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83篇
  免费   6335篇
  国内免费   4367篇
耳鼻咽喉   532篇
儿科学   940篇
妇产科学   459篇
基础医学   5557篇
口腔科学   1620篇
临床医学   8265篇
内科学   6902篇
皮肤病学   858篇
神经病学   2193篇
特种医学   30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7885篇
综合类   16291篇
现状与发展   25篇
一般理论   8篇
预防医学   6127篇
眼科学   1062篇
药学   7338篇
  79篇
中国医学   5141篇
肿瘤学   3829篇
  2024年   186篇
  2023年   773篇
  2022年   1683篇
  2021年   2875篇
  2020年   2470篇
  2019年   1622篇
  2018年   1827篇
  2017年   1998篇
  2016年   1618篇
  2015年   2983篇
  2014年   3917篇
  2013年   4332篇
  2012年   6072篇
  2011年   6636篇
  2010年   5577篇
  2009年   4988篇
  2008年   5037篇
  2007年   4643篇
  2006年   4531篇
  2005年   3664篇
  2004年   2559篇
  2003年   2129篇
  2002年   1627篇
  2001年   1204篇
  2000年   985篇
  1999年   614篇
  1998年   328篇
  1997年   312篇
  1996年   202篇
  1995年   173篇
  1994年   183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3篇
  1967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探讨全结肠切除后三环形回肠贮袋-肛管吻合加选择性截流术的价值。方法1994年9月至2004年9月对18例全结肠切除患者应用三环形回肠贮袋加选择性截流术,其中家族性大肠腺瘤性息肉病14例,溃疡性结肠炎4例。结果18例获12月~5年随访,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16.7%),贮袋阴道瘘、早期炎性肠梗阻、切口感染各1例,均治愈。术后平均排便频率:术后2周内4.9次/d,1个月3.8次/d,6个月3.1次/d,1年1.8次/d。至6个月时都能控制干便,其中控制正常者15例(83.3%),控制欠佳者3例(16.7%),无大便失禁。但稀便控制能力较差,至1年时仍有1例(5.6%)患者稀便失禁。无一例须插管排空。结论全结肠切除后三环形回肠贮袋肛管吻合加选择性截流术操作简单,手术并发症少,术后排便功能好,是家族性大肠腺瘤性息肉病和严重溃疡性结肠炎全结肠切除后较为合适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62.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血清中差异表达的蛋白。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选用WCX2蛋白质芯片对50例内异症及48例对照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以筛选内异症血清中差异表达的蛋白。结果:在Mr 0~50000范围内,检测出106个蛋白峰。内异症患者血清中差异表达的蛋白峰有4个。将发现的差异蛋白峰在Swiss蛋白数据库中搜索,发现Mr 9280蛋白峰与玻璃粘连蛋白Vitronectin相符。Vitronectin属于整合素家族,在内异症的粘附、侵袭、血管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他的蛋白峰没有发现与之相匹配的蛋白,提示可能为新的蛋白质。结论:内异症患者血清中存在差异表达的蛋白,其对内异症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SELDI蛋白芯片技术是一种快速、简单易行、样本用量少、高通量、重复性好的分析方法,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3.
王斌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7):741-743
随着新生儿高级生命支持技术的发展。新生儿、早产儿抢救效率大为提高,患儿存活率、存活时间等指标也不断提高。在系列生命支持技术中,新生儿、早产儿的呼吸支持占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呼吸机使用频率增加的同时,由于呼吸机使用所导致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病率也随之提高,成了NICU中十分重要的问题,能否处理得当,直接关系到新生儿抢救的转归。可以肯定的是VAP增加了病人的死亡率、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增加住院天数,同时大大提高了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4.
寰椎Jefferson骨折伴横韧带损伤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总结寰椎Jefferson骨折伴横韧带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1995年3月-2005年3月收治26例寰椎Jefferson骨折伴横韧带损伤患者。其中新鲜骨折20例,陈旧性骨折6例。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横韧带损伤,23例有神经损害表现。X线检查显示寰椎弓环及侧块不同部位骨折,寰齿间距(ADI)为4.7mm。5例行非手术治疗,其余21例行颈椎后路枕颈融合术或寰枢椎融合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6~24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21例手术治疗患者术后临床症状缓解;5例非手术治疗患者中,4例成功,另1例失败再行颈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治疗,术后疗效满意。结论 寰椎Jefferson骨折伴横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韧带断裂后寰椎前脱位的程度以及是否造成脊髓压迫,诊断以ADI为主、并结合外伤史及临床表现。对于可能存在寰枢椎不稳或已有横韧带损伤且存在典型神经症状的患者,应早期行寰枢椎融合术或枕颈融合术治疗。  相似文献   
65.
带浅静脉干逆行皮瓣早期微血管构筑变化的体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带浅静脉干的逆行皮瓣早期微血管构筑变化的特点以供临床实践参考。方法 应用生物体视学技术测量带浅静脉干皮瓣微血管体积密度,结合组织学观察,与不带静脉干皮瓣作对照比较。结果 带浅静脉干皮瓣组微血管密度整体水平高于不带静脉干皮瓣组(P〈0.05)。结论 浅静脉干的存在有利于皮瓣的血管化进程,保留浅静脉干对皮瓣成活有利。  相似文献   
66.
游离空肠移植重建下咽颈段食管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游离空肠移植重建下咽颈段食管的可行性、技术操作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游离空肠重建下咽颈段食管11例,其中喉癌术后复发1例,颈段食管癌2例,下咽癌8例。术中切除喉、下咽、颈段食管及部分颈段气管1例,切除喉、下咽及颈段食管8例,保留喉切除颈段食管2例。所有病例均给予颈淋巴清扫。术后放射治疗3例,剂量50~55Gy。结果:术后除1例移植肠管坏死改用前臂游离桡侧皮瓣卷成皮管移植重建外,其余10例均成活,成功率为90.9%。肠管成活病例中无咽瘘、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3~27个月,喉癌术后复发患者1例术后2个月肿瘤再发,出现吞咽梗阻。结论:游离空肠移植重建下咽颈段食管手术成功率高,恢复消化道的连续性安全可靠,内侧为黏膜的空肠瓣是下咽颈段食管极好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67.
光子嫩肤仪配合激光治疗皮肤光老化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光子嫩肤仪配合755nm激光治疗皮肤光老化的疗效。方法 根据皮肤光老化者的肤质及疗效调节治疗方案,光子及激光交替进行治疗,每例治疗5次或5次以上。在治疗前和完成疗程后,由主治医师和接受治疗者共同对疗效做出评价。结果 本组178例,经治疗皮肤光老化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以肤色、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质地改善最为明显。临床观察表明,只要选择合适参数及完成疗程,治疗效果明显。结论 光子嫩肤仪配合755nm激光治疗皮肤光老化,是改善光老化表现的有效方法,并且比其他有损伤性治疗发生的合并症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8.
徐军发  祝斌 《山东医药》2003,43(34):4-5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 (U C)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PMN)凋亡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32例 UC患者外周血 PMN凋亡 ,EL ISA法检测 P-选择素 (P- sel)和细胞间粘附分子 - 1(ICAM- 1)的水平。结果 活动期 UC患者 PMN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缓解期 UC患者 (P<0 .0 1)。不同病情活动期 U C患者 PMN凋亡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活动期 UC患者外周血中 P- sel和 ICAM- 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缓解期 U C患者(P<0 .0 1或 (P<0 .0 5 ) ,且与 PMN凋亡呈负相关 (r值分别为 - 0 .72 38和 - 0 .5 2 13,P均 <0 .0 1) ,与病情呈正相关。结论 各种免疫细胞粘附分子表达上调可能是导致 UC患者 PMN凋亡延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9.
首先将薯蓣皂苷通过3-羟基位的改造,制成3-琥珀酰薯蓣皂苷,再通过碳二亚胺将其与牛血清白蛋白和卵清蛋白偶联制成免疫原和包被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出多克隆抗体,抗体效价为1:12800,为进一步建立黄精皂苷ELISA方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降钙素对已行人工假体植入骨质疏松模型免的假体无菌性松动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方法]将30只假体植入模型的骨质疏松症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实验组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6U/kg,肌注,隔日1次),而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肌注,持续治疗半年。两组均分别于术前、术后4、8、12和24周检测假体周围感应区(ROI)骨密度(BMD);于术前及术后4、12、24周行血清骨代谢指标检测: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所有动物于术后24周处死,分别行假体拔出实验与扭转实验测定和假体周围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术后24周,实验组假体周围局部感兴趣区BMD增加近5%,而对照组假体周围局部感兴趣区BMD下降了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骨代谢指标中,术后24周实验组的BALP、BGP稍有下降,但组内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TRAP-5b有明显下降(P〈0.05),这些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生物力学检测显示,实验组的假体拔出实验较对照组提高了约50%,扭转实验提高近1倍,且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显示,实验组中反映骨吸收的Oc.No/Tb.Pm、ES/BS明显减少;反映骨量和微结构的%Tb.Ar、Tb.N明显增多,而Tb.Sp明显变窄:反映骨形成与骨矿化的OS/BS、MAR、BFR/TV及%L.Pm也均明显增多;这些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或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能明显减少人工假体周围骨量的丢失和抑制骨溶解;并加快假体周围的骨形成,提高骨密度,促进生理性骨矿化;还能改善骨质量,促进骨微结构改变,提高骨的生物力学特性并增加假体四周的支撑力。其对骨质疏松症兔的假体松动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这对临床预防和治疗人工关节的无菌性松动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