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16篇
  免费   2110篇
  国内免费   1181篇
耳鼻咽喉   187篇
儿科学   269篇
妇产科学   95篇
基础医学   1278篇
口腔科学   517篇
临床医学   2606篇
内科学   1642篇
皮肤病学   174篇
神经病学   419篇
特种医学   920篇
外科学   1643篇
综合类   5928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2330篇
眼科学   205篇
药学   2633篇
  32篇
中国医学   2385篇
肿瘤学   939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317篇
  2022年   778篇
  2021年   886篇
  2020年   805篇
  2019年   384篇
  2018年   423篇
  2017年   596篇
  2016年   437篇
  2015年   814篇
  2014年   1043篇
  2013年   1440篇
  2012年   2038篇
  2011年   2085篇
  2010年   2028篇
  2009年   1671篇
  2008年   1682篇
  2007年   1576篇
  2006年   1386篇
  2005年   1019篇
  2004年   722篇
  2003年   604篇
  2002年   444篇
  2001年   400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12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6篇
  1954年   3篇
  1948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孟康  吕树铮  蔡春辉 《中国医药》2009,4(8):564-566
目的明确Angiomemor(美国Simbionix公司生产)血管介入仿真模拟器是否有助于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掌握和提高。方法选取16名无血管放射介入经验的心血管医生,接受相同课时的冠状动脉介入造影理论培训后,按随机表编码随机分为模拟器培训组与非培训组各8名,模拟器培训组8名医生接受Angiomemor血管介入仿真模拟器培训,模拟冠状动脉造影操作,非培训组8名心血管医生未接受仿真模拟器培训。在随后的真实临床环境中操作冠状动脉造影时,评价2组医生冠状动脉造影操作过程中错误的频数、平均造影时间、造影剂使用量及术中放射线剂量。结果相对于非培训组,模拟器培训组医生在冠状动脉造影操作中错误频数减少62.5%、平均造影时间减少44.0%、造影剂使用量减少44.0%,术中平均放射线曝光时间减少了57.7%,平均X线累计曝光剂量减少51.6%,单位面积X线累计曝光剂量减少了52.4%。结论Angiomemor血管介入仿真模拟器有助于医生较快地熟练掌握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是冠状动脉介入规范化培训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中Ⅳ区皮瓣的取舍。方法通过16例实施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术中观察皮瓣的皮色、断面出血颜色,并利用近红外血氧监测仪测定皮瓣各区的组织血氧饱和度,决定Ⅳ区皮瓣的取舍。术后观察指标包括术后并发症及美学效果。结果16例中5例Ⅳ皮瓣的肤色正常、断面出血呈鲜红色而非暗红色、组织血氧饱和度不低于Ⅲ区组织血氧饱和度的95%。在接受了保留Ⅳ区皮瓣的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后,再造乳房全部成活,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患者对再造乳房均很满意。结论近红外血氧无创检测有助于决定Ⅳ区皮瓣的取舍。有选择地实施保留Ⅳ区皮瓣的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可用于大面积胸壁缺损或乳腺尾叶的修复重建。  相似文献   
33.
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讨论经皮经肝穿刺放置引流管(简称PTCD)减压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简称AOSC)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1996年3月~2001年4月行PTCD治疗AOSC病人15例,男10例,女5例,胆石症术后8例,胆管癌2例,胰腺癌3例,胆道畸形2例,其中4例放置了胆道内支架.结果 15例病人技术成功率100%,无1例出现穿刺置管所致的严重并发症.病情缓解后针对病因有8例行手术治疗痊愈,4例不能手术的肿瘤患者植入了胆道内支架,1例于置管后3d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置管引流病情稳定后因各种原因放弃继续治疗,保留引流管自动出院.结论 PTCD可有效降低胆管压力,缓解病情,降低AOSC的死亡率,为进一步的病因治疗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4.
深低温保存大月龄胎儿血管和瓣膜组织的形态学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①目的 用形态学方法评价深低温保存大月龄胎儿血管和瓣膜组织的效果。②方法 同种材料取自大月龄脑死亡胎儿。在冷冻保护液浸泡后置于4℃冰箱冷平衡,特制无菌冷冻袋包装。用液氮蒸气梯度降温方法完成降温,-196℃长期保存。复温后光镜、电镜观察血管组织形态并与复温前比较。③结果 修剪后和解冻后的血管及瓣膜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光镜、电镜观察显示解冻后的主动脉基本结构完整,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形态结构正常,排列规则,局部可见黏液样变性以及部分内皮细胞脱落。④结论 本法同种材料的取材、冷冻保存效果可靠。初步建立了综合采集、长期冻存大月龄胎儿血管和瓣膜组织的方法和技术标准,为大月龄胎儿血管和瓣膜库的建立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速殖子超声裂解物(TSo)和IFN-γ鼻内免疫小鼠经口感染弓形虫速殖子后,血清、小肠液和粪便IgA抗体分泌的动态变化。方法将6~7周龄BALB/c小鼠1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5只,分别用10μl缓冲液PBS、20μgTSo、500UIFN-γ和20μgTSo 500UIFN-γ鼻内免疫小鼠。用RH株弓形虫速殖子4×104个/只灌胃攻击,分别于攻击后第7、10、13、16、19天处死小鼠,收集血清、小肠液及粪便,ELISA法测定IgA含量。结果各组血清IgA抗体水平在攻击后第10天达到峰值,TSo IFN-γ组血清IgA抗体含量高于其他各组。小肠液和粪便IgA抗体含量在攻击后第13天达到峰值,在实验期各时点TSo IFN-γ组小肠液和粪便IgA抗体含量高于其他组。小肠液与粪便IgA抗体水平呈正相关。结论TSo或IFN-γ或TSo联合IFN-γ鼻内免疫小鼠可诱导黏膜免疫,产生高水平的弓形虫特异性IgA抗体。TSo联合IFN-γ鼻内免疫优于单独免疫,免疫小鼠肠道产生大量SIgA,发挥抗虫作用。鼻黏膜免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免疫接种途径。  相似文献   
36.
在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病程中腔静脉滤器的应用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腔静脉滤器(Vena cava filter VCF)在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病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结合本组25例高危深静脉血栓一肺栓塞患者,对其中24例置放5种构型的永久型或临时型下腔静脉滤器(IVCF)26枚的临床疗效、影响病程与预后因素及病生理改变,复习文献分析讨论。结果:DVT有可能脱落导致PE或致死性肺栓塞;置放IVCF可有效预防肺栓塞,早期进行溶栓治疗,改变预后。结论:严格按适应证植入IVCF,对DVT—PE的早期治疗和预防致死性肺栓塞有重要意义,但其应用价值需进行综合评价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7.
女性腹膜原发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琦  石群立  吴波  孟奎  马恒辉  孙桂勤  陆珍凤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17(7):616-619,623,F004
目的:分析12例女性腹膜原发癌(FPCP)(10例浆液癌、1例黏液癌、1例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以引起临床医师重视。方法:复习我院1992至2002年间12例FPCP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切片,收集随访资料,记录大体标本所见,调出全部蜡块重新切片,并行PAS染色及细胞角蛋白(CK)7、CK20、ER、PR、牛血清清蛋白100(S-100)、卵巢癌抗原(CA)125、癌胚抗原(CEA)、CD1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2例患者年龄在32—67(平均48.75)岁,10/11例患者血CA125明显增高。组化及免疫组化染色示阳性者:PAS为7/11,CK7为10/11,CK20为10/11,CD15为11/11,S-100为8/11,CA125为6/11,CEA为6/11,ER为4/11,PR为2/11。黏液性腹膜癌预后极差,其余类型与卵巢原发性上皮癌相似。结论:女性FPCP被认为起源于中肾旁管(Muller管),组织学上与同类型的卵巢癌一致,在排除卵巢原发癌的基础上可作出诊断,免疫组化有助于区分女性FPCP、腹膜间皮瘤和卵巢原发癌。本病预后差。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头颈部肿瘤CT灌注与肿瘤血管生成因子(VEGF)的相关性。方法对85例共88个(恶性77个,良性11个)头颈部肿瘤术前行CT灌注检查。采用螺旋CT机自带软件绘制感兴趣区(ROI)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并计算ROI强化峰值(PH)、达峰时间(PT)、平均通过时间(MTT),病灶相对强化峰值(RPH)和灌注量(PF)。其中35例切取与CT灌注靶层面相同的组织切片,行CD34、VEGF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肿瘤CT灌注成像表现与微血管密度(MVD)和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头颈部肿瘤CT灌注成像TDC主要有3种类型,77个恶性肿瘤中53个(68.9%)表现为速升速降型;9个淋巴瘤中6个TDC表现为低平型曲线,与68个其他肿瘤中仅有9个为低平型曲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甲状腺癌呈高灌注,其PF(中位数为82.2ml·min^-1·100g^-1)与淋巴瘤PF(中位数为24.5ml·min^-1·100g^-1)、头颈鳞癌PF(中位数为23.8ml·min^-1·100g^-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1个良性肿瘤的MVD均数为(44.7±3.4)条/高倍视野,24个恶性肿瘤的MVD为(49.6±14.8)条/高倍视野,良恶性肿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恶性肿瘤呈强阳性者15个,弱阳性9个;在良性肿瘤呈强阳性1个,弱阳性10个,VEGF的表达强阳性率在良、恶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MVD(中位数40.0)与PH(中位数26.9)、RPH(中位数14.5)和PF(中位数46.8)有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35、45.49和0.41),VEGF(中位数4.0)表达与MTT(中位数16.7)呈负相关(r=-0.41)。结论CT灌注成像TDC形态对头颈部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MVD、VEGF与CT灌注相关,CT灌注成像可以反映肿瘤微循环情况。  相似文献   
39.
经阴道宫腔声学造影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腔造影技术(Transvaginal sonohysterography,SHG)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9例有异常阴道出血者行SHG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sonography,TVS)、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息肉34例,粘膜下子宫肌瘤3例,子宫内膜增生1例。SHG诊断子宫内膜息肉32例,均可清晰地显示宫腔轮廓和病灶的形态,30例与内膜界限清楚,可见病灶附着部位,23例于结节内部或蒂部显示血流信号;TVS诊断子宫内膜息肉26例,均可见子宫内膜稍强回声结节,其中19例边界清楚,6例可见病灶附着部位;8例结节内部或蒂部显示血流。使用TVS34例均未显示宫腔的轮廓。本组子宫内膜病例在宫腔轮廓及病灶附着部位方面SHG和TVS的显示率分别为94.1%、88.2%和0%、17.6%。SHG明显优于TVS(P<0.001)。SHG诊断粘膜下子宫肌瘤3例,回声与基底部的子宫肌层相似,略低于子宫内膜,病灶基底部与子宫肌层无界限,表面可见内膜与造影剂构成的亮线,1例可见蒂部,CDFI显示2例内部血流丰富,1例见肌层血管穿入病灶。TVS诊断粘膜下子宫肌瘤2例,表现为为子宫内膜低回声结节,1例子宫内膜呈非均质改变,CDFI可见内部丰富的血流信号(SHG显示宫腔内为2枚粘膜下子宫肌瘤,已得到HSC证实)。结论:SHG能明显提高病变的显示率,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0.
老年人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老年人血清胆红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80例,其中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15例,中度狭窄组32例,重度狭窄组33例;另外选取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40例做对照。采用重氮苯磺酸法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并对胆红素与各因素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成显著负相关关系(r=-0.26,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较正常人明显降低。低血清胆红素可能是冠心病的一种危险因素。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