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19篇
  免费   2886篇
  国内免费   1736篇
耳鼻咽喉   319篇
儿科学   480篇
妇产科学   137篇
基础医学   1608篇
口腔科学   471篇
临床医学   3407篇
内科学   2596篇
皮肤病学   320篇
神经病学   577篇
特种医学   1208篇
外科学   2649篇
综合类   7939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预防医学   3153篇
眼科学   336篇
药学   3202篇
  36篇
中国医学   2635篇
肿瘤学   1262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350篇
  2022年   882篇
  2021年   1121篇
  2020年   1015篇
  2019年   504篇
  2018年   526篇
  2017年   813篇
  2016年   576篇
  2015年   1075篇
  2014年   1397篇
  2013年   1827篇
  2012年   2597篇
  2011年   2766篇
  2010年   2450篇
  2009年   2245篇
  2008年   2254篇
  2007年   2243篇
  2006年   1889篇
  2005年   1572篇
  2004年   1101篇
  2003年   878篇
  2002年   708篇
  2001年   644篇
  2000年   413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目的:观察右心室起搏QRS波时限对起搏器依赖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断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并行永久性右心室起搏的患者112例,以起搏QRS波时限将患者分为A组(起搏QRS波时限<190ms)和B组(起搏QRS波时限≥190ms),并对每例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动态随访心脏功能,以随访期间出现明显心功能下降为终点,观察起搏QRS波时限与心脏功能的关系。同时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出现心功能下降将患者分为心功能下降组(Y组)和心功能无下降组(N组),并进行各因素与心功能下降之间的单因素分析,取P<0.1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寻找影响起搏器依赖患者心功能的因素。结果:平均随访(45.46±23.00)个月,40例(28.57%)出现明显心功能下降,其中,A组24例(27.27%),B组16例(66.6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4),Y组的起搏QRS波时限较N组明显延长[(176.58±22.71)∶(159.74±20.23)ms,P<0.0001]。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射血分数下降、左束支传导阻滞、起搏QRS波时限≥190ms、年龄及起搏时间是起搏器依赖患者心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结论:起搏QRS波时限延长是心脏功能下降和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以作为起搏器依赖患者起搏后心脏功能下降的预测指标。除此之外,左心室增大、左束支传导阻滞、射血分数降低、年龄及起搏时间也是起搏器依赖患者心脏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抗病毒治疗后复发的预测因素及时间规律.方法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CHC.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 RNA,CE1区测序法检测HCV基因型.结果 113例患者中有100例获得治疗末病毒学应答,14例复发.HCV1型复发率(21.6%)高于HCV2型(13.3%)、HCV3型(10.3%)和HCV6型(5.3%)(P=0.345).年龄≤40岁的复发率(10.8%)低于年龄>40岁者(20.6%);男性(9.8%)低于女性(20.5%),高ALT( 8.6%)低于低ALT( 21.4%),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204、0.133、0.068).高HCV RNA的复发率(14.3%)与低HCV RNA(13.7%)相近(P=0.936).获得完全快速病毒学应答(RVR)的复发率(8.5%)低于仅获得部分RVR(23.1%)和未获得RVR( 33.3%);获得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EVR)(13.7%)低于仅获得部分EVR( 50.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74、0.148).停药后3个月内复发多见,未见停药6个月以上复发者.结论 治疗过程中病毒转阴越早复发率越低,复发在3个月内最多.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了解湖南地区住院患者中HCV疑似感染方式分布的规律特征,为HCV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电子病历查询法对住院患者中诊断有丙型肝炎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化学发光法检测抗HCV抗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 RNA定量.结果 肾内科患者主要经血液透析感染(80.0%),妇产科患者主要经手术感染(64.7%),感染科患者主要为输血感染(39.0%)和静脉吸毒感染(28.6%),其他科室患者也主要为输血感染(40.7%)和静脉吸毒感染(37.0%),不同科室住院患者的HCV疑似感染方式构成比存在明显差异(P<0.01).年龄≤40岁患者主要经静脉吸毒感染( 38.2%),而年龄>40岁患者主要经输血感染(49.3%),不同年龄患者HCV疑似感染方式构成比存在明显差异(P<0.01).男性患者主要经静脉吸毒(35.0%)和输血感染( 32.5%),而女性患者主要经手术(32.7%)和输血( 26.9%)感染,不同性别患者HCV疑似感染方式构成比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 HCV的感染方式已呈现明显的多样化,静脉吸毒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感染因素.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调查消化内科老年患者入院时的营养状况,为存在营养不良和有营养风险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体质量指数(BMI)、血清清蛋白(ALB)和前清蛋白(PA)水平等指标进行营养状态评估;采用营养风险筛查法(NRS 2002),选择入院48h内、符合NRS 2002标准、可获得BMI的患者264例,以BMI<18.5者计3分进行营养风险评分;对不完全符合NRS 2002标准,不能获得BMI的96例患者,以ALB替代,ALB<30g/L者计3分,进行营养风险评分。NRS 2002≥3分判定为有营养风险,统计营养不良和有营养风险的发生率。结果符合NRS 2002标准的264例患者中,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7.9%。不完全符合NRS 2002标准的96例患者中,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1.7%。总计360例患者中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8.9%。BMI<18.5、ALB<30g/L的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9.0%、2.8%。在BMI≥18.5患者中,NRS评分≥3分者28.8%。农村和城市老年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48.5%和32.5%(P<0.05)。结论消化内科老年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应重视老年患者特别是农村老年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NRS 2002方法能预测和及时发现营养不良患者。  相似文献   
995.
蔡强  陆芸  孟立民  尹梦帆  郑文源 《山东医药》2012,52(45):22-25,101
目的比较交叉克氏针、锁定钢板、单根顺行髓内针(髓内针)内固定方式对第5掌骨颈骨折的稳定性,寻找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方法选择1例23岁健康男性志愿者,应用三维有限元软件模拟第5掌骨颈骨折内固定模型;其掌骨的形状和特性源于CT扫描图像,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尸体模型验证。分别用交叉克氏针、锁定钢板、髓内针行内固定,其模型的掌骨头相同节点分别施加垂直载荷100 N,检测其骨折断面的最大相对位移。结果髓内针模型近端骨折块的最大位移为1.138 000 mm,远端骨折块最大位移为0.991 931 mm,髓内针模型远近端骨折块最大相对位移为0.146 069 mm;克氏针模型分别为0.737 305、0.598 466、0.138 839 mm;钢板模型分别为0.350124、0.289 484、0.060 640 mm。结论在骨折内固定稳定性方面,钢板模型明显优于克氏针、髓内针模型;因髓内针对关节周围组织无损伤,可降低关节炎和关节僵直的发生率,故可作为第5掌骨颈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评价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与白介素-2回输联合紫杉醇和顺铂方案(T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过继性CIK细胞与白介素-2回输联合顺铂化疗;对照组53例行单纯TP化疗。观察指标:疗效、生存质量、毒性、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毒副作用未增加,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 CIK细胞与白介素-2回输联合紫杉醇和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997.
尹柯  杨励  李圆菲  谢和宾  喻容  刘超群  李靖 《山东医药》2012,52(44):11-12,16,108
目的初步观察分离培养的结核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 T淋巴细胞凋亡及其表面特征性标志物FOXp3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尼龙棉柱法分离结核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磁性细胞分离器(MACS)分离得到CD4+CD25+ T淋巴细胞,体外培养72 h后分别利用电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检测各分组(结核病组、健康对照组)细胞的凋亡率及FOXp3的表达。结果 MACS可成功分离CD4+CD25+ T淋巴细胞,纯度可达81.1%~84.7%。结核病组较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 T淋巴细胞计数增多,凋亡率增加,FOXp3表达增高(P均<0.05)。结论 FOXp3高表达的CD4+CD25+ T淋巴细胞在结核病的免疫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与CD4+CD25+ T淋巴细胞的凋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8.
1病历资料患者男,57岁。患者2003年4月起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伴尿量减少,在外院诊断为"慢性肾脏病5期,肾小动脉硬化,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予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6个月前出现左下肢疼痛,1个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抽吸辅以尿激酶液化治疗中等量丘脑出血(10~35 mL)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住院的中等量丘脑出血(TH)患者137例,分为内科组68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手术组69例,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立体定向抽吸辅以尿激酶液化清除血肿。结果手术组30 d病死率显著低于内科组(10.1%对33.8%)。手术组30 d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平均秩次高于内科组(P=0.025)。在存活病例中,手术组30 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显著低于内科组[(13.5±4.0)对(16.8±4.3)]。手术组在入院后第3天、第7天的血肿体积减少率分别为40.1%和63.8%,均显著高于内科组-0.21%与39.80%(P均<0.01)。10~20 mL出血患者中,手术组30 d的NIHSS评分(8.5±3.9)显著低于内科组(11.5±4.2)(P=0.023);但在30 d病死率、GOS评分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21~35 mL出血患者中,手术组30 d的病死率[20/44(45.5%)]显著低于内科组[6/48(12.5%)](P<0.001);手术组30 d的GOS评分的平均秩次显著高于内科组(P<0.0001);在存活病例中,手术组30 d NIHSS评分显著低于内科组(15.9±3.8对21.4±4.3)。在长期疗效方面,手术组90 d的GOS平均秩次显著高于内科组(P=0.001);手术组的转归良好(GOS>3)率为52.2%(36/69),显著高于内科组27.9%(19/68)(P=0.001);90 d的累积病死率为13.0%(9/69),显著低于内科组的36.8%(25/68)(P=0.001)。10~20 mL出血患者中,两组90 d GOS平均秩次、90 d良好转归率、90 d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21~35 mL出血量亚组患者中,手术组90 d GOS平均秩次显著高于内科组(P=0.001);手术组的转归良好率为41.7%(20/48),显著高于内科组(13.6%,6/44)(P=0.003);90 d累积病死率为16.7%(8/48),显著低于内科组(50.0%,22/44)(P=0.001)。两组在30 d内再出血、颅内感染、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初步显示立体定向抽吸辅以尿激酶液化治疗中等量TH安全有效,其结论有待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000.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型吸附材料的不断开发,以及临床治疗的迫切需要,免疫吸附技术日趋完善,其临床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目前,免疫吸附在各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种难治性疾病和危急重症,特别在重症感染性疾病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