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61篇
  免费   7261篇
  国内免费   4183篇
耳鼻咽喉   768篇
儿科学   1293篇
妇产科学   780篇
基础医学   7272篇
口腔科学   1459篇
临床医学   9640篇
内科学   9868篇
皮肤病学   1445篇
神经病学   2874篇
特种医学   31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6490篇
综合类   14114篇
现状与发展   17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6547篇
眼科学   1544篇
药学   8649篇
  80篇
中国医学   4997篇
肿瘤学   4608篇
  2024年   165篇
  2023年   908篇
  2022年   1808篇
  2021年   3488篇
  2020年   2689篇
  2019年   2167篇
  2018年   2209篇
  2017年   2387篇
  2016年   2216篇
  2015年   3591篇
  2014年   4565篇
  2013年   4896篇
  2012年   6983篇
  2011年   7159篇
  2010年   5405篇
  2009年   4523篇
  2008年   5058篇
  2007年   4720篇
  2006年   4572篇
  2005年   3790篇
  2004年   2687篇
  2003年   2322篇
  2002年   1939篇
  2001年   1261篇
  2000年   986篇
  1999年   721篇
  1998年   365篇
  1997年   402篇
  1996年   268篇
  1995年   254篇
  1994年   226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150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0篇
  1974年   7篇
  1972年   8篇
  1939年   6篇
  193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急诊右半肝活体肝移植(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LDLT)治疗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的价值。方法 同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1月至2007年2月6例接受急诊LDLT的ALF患者临床资料,评价转归和疗效。结果 全部供体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或死亡,3周后恢复日常生活。全部受体均接受不含肝中静脉的右半肝,手术顺利,术后48h内苏醒,未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与术前水平相比,血氨术后第1天明显下降至(53.3±21.6)μmol/L (P〈0.05);总胆红素(TB)术后第1天即可恢复至(212±130)μmol/L(P〈0.05),以后呈继续下降趋势;凝血酶原时间(PT)术后1周内即可降至正常水平(13±1)s(P〈0.05);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变化与PT类似;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术后1周内持续下降,至术后第7天降至较低水平。1例患者术后第10天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激素冲击疗法治愈,其余5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全组受体均于术后1月内康复出院。结论 急诊右半肝LDLT能有效治疗ALF。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应用显微手术夹闭、血管内栓塞和栓塞后手术夹闭3种治疗方法,探讨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有效方案。方法显微手术瘤颈夹闭30个动脉瘤,栓塞34个动脉瘤,栓塞后夹闭15个动脉瘤。结果夹闭组30个完全夹闭,无复发,死亡率6%(2/30)。栓塞组完全闭塞率70.6%(24/34),复发率17.6%(6/34),死亡率11.8%(4/34)。栓塞后手术组15个完全夹闭,无复发,死亡率6.7%(1/15)。治疗结束用GOS评价,1个月后3组良好率分别为80.0%、79.4%和80.0%;半年后良好率分别为90.0%、88.2%和86.7%。结论显微手术瘤颈夹闭术仍然是治疗破裂动脉瘤的有效方法,具有1次治疗彻底和复发率低的优势,并可作为栓塞失败的补救手段。  相似文献   
103.
104.
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Caco-2细胞摄取转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的胃肠吸收转运机制。方法采用Caco-2细胞模型考察孵育时间、介质pH、药物浓度及抑制剂(环孢菌素A和叠氮钠)对羟基红花黄色素A摄取转运的影响,并分析HSYA灌胃给药后在大鼠尿及粪中的累积排泄。结果HSYA的摄取符合被动扩散过程,pH7.8环境下药物的细胞摄取量[(1.05±0.045)mg·g-1]低于pH5.4[(1.24±0.09)mg·g-1](P<0.05),其在Caco-2单细胞层的表观透过系数(Papp)为(2.16±1.21)×10-8cm·s-1,加入环孢菌素A和叠氮钠后其Papp显著提高(P<0.05),分别为(47.92±17.8)×10-8和(12.53±4.55)×10-8cm·s-1。HSYA大鼠灌胃给药(5.6mg·kg-1)后31h,其尿和粪中的累积排泄量分别为给药剂量的0.74%和28.57%。结论HSYA的吸收基本符合被动扩散过程并有P-gp的参与,其黏膜透过性较差,碱性环境相对不利于药物的吸收。HSYA口服后的胃肠吸收较差,大量的药物被排出体外或在胃肠道内被代谢转化。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热痹颗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方法:以佐剂性关节炎大鼠(AA)作为实验模型,热痹颗粒为阳性对照药物,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热痹颗粒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进行实验研究,观察热痹颗粒时AA大鼠Bc1-2蛋白表达及IL-1β、TNF-α的影响,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探讨.结果:热痹颗粒能够下调Bc1-2蛋白的表达,降低血清中IL-1β、TNF-α的水平.软骨的破坏,使关节损伤减轻.结论:该药具有较好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能改善细胞因子紊乱,减轻关节炎性细胞浸润及滑膜炎性增生.  相似文献   
106.
抽动障碍中医证型与血清单胺类物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抽动障碍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并探讨各证型之间血清神经递质的水平是否存在差别.方法 采用化学荧光法测定46例抽动障碍患者(病例组)血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并与4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病例组血清多巴胺为0.449μg/ml,对照组为0.210μg/ml;病例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为0.227μg/ml,对照组为0.127μg/ml,两组各均值比较,病例组血清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例组外风侵袭、肝风内动型,或兼气郁化火型,或兼脾虚痰聚型,或兼阴虚风动型血清多巴胺水平分别为0.316、0.400、0.235、0.247μg/ml,四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病例组符证型血清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分别为0.203、0.224、0.144、0.154μg/ml,四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抽动障碍患者存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异常,且各证型血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有明显差异,而尤其以外风侵袭、肝风内动兼气郁化火型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107.
电针结合电疗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电疗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运用电针结合电疗治疗,对照组30例服用麻仁软胶囊治疗。治疗第5天、第10天及随访1周时分别观察两组的总体疗效和主要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在这3个时段的总体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主要症状中便次和粪质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电疗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8.
苦参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苦参药材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苦参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D)进行苦参药材指纹图谱的确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苦参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含量.结果:槐定碱呈现地区性差异,以山海关为分界线,东北地区(含内蒙古东北部)苦参药材不合槐定碱,黄河流域苦参药材含槐定碱.结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为共性成份,相对含量一致,且以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含量较高;确立了苦参药材指纹图谱;建立了苦参总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9.
李文波  陈炯  杜敏  雷春  汤厚阔 《腹部外科》2007,20(6):350-351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6月~2006年12月收治的胰岛细胞瘤1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6例经手术治疗,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3例术后血糖均恢复正常,非功能性细胞瘤3例术后腹部症状消失。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经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术前、术中影像学检查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手术切除胰岛细胞瘤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tic,TEP)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71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前瞻性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TE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TEP组35例,Lichtenstein组36例。手术后1周和1年内对患者作出临床观察和评估,并在3个月和1年时进行电话及门诊随访。观察指标为:手术时间、使用镇痛药物的频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正常活动时间、腹股沟疼痛持续时间、疝复发。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使用镇痛药物的频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恢复正常活动时间、腹股沟疼痛持续时间、并发症方面TEP组优于Lichtenstein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时间、复发例数TEP组少于Lichtenstein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EP对于复发疝、老年人疝以及双侧疝更加具有优势。但TEP手术费用较高、需要腹腔镜等设备、学习曲线较长,这些可能是目前TEP尚未广泛开展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缩短TEP学习曲线的关键在于掌握手术空间的建立,腹白线中隔是影响手术空间建立的主要因素,打开下方部分腹白线中隔是手术的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