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26篇
  免费   2512篇
  国内免费   1434篇
耳鼻咽喉   200篇
儿科学   413篇
妇产科学   160篇
基础医学   1501篇
口腔科学   433篇
临床医学   3140篇
内科学   2318篇
皮肤病学   314篇
神经病学   428篇
特种医学   1025篇
外科学   2607篇
综合类   6841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预防医学   3007篇
眼科学   263篇
药学   2925篇
  27篇
中国医学   2276篇
肿瘤学   1079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71篇
  2022年   690篇
  2021年   934篇
  2020年   787篇
  2019年   407篇
  2018年   455篇
  2017年   673篇
  2016年   512篇
  2015年   926篇
  2014年   1279篇
  2013年   1594篇
  2012年   2383篇
  2011年   2431篇
  2010年   2202篇
  2009年   2075篇
  2008年   2063篇
  2007年   2051篇
  2006年   1790篇
  2005年   1462篇
  2004年   985篇
  2003年   841篇
  2002年   622篇
  2001年   604篇
  2000年   490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01.
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醉深度监测对提高麻醉质量,保障病人的围术期安全与康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适当的麻醉深度是保证病人生命安全、创造良好手术条件的关键因素之一。术中监测麻醉深度能提高麻醉质量和手术安全性,减少麻醉并发症。现对临床常用的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2.
CT增强扫描在评价NSCLC血管生成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水平与CT增强程度的关系 ,从影像学角度评价肿瘤血管生成在肺癌诊断、治疗及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30例NSCLC病人进行动态螺旋CT扫描 (SCT) ,测量病灶增强幅度 ,并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EGF。对病灶增强值、VEGF阳性表达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0例肺癌病人CT增强值均数为 (36 .2 8± 6 .41 )HU ,VEGF阳性表达 2 1例 ,阴性表达 9例。VEGF在中晚期的阳性表达高于早期病人 (Ρ<0 .0 5) ,淋巴结转移组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 (Ρ <0 .0 5) ;癌灶增强值与VEGF阳性表达、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亦呈正相关。结论 NSCLC的CT增强程度能够反映肿瘤的血管生成 ,并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有助于肺癌的诊断、TNM分期 ,而且可以从肿瘤分子生物学行为方面补充目前肺癌分期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3.
阐述了时相与阴阳的关系,阴阳昼夜的盛衰转换与经脉循行、气血流注密切相关;对传统流注说和任督为主的阴阳循环说进行了分析,认为子午流注阴阳盛衰转换在妇科学中有重要意义,子午流注所指出的4个较重要的时期与月经周期中的4期(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排卵期、经前期)相关。重视研究日相阴阳太极钟的变化,将能更加深入地认识月经周期中阴阳消长转化的规律变化,从而推动中医妇科学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4.
用标准微电极技术观察了中药蝙蝠葛的有效成分蝙蝠葛碱对奎尼丁诱发的豚鼠乳头肌早后去极化及触发活动的影响. 结果表明,奎尼丁2 μmol·L-1能诱发豚鼠乳头肌早后去极化及触发活动,早后去极化的发生率为8/20, 幅值为13.4±2.6 mV, 起始电位为-42±5 mV, 触发活动的发生率为2/20. 蝙蝠葛碱20 μmol·L-1能明显抑制奎尼丁诱发的早后去极化及触发活动,早后去极化的发生率为4/20,幅值为7.3±1.1 mV,无触发活动. 结果提示蝙蝠葛碱具有抗早后去极化所致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05.
中国鼠疫菌种资源遗传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中国甲类传染病菌种资源库》,选择适当的指标,以反映中国鼠疫菌种的遗传背景。方法 使用传统的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中国鼠疫菌种代表菌株的遗传特征。并对遗传特征的分布及其意义进行分析。结果 利用6项指标,将中国的鼠疫菌划分成15种遗传型,每一型占据一片相对独立的而又自相延续的地理空间。分析遗传型之间的亲缘关系,并根据菌株间的差异,追溯鼠疫耶尔森菌作为一个生物种形成后的进化过程。结论 中国各鼠疫自然疫源地存在着不同特征的鼠疫菌株,但为达到对菌株认同的目标,还需要确定更多的遗传指征。  相似文献   
106.
夏薇  赵艳  吴坤 《疾病控制杂志》2003,7(5):443-447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多吃蔬菜和水果有益于健康,因为这些植物性食物中含有一些生物活性物质——植物化学物(phytochemicals),它们具有保护人体和预防诸如心血管病和癌症等慢性疾病的作用。本将对植物化学物的总体研究状况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快速准确地对可疑病人进行筛选,早期诊断传染性疾病SARS。方法 运用生物信息学这一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学和生物医学相交融的学科作为研究工具。结果 破解SARS的病原一变异冠状病毒的DNA序列,从而获得SARS冠状病毒全基因组芯片。结论 生物信息学是新世纪跨专业的一门前沿学科。  相似文献   
108.
异位妊娠是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随着高敏感度的血β-HCG测定、阴道超声及腹腔镜临床应用,使异位妊娠得以早期诊断。以往异位妊娠的治疗原则以手术治疗为主.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使药物治疗和保守性手术治疗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9.
VEGF基因体外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岩  易成刚  郭树忠  刘丹  黄博  夏炜  潘华  隋继强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9):998-1001,i0002
目的:探讨脂质体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应用于基因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MSCs,PcDNA3.1(-)/VEGF165质粒转染MSCs,转染后用免疫荧光和ELISA检测MSCs表达VEGF蛋白的情况,MTT检测MSCs对VEGF质粒转染的敏感性。结果:骨髓中分离得到MSCs,流式细胞检测显示MSCs不表达CD34和CD45,但表达CD90。透射电镜观察可见细胞浆中含大量粗面内质网和分泌颗粒。VEGF基因转染MSCs后第5天抗VEGF免疫荧光染色约90%的MSCs呈阳性,ELISA检测结果显示PcDNA3.1(-)/VEGF165质粒转染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于转染后第5天达到峰值。MTT检测结果显示VEGF质粒转染对MSCs增殖无影响。结论:MSC可作为VEGF基因转染的靶细胞用于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110.
开发与整合图书馆的文献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用户信息需求变化探讨了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开发整合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在对馆藏资源进行开发整合时,应把工作的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学校的重点学科建设上,借助用户的专业优势取得整合工作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