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73篇
  免费   4018篇
  国内免费   2257篇
耳鼻咽喉   452篇
儿科学   544篇
妇产科学   213篇
基础医学   3210篇
口腔科学   1215篇
临床医学   5362篇
内科学   4572篇
皮肤病学   311篇
神经病学   1278篇
特种医学   15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3772篇
综合类   9992篇
现状与发展   12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4454篇
眼科学   854篇
药学   4355篇
  52篇
中国医学   3468篇
肿瘤学   2211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329篇
  2022年   818篇
  2021年   1433篇
  2020年   1294篇
  2019年   893篇
  2018年   980篇
  2017年   1163篇
  2016年   1011篇
  2015年   1793篇
  2014年   2447篇
  2013年   2878篇
  2012年   4165篇
  2011年   4555篇
  2010年   3600篇
  2009年   3116篇
  2008年   3286篇
  2007年   3055篇
  2006年   2547篇
  2005年   2046篇
  2004年   1307篇
  2003年   1200篇
  2002年   934篇
  2001年   729篇
  2000年   576篇
  1999年   337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3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26篇
  1976年   13篇
  1975年   11篇
  1974年   12篇
  1972年   14篇
  1971年   11篇
  1968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研究肺癌组织中第 3号染色体短臂 (3P)和第 9号染色体短臂 (9P)上微卫星标志物的改变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结合微卫星银染法检测 5 6例肺癌和 2 3例良性肺部病变 3P和 9P上的微卫星标志物的改变。结果 :5 6例肺癌组织标本中 3P上有微卫星改变 2 6例 ,检出率 46% ,9P上有微卫星改变的 2 3例 ,检出率为 41% ,5 6例肺癌组织中 ,3P和 9P上有微卫星改变的 3 9例 ,检出率 69 6% ,2 3例肺部良性疾病组织中均未出现微卫星标志物改变。肺癌组织标本中 3P上的微卫星改变与肺癌的分化程度有关 ,低分化肺癌的微卫星改变较高、中分化肺癌的微卫星改变明显增多 (P <0 .0 1)。而 9P上的微卫星改变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标本上微卫星改变较不伴淋巴结转移的微卫星改变检出率明显增多 ,(P <0 .0 5 )。结论 :3P和 9P上的微卫星改变与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检测肺癌组织 3P和 9P上的微卫星改变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和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2.
人肿瘤特异抗原MAGE-3基因疫苗的构建和表达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克隆肿瘤特异性共享抗原mage-3基因,制备基于α-病毒复制酶的高效黑色素瘤特异性基因疫苗。方法:用RT-PCR方法从黑色素瘤细胞系LB373中制备mage-3基因,以含α-病毒复制酶的哺乳细胞高效表达质粒pSMART2a为载体,构建重组DNA疫苗。重组子用载体中的T7和T3启动子序列为测序引物进行自动测序。再将鉴定过的重组质粒用脂质体法转化293细胞,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鉴定转化细胞中mage-3蛋白的表达。结果:正确构建了mage-3/pSMART2a重组质粒,并且在转化此质粒的293细胞中检测出了mage-3蛋白的表达。结论:此重组mage-3/pSMART2a质粒可以作为肿瘤特异的DNA疫苗,可进行下一步的肿瘤动物模型的疫苗接种及相关免疫学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53.
目的总结和探讨脑血管造影和载瘤动脉闭塞在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上的作用及特点。方法60例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根据其脑血管造影的特点采取血管内介入方法[可脱式球囊和(或)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近端53例、闭塞载瘤动脉两端后孤立动脉瘤7例;其中23例闭塞前先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结果出院时Rankin评分分级:单纯血管内介入治疗组37例中轻残3例,合并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组23例中死亡1例、重残2例。1-6年的影像学随访动脉瘤无复发。结论血管内介入结合颅内-外血管搭桥术闭塞载瘤动脉是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脂患者血清载脂蛋白CⅡ、CⅢ(Apo CⅡ、CⅢ)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免疫比浊法测定老年不同高血脂组血清Apo CⅡ、Apo C Ⅲ水平,并分析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老年高血脂患者血清Tch、LDL水平各组间无差异(P>0.05),且与TG浓度无明显相关; TG浓度与HDL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435,P<0.001),与Apo CⅡ、Apo CⅢ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78,0.426,P<0.001):老年高血脂患者血清Apo C Ⅱ、Apo CⅢ水平在男女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Apo CⅡ、Apo CⅢ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TG呈正相关,提示其在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对象和方法本文采用自拟调查表对60名肾活检病人于活检前后进行了调查。男33人,女27人,年龄13-43岁,平均年龄43岁,受教育程度小学5人,初中18人,高中22人,大专以上15人。结果肾活检前有20%的病人知道肾活检,但全部病人都希望多了解相关知识。95%病人选择由医务人员讲解,讲解方式包括口头(100%)、文字(75%)及影像(85%)。病人所担心问题的前三项是担心肾活检过程(83.3%)、并发症(76.7%)和检查费用(58.3%)。病人对肾活检的恐惧程度一般恐惧占66.7%,非常恐惧占30%,不害怕只有2人。在选择手术施行者方面,以主任医师(70%)为主,其次是主治医师(23.3%…  相似文献   
56.
耳穴埋针配合薄氏腹针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耳穴埋针配合薄氏腹针治疗失眠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患者依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依常规对症处理,合理使用安眠药,治疗组进行耳穴埋针配合薄氏腹针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66.67%,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结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耳穴埋针配合薄氏腹针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57.
跟骨骨折治疗方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跟骨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88例96足跟骨骨折分成三组,分别应用撬拨复位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可调节跟骨骨折外固定器治疗,术后从Bhler角的恢复、主观症状、并发症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可调节跟骨骨折外固定组在恢复Bhler角、术后主观症状改善、减少并发症方面优于撬拨复位石膏外固定组及切开复位内固定组。结论可调式跟骨骨折外固定器治疗跟骨骨折疗效优于撬拨组和内固定组。  相似文献   
58.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T2^*-weighted first-pass perfusion imaging in breast tumors. Methods: We analyzed th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nformation along with the patholog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as performed in 28 patients with breast tumor. The time to signal intensity curves were generated according to the T2^*-weighted first-pass perfusion imaging. The curve's maximal signal intensity drop rate and maximal signal intensity decrease time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es after surgery. Results: Malignant breast lesions showed higher maximal signal intensity drop rate (44.69% ± 17.07 vs. 17.22% ±7.49, P 〈 0.001) than benign lesion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maximal signal decrease time between those two lesions (23.94 s ± 4.92 vs. 20.02 s ± 6.83, P 〉 0.05). Conclusion: The T2^*-weighted first-pass perfusion imaging has enou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in breast tumor diagnosis.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超声电丛刺头穴丛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体感诱发电位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变化。方法:①选择2003-01/2005-06在沈阳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61例,男160例,女101例。均为首次患病,且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2组:丛刺治疗组131例,对照组130例。②丛刺治疗组:采用超声电丛刺治疗仪于头部电丛刺顶区(运动区),以100~200Hz疏密波电针通过6~8h,1次/d,1个疗程30次。对照组:均予以常规脑血管病药物同等治疗。丛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干预30d。两组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为基本恢复,减少46%~90%为显著进步,减少18%~45%为进步。③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α-颗粒膜蛋白水平;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血栓素A2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方法测定脂蛋白(a)水平。应用神经电生理检测仪检测体感诱发电位。④计数和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261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丛刺治疗组131例中:基本恢复31例,显著进步80例,进步15例,总有效率为96%(126/131);对照组130例:基本恢复14例,显著进步68例,进步12例,总有效率为72%(96/130);丛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丛刺治疗组治疗后血浆α-颗粒膜蛋白、血栓素A2、D-二聚体和脂蛋白(a)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③丛刺治疗组治疗后体感诱发电位的波潜伏期与传导时间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1)。结论:超声电丛刺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体感诱发电位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60.
目的:总结纤支镜微波治疗儿童咽喉疾病的疗效。方法:49例咽喉疾病患儿行纤支镜微波治疗,其中下咽乳头状瘤10例,喉部粘连1例,卢带乳头状瘤12例,卢带血管瘤2例,声带多发息肉/小结20例,卢带任克氏水肿1例,会厌囊肿3例。结果:49例患儿均获良好疗效。结论:应用纤支镜微波治疗儿童咽喉疾病,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治疗,具有痛苦少,术野清晰,不易复发,成功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