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7篇
  免费   537篇
  国内免费   385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95篇
妇产科学   42篇
基础医学   313篇
口腔科学   79篇
临床医学   603篇
内科学   427篇
皮肤病学   49篇
神经病学   69篇
特种医学   239篇
外科学   508篇
综合类   1625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583篇
眼科学   82篇
药学   845篇
  10篇
中国医学   594篇
肿瘤学   27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304篇
  2013年   358篇
  2012年   561篇
  2011年   550篇
  2010年   459篇
  2009年   432篇
  2008年   447篇
  2007年   431篇
  2006年   433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71.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4(CDK4)在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抑制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SHG-44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细胞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沉淀、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等技术方法。结果:①在10-200μmol/L浓度范围内,NDGA可使SHG-44细胞增殖受阻,且NDGA液浓度越高,这种作用越明显,即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②NDGA对细胞周期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于G1→期;③NDGA处理后,SHG-44细胞CDK4蛋白激酶的活性降低,且这种作用与NDGA的处理浓度呈正相关,与NDGA对SHG-44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相一致;④NDGA处理后,SHG-44细胞CDK4基因的蛋白表达明显减弱。结论:CDK4蛋白激酶活性降低在NDGA抑制SHG-44细胞增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观察氯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形态及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 3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氯沙坦 5 0mg/d 2~ 4周 ,治疗前后进行M型、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 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左室内径 (LVD)恢复明显 (P <0 .0 1) ,左心功能指标也明显改善 (P <0 .0 1)。结论 氯沙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并能使左室扩大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73.
基因p16及Cyclin D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贺书平  辛晓燕 《医学争鸣》2000,21(3):347-349
探讨抑癌基因P16及细胞周期素D(CyclinD1)在子宫内膜癌,交界性子宫内膜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8例子宫内膜癌,19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不典型增长,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基因p16,CyclinD1的表达。  相似文献   
74.
Cyclin D1,p16在卵巢上皮性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健  辛晓燕 《医学争鸣》2000,21(3):350-353
研究CyclonD1.p16在卵巢上皮性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卵巢上皮性癌,交界性,良性卵巢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Cyclin,D1,p16的表达。结论CyclinD1和P16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癌变过程中,两者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反映了癌基因了与抑癌基因相互拮抗、抑制的机制。  相似文献   
75.
卵巢癌患者手术前后IL-2,sIL-2R及mIL-2R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王健  马翠玲 《医学争鸣》2000,21(3):354-356
探讨卵巢癌患的细胞状态以及IL-2血清游离白细胞介素-2受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膜结构型白细胞介素-2受体与临床的关系。方法^3H-TdR参入法测31例卵巢癌患IL-2产生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sIL-2R水平,APAAP免疫组化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膜结合型IL-2R表达细胞。  相似文献   
76.
模拟飞行缺氧与吸氧对小鼠脏器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观察了两种模拟飞行条件(1500m轻度低压缺氧和5500m中度低压吸氧重复暴露下小鼠多脏器自由基代谢变化的特点。方法 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n=10)进行缺氧与吸氧实验,实验完毕后,取小鼠尾血做血常规检查。次日,将小鼠断头处死,取脑、心、肺、肝、肾制备匀浆,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1500m轻度低压缺氧重复暴露8wk使肺MDA含量显著增高,提示  相似文献   
77.
后巩膜加固术对视网膜振荡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进行性近视的疗效和机理。方法 采用日本产Neuropack Four 4104 K 电生理仪,对26 例52 眼高度进行性近视行后巩膜加固术前、术后视网膜振荡电位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术前、术后振荡电位总振幅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波的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文认为后巩膜加固术可改善视网膜血液循环,并对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8.
中国健康志愿者连续口服D-聚甘酯片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连续口服D-聚甘酯片的药动学。方法选择经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均正常的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12名受试者连续口服D-聚甘酯片10 d,每日一次,每次400 mg。应用免疫荧光比浊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据随行测定的aPTT-血浆浓度标准曲线,计算相应的血药浓度。采用3P9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别求出首次给药和末次给药后药动学参数,以及达稳态时间、稳态浓度、累积比和波动系数。结果依据aPTT结果计算D-聚甘酯血浆浓度,在0.05~10mg·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 7);最低检测浓度为0.05 mg·L-1,回收率在91.48%~105.67%之间,日内、日间RSD小于13%。受试者连续口服D-聚甘酯片,于给药后第7天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平均稳态血药浓度cav为(0.442±0.067) mg·L-1,达稳态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ss为(10.602±1.605) mg·h·L-1,累积比R为1.261±0.031,波动系数FI为1.554±0.061。首次与末次给药后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041±0.107)和(1.401±0.125) mg·L-1;t1/2β-分别为(18.934±1.760)和(19.977±1.098) h;tmax分别为(1.039±0.096)和(0.969±0.109)h;V/F分别为(202.167±19.187)和(160.220±22.274) L;CL分别为(33.553±5.038)和(24.807±3.875) L·h-1。首次给药后AUC0~∞为(12.195±1.912) mg·h·L-1,末次给药后AUC0~τ为(10.602±1.605) mg·h·L-1。结论健康受试者连续口服D-聚甘酯片后第7天血药浓度达到稳态,连续口服D-聚甘酯片10 d,体内无蓄积。受试者服药期间除发生aPTT延长正常的药理效应外,未发现其它与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每日1次给药方案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79.
加替沙星与氧氟沙星治疗感染性疾病临床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国产加替沙星片治疗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50例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口服加替沙星片200 mg,bid,对照组25例,口服氧氟沙星片200 mg,bid.疗程均7~14 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84.0%与80.0%,有效率96.0%与88.0%,细菌清除率100.0%(20/20)与90.5%(19/21),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与24.0%,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加替沙星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能安全有效地用于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评价心电图在慢性肺心病肺动脉压力变化及判断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对150例进行过右心导管肺动脉压力测定和心电图检查的缓解期慢性肺心病患者随访观察5年 ,5年后对全部存活患者重复行右心导管肺动脉压力测定和心电图检查。结果 :(1)150例患者,5年随访期内死亡83例 ,病死率为55.33 %;心电图观察指标如QRS电轴≥90°、V1R/S≥1、R V1+S V5≥1.05mV在死亡组和存活组有明显差异 ,平均肺动脉压 (mPAP)大于30mmHg 者 ,其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降低。(2)25例平均肺动脉压 (mPAP)波动≥5mmHg 者 ,心电图均有改变 ,21例mPAP上升 ,4例下降 ,前者心电图改变呈右房室负荷增加 ,后者呈右房室负荷降低。结论 :(1)QRS电轴≥90°、V1 R/S≥1、R V1+S V5≥1.05mV等心电图指标出现或肺动脉压力大于30mmHg提示预后不良。(2)心电图随访可作为评估肺动脉压力动态变化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