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54篇
  免费   1379篇
  国内免费   753篇
耳鼻咽喉   241篇
儿科学   260篇
妇产科学   71篇
基础医学   783篇
口腔科学   302篇
临床医学   1666篇
内科学   1167篇
皮肤病学   190篇
神经病学   223篇
特种医学   380篇
外科学   1254篇
综合类   3639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1822篇
眼科学   180篇
药学   1678篇
  23篇
中国医学   1293篇
肿瘤学   510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415篇
  2021年   531篇
  2020年   496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261篇
  2017年   391篇
  2016年   289篇
  2015年   527篇
  2014年   718篇
  2013年   849篇
  2012年   1250篇
  2011年   1338篇
  2010年   1231篇
  2009年   1128篇
  2008年   1080篇
  2007年   1101篇
  2006年   912篇
  2005年   725篇
  2004年   543篇
  2003年   411篇
  2002年   292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FasL的表达在结直肠癌免疫逃逸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中Fas配体(FasL)的表达及其在结直肠癌免疫逃逸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8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FasL表达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数量。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80例结直肠癌组织连续切片的FasL的。RNA的表达。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对8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凋亡的TIL及肿瘤细胞进行观察。结果80例结直肠癌组织FasL表达程度不等,不论是在同一组织切片不同部位或两组织切片间相比,FasL表达程度和范围都不均匀。FasL的mRNA的表达部位与FasL蛋白的表达部位相对应。FasL表达程度高的组织的TIL计数低于FasL表达低的组织(P〈0.05),同时其TIL凋亡指数高于FasL表达低的组织,而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指数低于FasL表达程度低的组织(P〈0.01),TIL凋亡指数与胃癌细胞的凋亡指数呈负相关(r=-0.631,P〈0.01)。结论全占直肠癌细胞可通过表达FasL,诱导TIL发生凋亡,反击机体免疫系统,这可能是结直肠癌免疫逃避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2.
目的:检测39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液中恙虫病立克次体DNA。方法:用NPCR检测恙虫病立克次体DNA,取其DNA提取物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序列分析表明扩增的片段为立克次体DNA片段。39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液用NPCR法检出13例恙虫病立克次体DNA。占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33.3%。结论:NPCR法可以快速检出恙虫病立克次体DNA,可用于恙虫病的临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3.
作者研究了高温流化α-化工艺中大米淀粉晶粒、水分、绝干淀粉含量、糊化率、脂肪含量、总氮和可降解氮的变化。研究表明:高温流化α-化后淀粉晶粒消失,成松散片状,比表面积增大,有利于酶的作用;水分含量低于10%,可有效防止淀粉老化和微生物污染;高温流化处理后淀粉糊化率与蒸饭法持平,而脂肪与可降解氮含量均明显下降,为酿造淡爽型酿造酒和提高酿造酒非生物性稳定性创造了机会。该工艺尤其适合在我国以糙米为原料的酿造酒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通过对收集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CT分级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82例患儿均采用螺旋CT进行头颅扫描。结果CT表现为0级的15例,1级38例.,2级22例,3级7例。结论该病多为各种原因造成的窒息所致,根据cT表现进行分级并结合临床对该病早期作出适时诊断,对该病的治疗及预后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65.
超声引导徒手穿刺活检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徒手穿刺活检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乳腺癌经高频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枪徒手穿刺活检情况。结果36例可疑乳腺癌经超声引导徒手穿刺活检均取得满意的病理材料,病理诊断为乳腺癌,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诊断率100%,其中1例未明确病理组织学分型,对组织学分型诊断率为97.2%。所有穿刺活检病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乳腺癌应用高频超声定位徒手穿刺活检可以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疗效评价及其对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总结2004年3月~2008年12月间12例施行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病例,并行循环不阻断主动脉,鼻咽温维持在32~35℃,阻断上、下腔静脉,完成心内直视手术。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心脏手术结束能顺利停机,术后血流动力学平稳,无严重心律失常,血尿发生率0%,无1例发生空气栓塞。1例心房切口缝合针眼渗血,行再次开胸止血,1例术后第32h发生急性肺梗塞,均经治疗痊愈。结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技术安全可行,是一种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可避免再灌注损伤,有较理想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索抗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单克隆抗体(McAb)对裸鼠前列腺癌移植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抗PSCA单抗;BALB/c裸小鼠皮下注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细胞,建立前列腺癌实体性移植瘤动物模型;选择肿瘤体积相近的10只荷瘤鼠,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荷瘤鼠腹腔注射Anti-PSCA mAb 200μg,每3天1次,共3次,对照组使用等量PBS;观察5周,记录鼠存活情况,检测血清PSA,处死存活裸鼠,测量残存肿瘤重量、体积并计算肿瘤体积抑制率.取肿瘤组织行光镜及透射电镜检查.结果制备出抗PSCA单克隆抗体,免疫扩散鉴定为IgG1亚类,具有较好的前列腺组织特异性;治疗组和对照组裸鼠均存活,血清PSA平均值分别为(3.28±0.55)ng/ml和(7.26±0.43)ng/ml,平均瘤重分别为(0.95±0.17)g和(3.08±0.18)g,肿瘤体积分别为(164.59±14.08)mm3和(548.49±19.79)mm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肿瘤体积抑制率为69.98%.光镜显示治疗组肿瘤组织内出现大片组织坏死性改变,并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透射电镜显示肿瘤细胞的凋亡现象.结论初步制备出抗PSCA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对裸鼠前列腺癌实体性移植瘤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全肺切除术和经心包内处理血管的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 :对 74例Ⅱb~Ⅲb期肺癌患者行全肺切除术 ,其中 32例在肺癌的全肺切除术中进行了心包内处理血管 ,其余 4 2例行标准全肺切除术。结果 :心包内处理血管组与标准切除组术后各有 1例并发脓胸 ,其中心包内处理血管组的并发脓胸者死亡。术后两组分别随访 2 2例和 31例 ,5年生存率分别为 18.1%和 16 .1%。经心包内处理血管的全肺切除与标准全肺切除术患者 5年生存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P =1.0 0 0和P >0 .0 5 )。结论 :全肺切除术中力争达到根治 ,经心包内处理血管技术的应用 ,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晚期肺癌的生活质量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吻合血管的胸脐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8例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其中11例伴胫前或胫后血管节段损害)采用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创面.创面面积12cm×6cm~32cm×12cm.结果 移植皮瓣全部成活,3例足跟部缺损的病人术后因长期磨擦形成足跟部慢性溃疡;3例皮瓣臃肿,需再次手术整形.其余病例外观和足踝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胸脐皮瓣为腹壁下动脉供血,血运丰富,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可切取面积大且易于切取,适宜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尤其适用于缺损面积大、胫前或胫后血管之一长节段损害者.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烧伤后肠道损害与“肠源性高代谢”的关系。方法 在建立严重烧伤加清洁肠道动物模型的基础上 ,将 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烧伤对照 (B)组和烧伤加清洁肠道 (SDD)组。观察了伤后 0~ 10d大鼠静息能量代谢率(REE)的变化 ,同时检测了伤后 0、1、3、5、7、10d血中内毒素 (LPS)、肿瘤坏死因子 (TNF)和二胺氧化酶 (DAO)的含量 ,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烧伤后两组大鼠的REE、TNF、LPS和DAO均明显高于伤前 ,两组相比 ,SDD组的REE、TNF和LPS较B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而DAO则明显高于B组。相关分析显示 ,REE同LPS和TNF呈显著正相关 (r1 =0 .77,P <0 .0 5 ,r2 =0 .81,P <0 .0 5 ) ,与DAO相关不显著 (r >0 .0 5 )。结论 烧伤后肠源性高代谢与血中炎症介质含量呈正比 ,但肠道损伤程度加重并不引起代谢率相应增加 ,二者不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