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50篇
  免费   1213篇
  国内免费   737篇
耳鼻咽喉   114篇
儿科学   109篇
妇产科学   81篇
基础医学   722篇
口腔科学   198篇
临床医学   1367篇
内科学   848篇
皮肤病学   104篇
神经病学   263篇
特种医学   507篇
外科学   999篇
综合类   334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475篇
眼科学   239篇
药学   1359篇
  20篇
中国医学   1213篇
肿瘤学   537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389篇
  2021年   477篇
  2020年   396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321篇
  2016年   271篇
  2015年   471篇
  2014年   559篇
  2013年   716篇
  2012年   1089篇
  2011年   1143篇
  2010年   1064篇
  2009年   951篇
  2008年   887篇
  2007年   957篇
  2006年   820篇
  2005年   667篇
  2004年   457篇
  2003年   362篇
  2002年   292篇
  2001年   243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老年危重症患者凝血功能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老年危重症患者95例,测定凝血功能、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和APACHEⅡ评分,分析APACHEⅡ评分与凝血功能、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的关系.并将患者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的凝血功能、D二聚体和血小板计数.结果 死亡组血小板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APACHEⅡ评分、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阳性率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升高,PT、INR、APTT、TT、D二聚体阳性率及死亡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危重症患者病情越重,凝血功能越差,血小板水平越低,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992.
辽宁省乡村医生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辽宁省乡村医生的工作满意度情况,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辽宁省6个示范县的2682名乡村医生进行工作满意度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乡村医生总体工作满意率为64.62%,在收入状况(24.98%)、工作量(39.34%)、个人发展(47.05%)和社会地位(50.34%)几个方面的满意度较差。农合定点(OR=2.19)、私人主办(OR=1.29)、年轻、学历高(OR=1.58)及当地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OR=2.52)的乡村医生总体满意度较高。结论应重视影响乡村医生工作满意度的因素,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满意度,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辖区居民。  相似文献   
993.
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所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脐血干细胞具备的增殖和分化能力使其成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潜在来源。脐血干细胞可定向诱导分化为胰岛β细胞,进而发挥治疗糖尿病作用。脐血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部分实验已纠正糖尿病动物的高血糖状态。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显示中央型肺癌与肺动脉、上腔静脉及肺静脉的关系。方法分析2008年1月~2010年3月经查痰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病理证实的40例中央型肺癌。经CT平扫加增强扫描后运用多平面重建技术(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技术等后处理方法观察肿瘤与肺动脉、上腔静脉及肺静脉的关系。结果 30例(占75%)直接侵犯肺动脉主干的管壁形成局部充盈缺损并不同程度的压迫肺动脉;5例(占12.5%)肿瘤包绕肺动脉生长,肺动脉管壁光滑无充盈缺损。3例(占7.5%)直接侵犯上腔静脉形成瘤栓;2例(占5%)肿瘤侵犯肺动脉及肺静脉形成瘤栓。结论 MSCT后处理技术可较好地显示中央型肺癌与肺动脉、上腔静脉及肺静脉的关系。结合临床病史,认真把握MSCT特点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及肿块区肺血管的侵犯情况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观察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UC-MSCs)体外诱导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DHC)后,是否具有肝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以及其免疫原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改良的二步法肝细胞分化培养体系体外诱导UC-MSCs向肝细胞分化,并用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诱导后不同时间DHC肝细胞特异性标记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白蛋白(ALB)和尿素的浓度,以及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检测DHC对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UC-MSCs低表达甲胎蛋白(AFP)、ALB和细胞角蛋白-19(CK-19)的mRNA和蛋白,成肝诱导分化后14和28 dDHC均高表达肝细胞标志AFP、ALB、CK-19以及色氨酸2,3-加双氧酶基因.诱导后的DHC能够以时间依赖方式产生ALB和分泌尿素,不表达人白细胞DR抗原,而且能够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结论 UC-MSCs在体外能够分化为有功能的DHC且具有低免疫原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活血利水法对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兔眼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 用兔眼后节穿通伤加注入血浆法制备PVR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法对正常组、模型组、活血利水组、活血化瘀组、利水明目组PVR中的玻璃体腔增殖膜TGF-β1进行检测.结果 活血利水组增殖膜中TGF-β1的阳性表达低于模型组、活血化瘀组和利水明目组的阳性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利水法能够降低PVR增殖膜中TGF-β1的阳性表达,抑制PVR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DBAC)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8年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7例DBAC的CT表现。结果以实变为主型10例,其中6例见"蜂窝"或网格影,2例见叶间裂膨隆,8例见充气支气管征,5例合并多发结节和(或)磨玻璃密度影,4例行增强扫描均可在实变区内见"血管造影征"。多发结节/肿块型5例,其中单叶单段1例,单叶多段2例,多叶多段2例;主要特征有胸膜牵拉、磨玻璃密度、充气支气管征及空泡征。磨玻璃密度影2例,其中"铺路石"征1例。大多数患者呈多种征象混合表现。结论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征象复杂,应深入细致分析各种征象提高本病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3208名已婚女性妇科常见病的主要病种,以期指导降低女性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提高治愈率,改善女性生活质量。方法:对2007年在我单位妇科普查的3208名女性的结果进行分析,并用统计学方法探讨常见疾病与年龄的关系。结果:3208名女性常见妇科疾病前四位分别为:慢性宫颈炎、子宫肌瘤、阴道炎和卵巢囊肿。不同年龄组的慢性宫颈炎和子宫肌瘤患病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TCT结果中,鳞状上皮细胞异常者占3.7%,5例癌前病变,经过治疗均恢复正常。结论:降低女性妇科常见病患病率,一定要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要尽量做到群防群治,努力开展女性妇科疾病的普及教育工作,改善女性工作和生活环境,以提高其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观察野百合碱(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核因子(NF-κB)的表达,进一步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共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组(PH 模型组),阿托伐他汀干预组(治疗组),每组8只.PH模型组和治疗组分别一次性腹部皮下注射MCT(60mg/kg).治疗组自注射MCT之日起以阿托伐他汀(10mg/kg)灌胃,每日1次.3周后达实验终点,测定大鼠平均肺动脉压,计算右心室肥大指数.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肺组织NF-κB表达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和右心室肥大指数均较PH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大鼠细支气管上皮细胞NF-κB核阳性细胞百分比:PH模型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低于PH模型组(P<0.01).大鼠细支气管上皮细胞NF-κB核阳性细胞百分比与平均肺动脉压成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降低MCT所致的肺组织NF-κB的表达,具有抑制MCT诱导的肺血管重建和肺动脉高压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研究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在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膀胱的表达及其磷酸化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在膀胱过度活动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32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膀胱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组织和10例其他原因所致尿频患者膀胱组织中GAP-43的表达及其蛋白质磷酸化,32例OAB患者中,13例为特发性逼尿肌不稳定(IDI),19例为特发性感觉急迫(SU).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量正常和特发性逼尿肌不稳定膀胱标本中NGF的含量.结果 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在NC膜上43 kD处均有阳性的反应条带,正常膀胱和其他原因尿频膀胱反应带微弱;而OAB组反应条带明显加深,OAB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样,磷酸化的结果也表明OAB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稳定膀胱组,平均NGF含量为(1.06±0.11)pg/μg蛋白,而正常膀胱组为(0.58±0.07)pg/μg蛋白,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GAP-43在OAB膀胱中的表达量较正常膀胱显著增多,提示神经的发芽生长和再建重塑与膀胱过度活动症有关,而磷酸化的GAP-43对这些过程有重要调节作用.NGF在人膀胱生理学和病理学方面起重要作用,可能参与不稳定膀胱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