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76篇
  免费   744篇
  国内免费   444篇
耳鼻咽喉   83篇
儿科学   82篇
妇产科学   160篇
基础医学   639篇
口腔科学   138篇
临床医学   746篇
内科学   864篇
皮肤病学   64篇
神经病学   224篇
特种医学   322篇
外科学   837篇
综合类   2268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946篇
眼科学   142篇
药学   752篇
  7篇
中国医学   600篇
肿瘤学   48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258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386篇
  2012年   469篇
  2011年   458篇
  2010年   411篇
  2009年   374篇
  2008年   367篇
  2007年   527篇
  2006年   447篇
  2005年   361篇
  2004年   604篇
  2003年   859篇
  2002年   708篇
  2001年   652篇
  2000年   301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3年   6篇
  1972年   3篇
  1968年   4篇
  1967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
大鼠红核和颈段皮质脊髓背侧束联合损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研究脊髓损伤后的可塑性变化 ,建立大鼠红核和皮质脊髓背侧束 (dCST)联合损伤模型。方法 立体定位仪下 ,致伤颈 3dCST和双侧红核 ,甲苯胺蓝染色显示损伤范围。示踪剂观测皮质脊髓腹侧束 (vCST)的出芽情况 ;同时 ,评定大鼠前肢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精确地致伤红核和dCST后 ,vCST的出芽数量和大鼠前肢功能评分成显著负相关 (P <0 0 1)。结论 大鼠红核和dCST联合损伤模型是研究脊髓损伤后可塑性变化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72.
对某院收治的50名地震伤员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有效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通过分类安置伤员,专人目标监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手卫生、标准预防措施等,将医院感染发生率降至最低:仅1例重症挤压伤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2.00%。  相似文献   
73.
胃舒灵Ⅱ抗炎作用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胃舒灵Ⅱ抗炎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实验、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纸片诱发小鼠肉芽肿实验及角叉菜胶致大鼠气囊炎症实验。结果:胃舒灵Ⅱ能显降低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率,明显抑制纸片诱发的小鼠肉芽肿质量,显拮抗His引起的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皮肤蓝染面积缩小,染料渗出量减少,可显减少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急性气囊炎症的渗出液量、白细胞游出数和蛋白质渗出量,能明显降低渗出液中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E2含量。结论:胃舒灵Ⅱ具有明显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4.
非典型肺炎的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SARS肆虐期间MEDLINE收录的有关SARS文献进行分析,旨在了解世界各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和为科研人员了解国内外SARS的研究动态信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中细胞因子水平,了解它们的变化规律。方法 11例体外循环(CPB)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分别于术前,主动脉阻断前,主动脉阻断后5min,主动脉开放后10min、1h、2h、4h、24h测定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结果IL-6、IL-8、IL-10水平在CPB开始后逐渐升高,在主动脉开放后2h左右达到高峰(P<0.01)。之后逐渐下降,到主动脉开放后24h已显著下降。TNF水平在CPB开始后逐渐升高,在主动脉开放后24h仍维持在很高的水平(P<0.01)。结论CPB下二尖瓣置换术中既有促炎因子水平的升高,又有抗炎因子的激活。  相似文献   
76.
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报告5例上腔静脉综合征外科治疗经验及体会。方法2例行颈内静脉-大隐静脉转流术,3例行颈外静脉-大隐静脉转流术。结果无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死亡。术后近期疗效满意5例,远期疗效满意2例。结论外科手术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但由于上腔静脉综合征病因、梗阻部位和范围不同,手术方法应有所选择。  相似文献   
77.
新一代低频电治疗仪的研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低频电脉冲治疗仪,采用新型单片机、程序控制和OTL功率放大器,产生变化有序的多种治疗脉冲波形模拟针灸治疗。电脉冲刺激器治疗仪可以用作减轻疼痛、放松肌肉、预防和减缓肌肉萎缩、增加局部血液循环等。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喉部CT仿真内窥镜(CT virtual endoscopy,CTVE)的成像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84例喉部螺旋CT扫描者行CTVE成像,根据喉腔内部结构、病灶、黏膜皱襞的显示情况和有无伪影将CTVE图像分为3级,分别比较CTVE技术在不同的扫描层厚、重建层厚及阈值的情况下图像质量的优劣。结果:CT原始扫描层厚为2mm、3mm分别与5mm、8mm的CTVE图像质量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建层厚为2mm、3mm与5mm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阈值为 -800— -600HU与阈值为-300HU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的CT原始扫描层厚、重建层厚及阈值对CTVE图像的质量影响有明显差异。选用合适的原始扫描参数及重建参数,可以提高CTVE图像的质量,对喉部疾病的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79.
经内镜微探头超声检查对结直肠黏膜下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经内镜微探头超声检查对结直肠黏膜中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微探头对结直肠黏膜下肿瘤进行肠镜下超声检查。结果 28例结直肠黏膜下肿瘤中,平滑肌瘤12例,脂肪瘤7例,直肠类癌3例,淋巴管瘤3例。恶性淋巴瘤1例,肠气囊肿症1例和直肠腔外黏液囊肿1例,其中1例较大的平滑肌瘤误诊为平滑肌肉瘤。结论 经内镜微探头超声检查可以明确结直肠黏膜下肿瘤的大小,肠壁起源和边界,对黏膜下肿瘤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率,同时能与控外压迫性病变相鉴别,术前经内镜微探头超声检查可以为结直肠黏膜下肿瘤患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脑室微量注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雄性大鼠下丘脑γ-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变化的影响.方法应用速率法分析测定下丘脑组织GGT活性. 结果脑室微量注射血管紧张素Ⅱ(0.12μg/20μl)使下丘脑GGT活性明显增加(P<0.05),此作用可被AngⅡ受体拮抗剂Saralasin所阻断.结论 AngⅡ可能通过兴奋AT1受体增强下丘脑组织GGT的活性,促进氨基酸转运至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神经元内,参与GnRH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使下丘脑GnRH肽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