸谱,可能与胃纳改善,营养物质摄八增加有关.短期观察发现HFD安全有效,比CHD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分组,其中30例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另50例患者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对照两组生存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炎性介质IL-6(99.62±52.63)pg/L、CRP(8.39±1.34)mg/L、TNFα(71.05±10.38)pg/ml,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下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介质指标水平、死亡率、心脑血管发生率更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及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探索有益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代谢紊乱的血液透析模式,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将70名维持性血液透析1年以上,并且病情稳定的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high flux hemodialysis,HFHD组)和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组(high flux hemodiafiltration,HFHDF组),治疗6个月,检测两种血液透析模式应用前后血脂(TC、TG、LDL、VLDL、HDL)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HFHDF组TC、TG、LDL、VLDL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HDL升高(P〈0.05);HFHDF组TC、TG、LDL、VLDL较HFHD组降低,HDL较HFHD组升高(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较高通量血液透析更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代谢,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邵玲就  刘琦 《浙江医学》2014,(11):958-959,1027
目的 观察高通量与常规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钙磷代谢、甲状旁腺激素及血脂的影响,探讨高通量透析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0例MH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透析组(HD组)和高通量透析组(HFHD组),分别采集第1天和治疗3个月后透析前血标本,检测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结果 HFHD组治疗3个月后血磷、PTH、TG、LDL水平较治疗前下降,HDL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HD组治疗后比较,血磷、PTH和TG明显下降,HDL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D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与常规透析相比,HFHD更能降低MHD患者血磷、PTH、TG和LDL,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性分析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8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龄≥3个月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透析龄、原发病、透析血管通路、血压、血生化指标、单室尿素清除指数(spKt/V)、药物使用情况等,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生存率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各种相关数据的采集通过全国血液净化病例登记系统完成。结果 共收集20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男性124例,女性85例,平均年龄(61.81±13.33)岁,中位透析龄40.50(27.50,62.00)个月。原发病:糖尿病肾病82例(39.23%),慢性肾小球肾炎63例(30.14%),高血压肾病22例(10.53%),多囊肾病10例(4.78%),梗阻性肾病8例(3.83%),狼疮肾炎8例(3.83%),急性肾损伤5例(2.39%),原因不详11例(5.27%)。动静脉内瘘150例(71.77%)、长期中心静脉导管56例(26.79%)、移植物动静脉内瘘2例(0.96%),临时导管1例(0.48%)。透析前平均收缩压为(148.17±19....  相似文献   

14.
薄天慧  高秀  赵伟 《北京医学》2013,35(7):533-535
目的 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HFD)联合血液灌流(HP)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皮肤瘙痒症的影响.方法 40例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HFD)和观察组(HFD+HP),在试验前及试验1、3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瘙痒症状进行评分,同时检测透前Cr、BUN、P、Ca、iPTH、ALB、CRP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瘙痒症状在1个月、3个月时均明显改善[(5±1)分vs.(6±1)分;(3±1)分vs.(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UN、Cr、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RP、ALB、iPTH、P在2种血液净化模式下有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D+HP能减轻患者的皮肤瘙痒,降低炎症指标,改善营养不良,进而可能会提高血液透析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肾性骨病相关毒素分子水平影响,选择血液透析治疗的ESRD患者,分为高通量透析组和低通量透析组,进行透析治疗,分别于透析前和透析6个月后测定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血钙(Ca)、血磷(P)、IL-8、TNF-α、血红蛋白等。结果显示,透析后,与低通量组相比,高通量组患者的BUN、Cr、Ca及P的水平明显降低,且PTH水平也明显降低。所以,高通量血液透析比低通量血液透析更能够明显降低ESRD患者肾性骨病相关毒素分子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低通量血透对尿毒症维持性血透(MHD)患者残余肾功能(RRF)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治疗的88例尿毒症MHD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高通量组(高通量血液透析)和低通量组(低通量血液透析),每组各44例,均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RRF及RRF保留时间,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免疫酶联法测定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发放健康状况简表(SF-36)评估生活质量;电话或门诊随访至2015年5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透析6个月后,高通量组患者的RRF显著高于低通量组[(1.02±0.41) mL/min vs (0.54±0.39) mL/min],RRF保留时间明显长于低通量组[(39.64±12.06)个月vs (21.06±10.55)个月];高通量组患者透析6个月后CRP、IL-6、TNF-α明显低于低通量组[(9.26±6.11) mg/L vs (17.32±13.26) mg/L、(15.60±5.08) ng/L vs (46.08±5.32) ng/L、(4.09±1.13)μg/L vs (9.28±1.71)μg/L];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通量组躯体健康[(61.27±10.02)分]、躯体角色功能[(45.96±8.33)分]、心理健康[(69.85±14.20)分]、躯体疼痛[(76.32±13.58)分]、总体健康评分[(49.31±7.59)分]均显著高于低通量组[(55.67±8.96)分、(34.82±9.30)分、(61.38±11.67)分、(56.20±13.08)分、(42.52±5.9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通量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3.64%(6/44),明显低于低通量组的31.82%(1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保护RRF,改善微炎症状态,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左卡尼汀联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贫血患者,并依据不同透析器与是否使用左卡尼汀分为4组,各16例。甲组仅给予低通量透析,乙组给予低通量透析联合左卡尼汀,丙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丁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比较4组血常规指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容积及血红蛋白)水平和血清生化指标(血清肌酐、尿素氮、超敏C反应蛋白及β;微球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甲组贫血无明显改善;与甲组比较,乙组、丙组、丁组血常规指标中的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容积及血红蛋白指标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丁组血清肌酐、尿素氮、超敏C反应蛋白及β;微球蛋白四项血清生化指标均优于乙组、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低通量血液透析方法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左卡尼汀联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症状有理想改善作用,可有效优化血常规指标,纠正患者的贫血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蒲超  陈永忠  邹德平  朱再志  许志忠 《四川医学》2011,32(11):1713-1714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科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3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口服降压药的基础上使用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个月后,30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iPTH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疗效分析:有25例患者血压达标(〈140/90mmHg),1例患者因脑出血死亡,其余4例效果不佳。结论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夜间血液透析(NHD)与传统血液透析(CHD)患者之间死亡风险的差异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09年2月至2017年2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收治的111例NHD及722例CHD患者,从血液透析数据管理系统获取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生存状态、死亡原因及实验室检查数据,比较分析两组的尿素清除指数(Kt/V)、血红蛋白、血磷、死亡率等指标,采用多因素校正后的Cox模型比较两组患者死亡风险的差异.结果 NHD组男性患者比例更高(P<0.01),基线年龄低于CHD组(P<0.01),基线透析龄高于CHD组(P<0.01),原发病、合并症及实验室检查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HD组的Kt/V、血红蛋白水平高于CHD组(P<0.01),血磷浓度低于CHD组(P<0.05).NHD组死亡率为3.5/100人年,CHD组死亡率为6.2/100人年.经过年龄、透析龄、性别、合并症等多因素校正后,Cox模型显示NHD组患者的死亡风险低于CHD组(HR=0.67,95%CI:0.39~1.00,P=0.05).亚组分析显示NHD在男性(P<0.05)、不伴有糖尿病(P=0.05)以及常规透析3年以上(P<0.05)的患者中生存优势更为明显.结论 NHD比CHD更能有效清除溶质,改善贫血和钙磷代谢,降低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20.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分析离通量透析在雏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58例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透析组(HFHD组)和低通量透析组(LFHD组),每组各29例。HFHD组使用聚砜膜F60高通量透析器,LFHD组使用聚砜膜F6HPS低通量透析器,对两组患者连续观察6个月。结果两组患者透析前后血尿素氮(BUN)、肌酐(Scr)的下降率和整体尿素清除率(Kt/V)无显著性差异;单次HFHD对血磷、β2-微球蛋白(β2-MG)的清除明显高于LFHD组(P〈0.05);HF—HD6个月后,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β2-MG明显下降与首次透析前及LFHD组比较有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能有效提高β2-MG和血磷的清除率,有利于改善血脂代谢紊乱,提示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采用高通量透析器进行血液透析替代血液滤过或透析滤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