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7篇
  免费   940篇
  国内免费   649篇
耳鼻咽喉   99篇
儿科学   146篇
妇产科学   162篇
基础医学   598篇
口腔科学   133篇
临床医学   1015篇
内科学   793篇
皮肤病学   99篇
神经病学   233篇
特种医学   365篇
外科学   865篇
综合类   2703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001篇
眼科学   114篇
药学   1053篇
  14篇
中国医学   981篇
肿瘤学   510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326篇
  2021年   370篇
  2020年   348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291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384篇
  2014年   496篇
  2013年   597篇
  2012年   896篇
  2011年   967篇
  2010年   803篇
  2009年   759篇
  2008年   784篇
  2007年   750篇
  2006年   632篇
  2005年   482篇
  2004年   378篇
  2003年   286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获得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MASP-2)编码区基因。方法采用 RT-巢式 PCR技术从 人胎肝组织总RNA扩增目的cDNA片段,克隆人pGEM-T载体,酶切图谱分析和测序鉴定。结果获得了编码合信号 顺序的MASP-2肽链全长cDNA,将其与pGEM-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TG1,建立了MASP-2的重组克隆。酶切图 谱与微机分析结果无异;序列分析表明,与报道的人 MASP-2cDNA序列一致。结论成功克隆了人 MASP-2基因,为深 入研究补体凝集素途径的激活机制和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基因突变引起免疫缺损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2.
大鼠原生殖细胞的形态学及分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大鼠胚胎原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 PGCs)的形态及其分化特性。方法 取受精后10.5 d的大鼠胚胎作HE染色,取受精后11.0~12.5 d的大鼠胚胎生殖嵴进行PGCs原代培养,光、电镜观察PGCs及其分化细胞的微细结构,碱性磷酸酶 (ALP) 染色检测细胞的分化程度。结果 大鼠PGCs位于卵黄囊内胚层深部的间充质内,体积大,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核大,染色质细密,含1~2个核仁。体外培养可见PGCs大而圆,散在分布,或聚集成团,胞质中含有椭圆形的线粒体和丰富的核糖体,ALP反应呈阳性;培养4~5 d,PGCs形态不规则,有伪足,ALP反应减弱,进一步分化可形成神经元样细胞、表皮细胞、心肌细胞、分泌细胞以及类似血管、心脏的管腔样结构等。由PGCs分化来的细胞ALP反应均呈阴性。结论 大鼠生殖嵴来源的PGCs是一种具有发育全能的、可分化形成3个胚层衍生物的胚胎多能干细胞。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究药用植物金荞麦不同生育期各器官中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时空分布规律,为金荞麦合理采收、资源化利用和高价值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根茎繁殖不同生长年限的金荞麦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生育时期采集根、茎、叶、花器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器官样品中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和总黄酮含量。结果 随着金荞麦生育期推进,植株不同器官的黄酮类化合物积累增加,以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的含量最高;不同生育时期叶片中的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和总黄酮含量均显著高于根茎和茎秆(P<0.05)。不同器官间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和总黄酮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花中儿茶素、芦丁和总黄酮含量最高;表儿茶素含量在茎秆中最低。黄酮类物质含量在根茎不同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儿茶素和总黄酮含量在根茎不同组织部位表现为须根>韧皮部>根茎(不含须根)>木质部(P<0.05),儿茶素和芦丁分别在须根和韧皮部含量最高。1年生与2年生金荞麦植株不同器官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不考虑产量的前提下,根茎繁殖金荞麦种植1年即可采收,适宜采收期为11月上旬。  相似文献   
94.
刘湘  王玉钗  张雨恬  田丽  谯茹  张伟龙  贺福元  刘平安 《中草药》2023,54(17):5530-5540
目的 基于超分子“印迹模板”的分布特征划分鱼腥草注射剂指纹图谱成分簇,进行谱热学研究探讨鱼腥草注射剂中形成超分子结构的可疑成分。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建立11批次鱼腥草注射剂的指纹图谱,采用匹配频数法和段带总量统计矩法划分“印迹模板”成分簇并构建新指纹图谱;采用等温微量热滴定仪测定11批次鱼腥草注射剂中挥发油成分相互滴定的放热量;根据超分子“印迹模板”作用放热的叠加性原理,进行总峰面积与鱼腥草注射剂自放热量的线性回归,建立谱热学方程并分析成分簇贡献率,根据关键成分簇信息筛选关键成分结构。结果 11批次鱼腥草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可被划分为26个“印迹模板”成分簇,总峰面积与热量线性回归后保留10个相关性大的变量:V2、V10、V15、V17、V19、V20、V21、V22、V23、V26,其回归系数分别为-1.12×10-4、5.93×10-6、7.58×10-5、9.32×10-4、-1.14×10-5、4.97×10-4、5.26×10-5、-1.16×10-4、-5.66×10-5、-2.08×10-5,常数为24.199,r=0.958。筛选得到17个形成超分子结构的可疑成分,分别为樟烯、β-月桂烯、4-甲基-3-(1-甲基乙叉基)-环己烯、3-(4-甲基-3-戊烯基)-呋喃等。结论 以超分子“印迹模板”为理论指导,运用匹配频数法对鱼腥草注射剂挥发油进行成分簇划分;利用线性回归得到了各个成分簇对放热值的贡献度及排序,得到形成超分子结构的关键成分,为后续对鱼腥草注射剂(类)致敏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95.
乔梁  李珠华 《颈腰痛杂志》2021,42(2):145-150
目的 探讨针刺通过调节DKK1通路调控骨代谢对于去卵巢模型大鼠(ovariectomized rats,OVX)骨质疏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经典的双侧卵巢切除进行雌性SD大鼠的原发性骨质疏松造模,阿伦磷酸盐阳性药物对照组服用阿伦磷酸盐治疗,各期针灸组采取针刺双侧"肾腧"穴.观察针刺治疗对OVX大鼠全身骨量、生物力学功能、腰椎椎体的病理形态学以及Wnt3a、β-catenin、Dkk1含量的影响.结果 与假手术模型组相比,OVX模型组、药物干预组、各期针刺治疗组大鼠的腰椎骨密度均出现显著下降(P<0.01).药物干预组、各期针刺治疗组腰椎骨密度均高于OVX模型组(P<0.05).与假手术模型组相比,OVX模型组、药物干预组、各期针刺治疗组大鼠的胫骨最大载荷力、弹性模量均出现显著下降(P<0.01).药物干预组、各期针刺治疗组的胫骨最大载荷力均高于OVX模型组(P<0.01).相较于OVX模型组,药物干预组、各期针刺治疗组的细胞肿胀和胞浆空泡样改变明显减轻,骨小梁结构的破坏情况有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药物干预组、各期针刺治疗组大鼠腰椎体中DKK1表达下降、β-catenin、Wnt3a表达增加(P<0.01).结论 针刺刺激"肾腧"穴后,通过调节细胞因子DKK1、β-catenin、Wnt3a可起到调节骨代谢的作用,从而有效地干预骨质疏松造成的骨质下降.  相似文献   
96.
机器人技术在微创领域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高质量护理工作的配合可以保障机器人手术的安全、有效进行,且有利于患者术后稳定情绪和更好的恢复.为提升护理工作者对MAKO机器人辅助单髁置换手术的全面认识,优化护理工作的模式和流程,提高手术效率并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本文在现有的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1例行机器人单髁置换手术的实际工作体会,用理论联系实际,对术中的护理配合工作进行系统地分析.本团队认为,在机器人辅助单髁置换手术中,护理工作应在传统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护理配合熟练程度.随着科技的进步,MAKO机器人辅助单髁置换手术的医护模式也将进一步的智能化和数字化.  相似文献   
97.
目的 验证雾化固定技术用于控制高浓度131I气溶胶的可行性。方法 对国内某放射性药品生产单位操作131I的手套箱内高浓度131I气溶胶实施雾化固定。测量箱式内131I气溶胶浓度,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手套箱内(289 ±9) DAC和(304 ±6) DAC的131I气溶胶,固定处理120 min后,气溶胶浓度分别降至(21.7 ±2.0) DAC和(26.2 ±1.8) DAC;手套箱内(259 ±10) DAC的131I气溶胶,固定处理180 min后,气溶胶降至(1.80 ±0.18) DAC;固定完成24 h后检测结果表明,没有发生气溶胶再悬浮。结论 雾化固定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有限空间内131I气溶胶浓度,降低工作人员内照射风险,可用于放射性药品生产单位作为处理高浓度131I气溶胶的应急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98.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对128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由妊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91例(71.09%),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引起11例(8.59%),合并肝脏疾病10例(7.81%),重度妊高征引起14例(10.94%),Rh血型不合及病毒感染各1例(各占0.78%)。对血小板(50×109/L者用强的松治疗,分娩前后使用血小板制剂,同时考虑剖宫产。结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是最常见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类型。有合并症的血小板减少程度严重,大多<70×109/L,半数ITP有临床症状。糖皮质激素是治疗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手段,术前血小板仍<50×109/L可输注浓缩血小板。  相似文献   
99.
豚鼠螺旋蜗轴动脉SP能神经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豚鼠螺旋蜗轴动脉(SMA)SP能神经支配的特点。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合葡萄糖氧化酶-DAB-镍染色技术及免疫透射电镜,探讨P物质(SP)在SMA上的分布特点。结果 SMA近端外膜上存在着大量SP-IR阳性神经元,在SMA远端外膜上可见大量的SP-IR阳性神经纤维,相互交错,呈网状结构。结论 SP的耳蜗血管的调节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
乔慧  丘钜世  朱全胜 《广东医学》2001,22(3):195-198
目的 探讨骨肉瘤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HSV-TK基因转移和GCV治疗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成功构建含HyTK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DORHyTK;采用DOTAP将其转入PA317细胞中进行包装,筛选,并进行病毒滴度测定。收获病毒上清体外感染骨肉瘤细胞株OS732和SAOS-2。分别用PCR和RNA斑点杂交的方法证明假病毒中不含有复制活性病毒,HSV-TK基因已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并获得表达,MTT比色法测定结果显示GCV对OS732TK和SAOS-2TK细胞均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且前者强于后者,旁观者效应在高细胞密度接种条件下强于低细胞密度,在SAOS-2细胞中的作用强于OS732。结论 HSV-TK/GCV基因治疗系统可为骨肉瘤的治疗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