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182篇
  免费   14037篇
  国内免费   7924篇
耳鼻咽喉   1185篇
儿科学   2405篇
妇产科学   763篇
基础医学   8335篇
口腔科学   2833篇
临床医学   17417篇
内科学   12352篇
皮肤病学   1570篇
神经病学   2994篇
特种医学   51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2737篇
综合类   40696篇
现状与发展   38篇
预防医学   17326篇
眼科学   1661篇
药学   17874篇
  179篇
中国医学   14214篇
肿瘤学   6455篇
  2024年   448篇
  2023年   1642篇
  2022年   4307篇
  2021年   5398篇
  2020年   4809篇
  2019年   2604篇
  2018年   2736篇
  2017年   3875篇
  2016年   2919篇
  2015年   5442篇
  2014年   7416篇
  2013年   9071篇
  2012年   13047篇
  2011年   13852篇
  2010年   12888篇
  2009年   11645篇
  2008年   11838篇
  2007年   11437篇
  2006年   10314篇
  2005年   8105篇
  2004年   5905篇
  2003年   4706篇
  2002年   3594篇
  2001年   3386篇
  2000年   2460篇
  1999年   866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203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2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15篇
  1958年   19篇
  1957年   14篇
  1956年   7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面孔情绪认知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人面孔情绪测验(CFET)对12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试,与76名正常对照比较,同时作阳性症状量表(SAP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结果患者组6种基本情绪认知正确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远隔错误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情绪认知障碍与年龄、用药情况、病程、住院次数及SAPS和SANS总评分无关,而受教育年限与情绪认知正确数和远隔错误数评分及多项不同情绪认知评分相关。SAPS阳性思维形式障碍因子分与CFET正确数总分呈负相关,而与CFET远隔错误数总分呈正相关,同时与惊、悲、怒情绪认知评分呈相关。SANS的注意障碍因子分与CFET正确数总分呈负相关,而与CFET远隔错误数总分呈正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情绪认知障碍并与某些症状相关,提示情绪认知障碍可能与疾病病理生理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992.
本院2004年3月至2005年12月手术治疗Ebstein畸形患者22例,男女各11例,年龄3个月-52岁,体重5-80kg。16岁以下患者诱导前肌肉注射氯胺酮6-7mg·kg-1、东莨菪碱0.01 mg·kg-1,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舒芬太尼1μg·kg-1、泮库溴铵0.1-0.2 mg·kg-1麻醉诱导;16岁以上患者麻醉前30min肌肉注射吗啡10mg、东莨菪碱0.3mg,口服安定10mg,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0.05 mg·kg-1、依托咪酯0.2-0.3 mg·kg-1、舒芬太尼1-2μg·kg-1、哌库溴铵0.08-1.0 mg·kg-1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30-35mm Hg。吸入1.0%-1.5%异氟醚,间断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和哌库溴铵维持麻醉。连续监测心电图、有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PETCO2、中心静脉压、体温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术中麻醉管理要点为减轻右心室前、后负荷,避免肺血管阻力增加,保护心功能,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明显缓解,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低于术前,围术期无1例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993.
亚低温冬眠疗法治疗重度脑挫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亚低温冬眠疗法对重度脑挫伤病人的脑保护机理及临床疗效。方法46例重度脑挫伤患者(GCS≤8分)随机分为亚低温冬眠治疗组和常温治疗组。其中亚低温冬眠组22例,入院后4 ̄12h内行亚低温冬眠治疗,输液泵持续静脉点滴冬眠合剂,将肛温控制在32 ̄35℃,亚低温冬眠治疗4 ̄7d,同时检测颈动脉和颈静脉血气、电解质变化、血糖及生命体征等指标。常温组24例除未行亚低温冬眠治疗外,其余综合治疗及监测方法同亚低温冬眠组。两组病人均于伤后3个月根据GOS预后评分判定疗效。结果与常温组比较,亚低温冬眠治疗组脑氧耗明显降低,高血糖情况显著下降,生命体征及电解质等无明显差异,无严重并发症,死残率明显降低,预后显著改善。结论亚低温冬眠疗法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临床应用于重度脑挫伤救治安全有效,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比较人工流产术患者瑞芬太尼、芬太尼及舒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异丙酚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开放、随机分组、对照研究的方法。4个研究中心共选择390例行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组(F组,n=134)、瑞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组(R组,n=120)和舒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组(S组,n=136),分别复合异丙酚血浆靶控输注行全身麻醉,记录起效时间、恢复时间、准确定向时间、术中体动(程度和次数)、镇痛效果、呼吸抑制评分和HR、MAP、SpO2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3组间麻醉起效时间和准确定向力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麻醉恢复时间长于F组和S组(P<0.01),R组异丙酚总用量、术中最低SpO2、术中体动次数及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的例数均低于F组和S组(P<0.05或0.01),R组呼吸抑制评分高于F组和S组(P<0.01)。结论与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相比,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镇痛效果更好,但其呼吸抑制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意外肝癌患者的肝移植效果及其临床特点。方法1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接受原位肝移植,在术后的病肝病理检查中意外发现癌灶(称之为"意外肝癌"),其原发病,8例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丙型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各1例。11例术后采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及甲泼尼龙预防排斥反应,3个月后撤除霉酚酸酯,6个月后撤除甲泼尼龙。病肝沿水平面作间隔1 cm连续平行切片,对于直径大于1 cm或有灰白色结节者,完整取材。结果11例中,术前仅4例(36.4%,4/11)的甲胎蛋白(AFP)水平超过正常值。除1例肿瘤为多发外,其余均为单发,肿瘤直径最大为2.0 cm,平均直径为1.18 cm;肿瘤TNM分期,Ⅰ期占72.7%,Ⅲ期占27.3%;存在微血管侵犯2例,包膜完整、无血管及淋巴侵犯2例;病理诊断为胆管细胞癌1例,肝细胞癌10例。术后随访12~50个月,1例因肿瘤复发于术后10个月死亡。结论意外肝癌的病理学特点为肿瘤分期早,多为单发,组织分化程度高,肝移植后的1年存活率与良性肝病患者肝移植类似,肿瘤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检测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前和术中肿瘤细胞播散状况的意义,观察其与肿瘤1年复发率和患者存活率的相关性。方法 2003年10月至2004年2月共为30例甲胎蛋白(AFP)阳性的肝癌患者进行肝移植,术前和术中取患者外周静脉血、外周动脉血、门静脉血和肺动脉血,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联合荧光标记探针杂交法定量,检测血液中游离的肝癌细胞内特异AFP mRNA的表达,计算各部位血液的AFP mRNA阳性率及其拷贝数(1g值),统计患者1年肿瘤复发率及存活率。结果 30例肝癌肝移植患者术中外周静脉血、外周动脉血、门静脉血、肺动脉血中播散的肿瘤细胞内AFP mRNA阳性率与术前相比明显升高,且以肺动脉血最为敏感,阳性率为63.3%(P〈0.01);在各相应部位的血液中,术中播散的肿瘤细胞内AFP mRNA拷贝数(1g值)也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前和术中肿瘤细胞播散的患者中,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高,但患者的1年存活率与无肿瘤细胞播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CR联合荧光标记探针杂交法能够检测到肝癌患者血液中播散的肿瘤细胞,并且以肺动脉血中阳性率最高。肝移植手术操作过程中可以引起肿瘤细胞播散,其结果与肿瘤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997.
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心脏移植患者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心脏移植患者的处理体会。方法11例心脏移植患者中,10例术前合并HBV感染,1例术后5年继发HBV感染。11例患者均存在肝功能受损。给予保肝治疗后,心脏移植前肝功能明显好转。2例患者术前即开始口服环孢素A(CsA),术后长期口服CsA、硫唑嘌呤(Aza)及泼尼松(Pred)预防排斥反应;9例术后应用CsA、Aza(或霉酚酸酯)及激素预防排斥反应,并应用达利珠单抗进行免疫诱导治疗,共用达利珠单抗5剂,激素于术后1个月停用。结果11例患者中,1例于术后3个月并发肺部曲菌感染,开胸手术切除病灶,但患者最终死于爆发性肝功能衰竭;1例于术后23个月冈严重肝硬化并发顽固性低蛋白血症和腹水,行肝移植,术后恢复顺利;1例因反复发生肝功能异常,血CsA浓度极不稳定,术后1年死于急性排斥反应;7例术后随访1~3年,肝功能大多时候正常,偶有转氨酶和胆红素轻度升高,此时血CsA浓度常超出预期值,通过调整CsA的用量,同时辅以保肝治疗,肝功能均恢复正常;1例术后5年继发HBV感染,在保肝治疗的同时,给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肝功能恢复正常,患者至今已存活8年。结论术前合并HBV感染并非心脏移植手术的绝对禁忌证,只要处理得当,就可行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可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998.
隋继强  韩岩  吴红  郑岩  易成刚  郭树忠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2):1342-1345,I0001
目的:制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人表皮生长因子(EGF)可降解缓释微球,考察其生物活性的保存情况,以及它们对成纤维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乳化冷凝法交联制备复合bFGF、EGF的明胶缓释微球,将它们加入成纤维细胞的培养液中,用细胞计数法、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反应比色法(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复合bFGF、EGF的缓释微球平均粒径(11.32±3.64)μm;培养1天后各组细胞计数、吸光度(A)值差异均无显著性;5天后,两种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组细胞计数、吸光度(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7天后,两种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组值仍高于其它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复合bFGF、EGF的缓释微球制备工艺简便,成球性好;能较长时间地持续释放活性bFGF、EGF,可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999.
齿槽裂植骨整复畸形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齿槽裂及鼻底进行天然多孔骨(Bio-OssCollagen材料)移植整复畸形鼻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齿槽裂及鼻底行Bio-OssCollagen材料植入整复手术。结果:随访9 ̄12月外形恢复良好,唇部和鼻底丰满,鼻翼提升,X线片示齿槽裂及鼻底植入Bio-OssCollagen材料基本被自体骨取代。结论:用Bio-OssCollagen材料代替自体骨植入齿槽裂及鼻底整复畸形鼻,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00.
Objective:To study whether adenovirus-mediated human β-nerve growth factor (Ad-hNGFβ) gene has any protective effect on blast hearing impairment. Methods:Deafness was induced by blast exposure (172.0 dB) in 30 healthy guinea pigs. On day 7 of blast exposure, Ad-hNGFβ was infused into the perilymphatic space of 20 animals as the study group (hNGFβ group), and artificial perilymph fluid (APF) was infused into the perilymphatic space of the other 10 animals as the control group. At weeks 1, 4 and 8 after blast exposure, the animals were sacrificed and the cochleae were removed for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HE stainings. Results: Expression of Ad-hNGFβ protein was detected in each turn of the cochlea at the 1st week, with almost equal intensity in all turns. At the 4th week, the reactive intensity of the expression of Ad-hNGFβ protein decreased. At the 8th week, no expression was detectable. The results of HE staining showed that the amount of spiral ganglions in hNGFβ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t week 4 (P〈0.01). Conclusion: Ad-hNGFβ can be expressed at a high level and for a relatively long period in the blast impaired cochlea, suggesting that Ad-hNGFβ has a protective effect on cochlear spiral ganglion cells after blast exposure and the efficient gene transfer into cochlea had been achieved without toxic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