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875篇
  免费   53478篇
  国内免费   31194篇
耳鼻咽喉   5317篇
儿科学   8391篇
妇产科学   3587篇
基础医学   37127篇
口腔科学   9421篇
临床医学   64725篇
内科学   50203篇
皮肤病学   6256篇
神经病学   13400篇
特种医学   204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68篇
外科学   47877篇
综合类   141899篇
现状与发展   133篇
一般理论   10篇
预防医学   56484篇
眼科学   8134篇
药学   64352篇
  798篇
中国医学   51885篇
肿瘤学   27993篇
  2024年   1654篇
  2023年   6777篇
  2022年   16085篇
  2021年   22456篇
  2020年   19349篇
  2019年   11338篇
  2018年   12289篇
  2017年   15603篇
  2016年   12430篇
  2015年   22392篇
  2014年   28292篇
  2013年   33919篇
  2012年   48961篇
  2011年   52584篇
  2010年   45300篇
  2009年   39255篇
  2008年   41321篇
  2007年   39728篇
  2006年   35546篇
  2005年   28572篇
  2004年   20139篇
  2003年   16870篇
  2002年   13152篇
  2001年   11302篇
  2000年   8637篇
  1999年   4175篇
  1998年   1634篇
  1997年   1475篇
  1996年   1230篇
  1995年   1098篇
  1994年   910篇
  1993年   551篇
  1992年   550篇
  1991年   444篇
  1990年   388篇
  1989年   298篇
  1988年   259篇
  1987年   283篇
  1986年   241篇
  1985年   173篇
  1984年   101篇
  1983年   91篇
  1982年   84篇
  1981年   46篇
  1980年   32篇
  1979年   53篇
  1973年   30篇
  1959年   29篇
  1958年   36篇
  1957年   3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观察钾通道阻断剂四乙铵(TEA)对缺氧缺血损伤整体、离体模型的保护作用,阐明Kv2.1电压依赖性钾通道在缺氧缺血细胞损伤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应用大鼠暂时性大脑中动脉阻塞(tMCAO)脑缺血模型验证TEA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膜片钳技术观察氧糖剥夺(OGD)对稳定转染Kv2.1钾通道的人胚胎肾293(HEK293)细胞膜电位以及TEA对OGDKv2.1-HEK293细胞钾电流的影响。MTT法观察OGD对Kv2.1-HEK293的损伤及TEA的保护作用。结果TEA(5μg·kg-1)侧脑室注射可以显著减小tMCAO大鼠的脑梗死体积;应用转基因细胞的研究证实Kv2.1-HEK293对OGD损伤的敏感性明显提高;OGD可以降低Kv2.1-HEK293细胞膜电位;TEA(10mmol·L-1)能显著抑制OGDKv2.1-HEK293钾电流,同时使其所受的细胞损伤降低。结论钾通道阻断剂TEA对整体和离体缺氧缺血损伤模型均发挥细胞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与对Kv2.1的阻断密切相关;提示Kv2.1可能是抗脑缺血药物开发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是否逆转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右心室重构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MCT模型组,CsA低、高剂量组(0.33和1mg·kg-1)。MCT造模后14~21d给CsA(ig,bid)。造模22d右心导管术检测右室收缩压(RVSP);称右室自由壁(RV)及左心室加室间隔(LV+SEP)重,计算右心肥大指数(RVHI=RV/LV+SEP);光镜及电镜观察右室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检查右室心肌细胞PCNA的表达。结果CsA逆转MCT所引起RVSP、RVHI的升高(P<0.05或P<0.01)、右室心肌细胞肥大、线粒体肿胀变性及PCNA抗原的过表达。高剂量CsA作用更明显。结论CsA(1mg·kg-1 ig,bid)能明显逆转MCT诱导的右室重构,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右室后负荷及抑制右室心肌细胞肥大有关。  相似文献   
993.
The identification of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ACE)2 opened new recognition of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 ACE2 degrades Ang Ⅱ to Ang (1-7), maintains homeostasis of RAS with ACE. Studies have revealed that ACE2 has important functions in diabetic nephropathy. It may be a target for drug and is used as gene therapy for diabetic nephropathy. Amplifying ACE2 activity may have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role for diabetic nephropathy.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了解在体外条件下不同浓度的雌二醇对不同性质的乳腺组织原代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胶原酶消化法获取乳腺癌患者的各类乳腺组织原代细胞,并用MTT法检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原代细胞在体外培养下,给予不同浓度雌二醇时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结果雌激素在体外对雌激素受体(ER)表达阳性的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原代细胞有明显的刺激生长作用;对正常乳腺组织细胞的促生长作用相对较弱,而且与肿瘤组织的ER表达情况无关。结论当体内的雌二醇水平≥10μmol/L时,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和复发风险会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95.
人胰胆管合流异常胆汁对胆管细胞的影响及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胰胆管合流异常(APBDU)患者的胆汁对人胆管细胞生长的影响,探讨APBDU与胆管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APBDU患者胆汁对胆管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其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经APBDU胆汁处理的胆管细胞c-erbB-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APBDU患者胆汁与正常对照胆汁比较,能明显促进胆管细胞的增殖(P<0.05),这种促增殖作用可被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celecoxib或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L-NAME抑制;流式细胞仪分析经APBDU胆汁处理的胆管细胞其处于S期的细胞明显增多(P<0.001);Western blot法检测经APBDU胆汁处理的胆管细胞其c-erbB-2表达增多。结论APBDU患者的胆汁对正常胆管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可能潜在致癌活性。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柴苓小方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异常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刺激系膜细胞异常增殖。MTT法检测柴苓小方对㈣异常增殖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药物作用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检测柴苓小方的细胞毒作用。采用RT—PCR检测药物作用不同时间点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1的表达。结果:柴苓小方可以剂量依赖性的抑制系膜细胞异常增殖并显著减少PCNA阳性细胞数而没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并且柴苓小方可以显著地上调p21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柴苓小方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GMC8异常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21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胶原蛋白海绵在皮肤扩张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0例(个)皮肤扩张器埋置和50例(个)皮肤扩张器取出及15例自身对照的病例组,应用胶原蛋白海绵术中贴敷于渗血创面,术后观察其吸收、止血效果。结果:术中渗血于2~10min内停止,病例组中无血肿发生,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伤口愈合时间缩短。结论:在皮肤扩张术中胶原蛋白海绵是一种良好的生物止血材料。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使用大黄厚朴煎剂热敷脐部治疗胸腰椎术后患者腹胀、便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中山大学第二医院骨外科胸腰椎术后出现腹胀便秘的患者80例。分成两组,治疗组用大黄厚朴煎剂热敷脐部;对照组使用开塞露塞肛。观察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排便,腹胀消除及停药复结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0%;停药复结情况:治疗组5%,对照组42.5%;腹胀减轻情况:治疗组95%,对照组52.5%。结论大黄厚朴煎剂热敷脐能有效减轻肠胀气,软化大便,对于消除胸腰椎术后患者腹胀便秘明显优于使用开塞露塞肛效果。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Caveolin-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系Hs578T耐药株(Hs578T/Dox)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在乳腺癌细胞系Hs578T耐药株中转染Caveolin-1基因,构建高表达Caveolin-1蛋白的细胞系(Hs578T/Dox-cav),通过Western Blot方法证实转染成功.将这2种细胞以同样的条件培养96h,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分布.比较转染前后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的不同.应用软琼脂培养法比较转染前后细胞抛锚生长能力的变化以及对促凋亡剂(staurosporine)的不同反应.结果 转染Caveolin-1后明显促进了所用细胞株由G1期向G2期的转变(P&lt;0.01).自然凋亡率显著下降.抛锚生长能力增加,缓解了对staurosporine的反应.结论 Caveolin-1促进乳腺癌细胞系Hs578T耐药株生长和增殖,抑制凋亡.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人胰腺导管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之间差异的表达蛋白。方法:利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对8例胰腺导管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总蛋白进行分离,并用质谱仪对两组间差异蛋白质点进行肽指纹谱和串联质谱鉴定。利用蛋白质印迹分析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差异蛋白在胰腺癌和癌旁组织的表达。结果:2-DE显示,肿瘤组织中有28个蛋白质点表达上调,17个表达下调。上述蛋白质点经质谱鉴定得到30个蛋白质,包括酶类、抗氧化蛋白、信号转导蛋白、钙结合蛋白、结构蛋白及分子伴侣等。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差异表达蛋白annexin II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与2-DE结果一致。结论:以2-DE为基础的蛋白质组学技术是研究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段。本实验所得的annexin II等差异表达蛋白可能成为潜在的诊断胰腺癌的分子标志或控制肿瘤生长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