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019篇
  免费   9376篇
  国内免费   5645篇
耳鼻咽喉   740篇
儿科学   1729篇
妇产科学   660篇
基础医学   5658篇
口腔科学   1807篇
临床医学   11850篇
内科学   8328篇
皮肤病学   1349篇
神经病学   1733篇
特种医学   3660篇
外科学   8943篇
综合类   26175篇
现状与发展   25篇
预防医学   11112篇
眼科学   982篇
药学   11326篇
  132篇
中国医学   9593篇
肿瘤学   4238篇
  2024年   314篇
  2023年   1170篇
  2022年   2891篇
  2021年   3611篇
  2020年   3171篇
  2019年   1665篇
  2018年   1777篇
  2017年   2556篇
  2016年   1855篇
  2015年   3597篇
  2014年   4731篇
  2013年   5923篇
  2012年   8920篇
  2011年   9198篇
  2010年   8478篇
  2009年   7526篇
  2008年   7858篇
  2007年   7849篇
  2006年   6753篇
  2005年   5317篇
  2004年   3790篇
  2003年   3166篇
  2002年   2406篇
  2001年   2355篇
  2000年   1776篇
  1999年   581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大气颗粒物浓度对合肥市流感样病例发病情况的影响.方法 对2014-2017年合肥市流感监测流感样发病例数及同期大气颗粒物(PM2.5PM10),应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两者关系及其滞后效应.结果 流感样病例发病与PM2.5PM10呈正相关(r= 0.10,P<0.001)与湿度呈负相关(r =-0.09,P = 0.001),其中PM2.5浓度对流感样病例人群的滞后3日和4日有显著影响,其超额死亡风险(ER)分别为0.115%(95%CI:0.016%~1.002%)、0.116%(95%CI:0.002%~1.002%),双污染模型中,纳入其他气态污染物后,模型均表现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M2.5可能是流感样病例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分析国际上关于儿童性早熟的研究概况、热点及前沿进展,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思路。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10-2020年发表的相关期刊和综述论文;利用ISI Web of Knowledge自带的分析检索结果及创建引文报告功能,结合CiteSpace5.0.R1S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对该领域研究的发文量、引文数、主要研究国家/地区、主要研究机构、引用文献、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共纳入1 966篇文献。2010-2020年期间该领域发文量快速增长;美国、中国因发文量大而占据领先地位;参与该类研究的机构涉及了圣保罗大学、哈佛大学医学院等多家机构;学科类别涉及遗传学、心理学、环境科学和公共健康等领域;近年来研究前沿包括基因突变、模拟治疗等。结论 伴随各国研究学者对性早熟关注度的上升,基因诊断,新治疗方法成为研究热点。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与国际前沿水平仍有差距,这需要我国学者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加强与国际专家的交流和合作,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了解2016-2017年江苏省儿童青少年膳食及血清锌状况,探索其与营养相关心血管疾病代谢危险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2016-2017年从江苏省12个监测点抽取1 251名6~17岁儿童青少年进行体格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液生化检验(血清锌、空腹血糖、血脂),并采用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法对其进行膳食调查。统计学方法采用Pearson χ2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及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最终有1 122名6~17岁儿童青少年纳入本研究。其膳食锌摄入低于平均需要量(EAR)比例为39.39%,其中13~17岁年龄组、一般农村的被调查对象比例较高,分别为56.7%和54.8%;血清锌水平低于参考值的比例较低,为0.5%,但在不同性别、地区间存在差异,其中男性、大城市儿童青少年血清锌水平较高。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膳食锌与血清锌无线性关系;膳食锌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β=0.072,95%CI: 0.034~0.111,P<0.001);血清锌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β=-0.506,95%CI:-0.575~-0.437,P<0.001)。 结论 江苏省儿童青少年存在膳食锌摄入不足风险的比例依然较高,充足的膳食锌摄入及较高的血清锌水平与儿童青少年良好的代谢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994.
近几年研究发现维生素A缺乏与铁缺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维生素A治疗缺铁性贫血和铁缺乏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就维生素A缺乏与铁缺乏的相关性和作用机制,以及维生素A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维生素A用于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提供依据,同时为降低我国儿童缺铁性贫血及铁缺乏的发病率提供更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分析郑州市小学生行为问题状况及其家庭相关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干预提供借鉴和依据。方法 于2019年6月在郑州市5个行政辖区12所小学整群随机抽取3 180名小学生,使用Conners 父母症状问卷(PSQ)和自行设计的儿童一般情况问卷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发放问卷3 180份,合格资料3 063份,有效率为96.3%,行为问题检出者588人(19.2%);其中男生1 669人,检出行为问题者349人(20.9%),女生1 394人,检出行为问题者248人(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6,P=0.031)。与六年级儿童相比,五、四、二、一年级儿童发生行为问题的危险性增高[OR值(95% CI)分别为0.617(0.449~0.846)、0.633(0.474~0.845)、0.377(0.263~0.540)、0.281(0.204~0.388,P<0.01)]。与父亲沉溺网络相比,父亲不沉溺网络的儿童发生行为问题危险性降低(OR=0.647,95%CI=0.498~0.840,P=0.001);与母亲职业是干部的儿童相比,母亲职业是教师、农民的儿童发生行为问题的危险性降低[OR值(95% CI)分别为0.578(0.342~0.977)、0.349(0.219~0.555),P<0.05 or <0.01)]。结论 郑州市小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需要进一步关注;性别、年级、父亲是否沉溺网络和母亲职业均是郑州市小学生行为问题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非传统脂质参数已被证实与心血管疾病有关,而内蒙古地区作为脑卒中高发和特定的血脂特征地区,非传统脂质参数与脑卒中风险的关联性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内蒙古地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探索内蒙古地区非传统脂质参数与脑卒中的关联。  方法  2015―2017年,收集中国北部内蒙古地区35~75岁常住人群的人口学基本信息及各项血脂指标,最终纳入32 518人参与本项研究。将各脂质参数分为四分位,以第1四分位为参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索非传统脂质参数与脑卒中的OR值及95% CI值。  结果  本研究含脑卒中患者1 949人,以脑卒中为因变量,调整相关因素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表明,以各非传统脂质参数第1四分位为参照,第4四分位的TC/HDL-C、LDL-C/HDL-C、TG/HDL-C与脑卒中有关,其对应OR值分别为1.390(95% CI: 1.206~1.601)、1.380(95% CI: 1.201~1.585)及1.473(95% CI: 1.276~1.699);且随着各脂质参数水平的升高,脑卒中风险增加(均有P < 0.001)。在不同性别、年龄中除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Non-HDL-C)外,TC/HDL-C、LDL-C/HDL-C及TG/HDL-C与脑卒中风险相关。  结论  TC/HDL-C、LDL-C/HDL-C及TG/HDL-C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相比于传统脂质参数,非传统脂质参数与脑卒中的关联更强,其可作为脑卒中风险分层及一级预防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997.
998.
 目的 通过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大肠埃希菌(3GCR-E.coli)、耐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肺炎克雷伯菌(3GCR-KP)等细菌耐药数据构建灰色预测模型,分析细菌耐药特征的变化趋势,探讨灰色预测模型在细菌耐药领域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2014-2018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中MRSA、CRPA和CRAB、3GCR-E.coli、3GCR-KP等耐药率数据构建灰色预测GM (1,1)模型。用后验差比C值和小误差概率P值评估模型精度,用相对误差和级比偏差评估模型拟合效果,并用2019-2020年数据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验证。最终根据模型对2021-2023年的耐药率进行预测。结果 本研究构建的GM (1,1)模型对MRSA、CRPA、CRAB、3GCR-E.coli和3GCR-KP等细菌耐药率预测效果较好,根据该模型预测到2023年其耐药率分别可降低至23.9%、15.2%、50.2%、43.8%、26.1%。结论 全国针对细菌耐药情况采取的控制措施取得明显成效,GM (1,1)模型对细菌耐药率预测效果较好,可在细菌耐药管理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分析我国新疆地区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和基因型分布,为宫颈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Web of Science和PubMed数据库,搜集新疆地区女性宫颈HPV感染率和感染型别的文献,检索时限为上述数据库建库时间至2021年3月。由两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7篇文献,包含127073名研究对象。筛查人群HPV的感染率为12.4%(95%CI:10.8%~13.9%),高危型HPV感染率为10.0%(95%CI:8.7%~11.2%),低危型HPV感染率为1.9%(95%CI:0.9%~2.8%)。以不同地区作为分组因素进行亚组分析,乌鲁木齐的HPV感染率为16.0%(95%CI:12.4%~19.5%),和田的HPV感染率为10.1%(95%CI:8.9%~11.3%),喀什地区的HPV感染率为9.7%(95%CI:8.5%~10.9%)。排名前5的基因型分别为HPV16、HPV6、HPV11、HPV58、HPV51。结论新疆地区筛查人群HPV感染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同地区的感染率有较大差异,乌鲁木齐的HPV感染率最高。HPV16是新疆地区最主要的感染型别。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