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218篇
  免费   39761篇
  国内免费   22965篇
耳鼻咽喉   3954篇
儿科学   6292篇
妇产科学   2233篇
基础医学   22786篇
口腔科学   7894篇
临床医学   46745篇
内科学   31938篇
皮肤病学   4248篇
神经病学   8381篇
特种医学   15772篇
外科学   34173篇
综合类   111901篇
现状与发展   86篇
预防医学   46269篇
眼科学   4516篇
药学   48937篇
  625篇
中国医学   41801篇
肿瘤学   17393篇
  2024年   1480篇
  2023年   4955篇
  2022年   12686篇
  2021年   15998篇
  2020年   13913篇
  2019年   7254篇
  2018年   7808篇
  2017年   11007篇
  2016年   8296篇
  2015年   15256篇
  2014年   19916篇
  2013年   25318篇
  2012年   36923篇
  2011年   39172篇
  2010年   35424篇
  2009年   31883篇
  2008年   32161篇
  2007年   30873篇
  2006年   27230篇
  2005年   21515篇
  2004年   15123篇
  2003年   12301篇
  2002年   9322篇
  2001年   8592篇
  2000年   6398篇
  1999年   2298篇
  1998年   460篇
  1997年   391篇
  1996年   358篇
  1995年   277篇
  1994年   312篇
  1993年   201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126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82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64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调查门诊患者中焦虑症的患病率以及共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方法在我院精神科门诊、心理咨询门诊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门诊就诊的1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做SAS、SDS、HAMA量表评定。结果1106例患者中,符合焦虑症诊断,且HAMA≥14分者共93例,患病率为8.41%。SDS标准分≥50共病抑郁症状的共43例,占46.23%。HAMA分值、SAS分值与SDS分值有显著性正相关。结论门诊中罹患焦虑症的患者焦虑程度越高,共病抑郁的可能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模型小鼠绒毛滋养层细胞凋亡异常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建立正常妊娠模型CBAXBALB/c和自然流产模型CBAXDBA/2。采用DNA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测定两组模型孕13 d绒毛滋养层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测定两组模型孕13 d绒毛组织Bcl-2、Bax、Fas、FasL 4种凋亡调控蛋白的表达,并以MBIS-2000医用彩色病理图像免疫组织化学测量系统对其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用平均灰度值表示。结果自然流产模型小鼠绒毛滋养层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妊娠模型(P<0.01)。Bax表达亦高于正常妊娠模型(P<0.05);FasL表达低于正常妊娠模型(P<0.01);Fas和Bcl-2表达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早孕期绒毛滋养层细胞凋亡异常是自然流产机制之一,Bcl-2/Bax,Fas/FasL途径可能是诱导早孕期绒毛滋养层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3.
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在135例手术治疗的肝胆管结石病人中,61例(45.2%)采用了肝切除术(研究组),74例术中未采用肝切除术(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愈率(98.4%)高于对照组(85.1%)(P<0.05),残石率(9.8%)低于对照组(29.7%)(P<0.01),而两组的手术并发症并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2年和5年随访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4.2%和89.1%)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3.3%和68.6%)(P<0.01和P<0.05)。结论:应用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好于对照组病例。  相似文献   
994.
尿流改道及膀胱重建术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膀胱全切术后尿液的贮存与排出一直是未能满意解决的问题。自从1852年Simon报道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以来,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断改进与创新,特别是1982年Kock用去管重建法制作贮尿囊的可控膀胱以来,尿流改道与膀胱重建术有了跨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显地提高了患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经尿道切除技术(TUR)治疗下尿路疾病的适应证、操作方法、术中术后处理及并发症预防的要点。方法 应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TURVP)和双极等离子汽化电切术(TUPKVP),分别以5%葡萄糖液和生理盐水作冲洗介质,选择性耻骨上膀胱造瘘,持续低压灌洗,术后气囊导尿管留置5~7天拔管,自行排尿。结果 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汽化电切术7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58例,合计前列腺手术65例;腺性膀胱炎汽化电切术43例;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15例;后尿道狭窄等离子汽化电切术3例;精阜腺瘤汽化电切术2例。全部病例均一次手术完成,有效率(126/128)98.4%。无膀胱穿孔、电切综合征、大出血、真性尿失禁发生。前列腺术后尿道狭窄、排尿困难再次手术者2例,占3.08%,排尿疼痛、不适感6例,占9.23%,逆行射精4例,占6.15%。结论 TUR技术是一种微创、安全、迅速、有效、恢复快、并发症较少的腔内泌尿外科治疗方法,特别适用于下尿路疾病的手术;术中持续低压灌注对确保切割视野清晰、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软骨共培养体系诱导小鼠ES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 GFP标记的小鼠ES细胞初步分化为EB后,将EB消化为单个细胞,同猪关节软骨细胞按一定比例(1∶3)昆合后接种于PGA材料,体外培养1周后植入裸鼠皮下3周取材.对照组为EB细胞接种组及软骨细胞接种组.取材后行连续冰冻切片,切片分别做荧光拍照,HE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结果 组织学结果显示,EB细胞接种组形成畸胎瘤;软骨细胞对照组形成软骨组织;实验组形成软骨组织和畸胎瘤的混合体.甲苯胺蓝染色结果和荧光照片对照结果显示,部分软骨组织GFP阳性,由小鼠ES细胞分化而来.结论 软骨共培养体系可以诱导小鼠ES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但得到的软骨组织不纯,混有畸胎瘤组织.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评价小肠内固定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粘连性肠梗阻行小肠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中有5例发生切口感染,无手术死亡和小肠瘘发生。其中25例患者平均随访23.6个月,1例肠梗阻复发,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小肠内固定术是治疗预防粘连性肠梗阻可行、有效的方法,但需要注意手术操作细节。  相似文献   
998.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5月至2006年3月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16~61岁,平均38.6岁。根据Tile分型,B1型8例,B2型16例,B3型5例,C1型7例,C2型3例。B型和部分C1型骨折,采用耻骨联合上方弧形切口或经髂腹股沟入路,应用钛合金重建钢板内固定。C1型骨折,主要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骶髂拉力螺钉内因定。C2型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骶髂拉力螺钉内固定,再前方入路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68个月,平均18.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2.4个月。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1例,创伤性湿肺1例,神经牵拉伤1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按Mears术后影像评定标准:解剖复位31例,复位满意7例,复位不满意1例。按照Majeed的疗效评定标准:优32例,良7例。结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采用手术内固定,可以有效恢复骨盆的稳定性,远期疗效好,极大地降低其致残率。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成釉细胞瘤(AB)和牙源性角化囊肿(OKC)中c-mycmRNA的表达,探讨c-myc在AB和OKC中的发生、发展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使用原位杂交法检测54例AB、16例OKC和7例口腔正常黏膜(NOM)组织中c-mycmRNA的表达,并将AB按原发、复发、恶变分组,结果使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B、OKC及NOM组织中c-myc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5%(44/54)、75.0%(12/16)和14.3%(1/7),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5.488,P<0.05)。原发组AB中c-myc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71.0%,复发组为94.7%,恶变组为100.0%,伴随原发、复发、恶变,差异有显著性(χ2=16.912,P﹤0.05)。结论:c-myc表达在AB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c-mycmRNA的表达与AB的临床生物学行为有关,伴随其生物学行为变化,c-mycmRNA表达增强;提示c-myc有可能成为评价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00.
出血性蛇毒能专一性诱导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VEC)凋亡,研究人员已从中分离出5种VEC凋亡诱导成份,其中2种为L—aa氧化酶类,3种属于金属蛋白酶/解整联蛋白家族。研究证实前者可通过氧化VEC细胞膜上的L—leu产生H2O2而诱导其凋亡,后者则通过干扰膜整联蛋白与其配体的结合而使VEC凋亡。在由蛇毒诱导的VEC凋亡过程中,p53和bcl-2基因表达增加,且bcl-2的mRNA被剪辑成2条。已证实锚定依赖性信号分子αvβ3和磷脂信号分子PC-PLC参与该过程的信号转导。对该领域进一步研究,有望从蛇毒中纯化出或人工构建出专一地诱导肿瘤血管细胞凋亡的成分。本文总结了出血性蛇毒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