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9篇
  免费   590篇
  国内免费   456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125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492篇
口腔科学   85篇
临床医学   844篇
内科学   547篇
皮肤病学   90篇
神经病学   174篇
特种医学   258篇
外科学   602篇
综合类   1808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880篇
眼科学   61篇
药学   846篇
  9篇
中国医学   687篇
肿瘤学   19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262篇
  2014年   318篇
  2013年   391篇
  2012年   617篇
  2011年   626篇
  2010年   632篇
  2009年   606篇
  2008年   606篇
  2007年   631篇
  2006年   543篇
  2005年   457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为经额入路蝶鞍区肿瘤切除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采用解剖技术对 35个甲醛固定 ,红色明胶动脉灌注的尸头标本蝶鞍区的有关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两侧视神经管颅口内缘间距为 11.0 9± 2 .2 2mm ,视交叉前缘至交叉前沟前缘间距为 7.0 2± 1.86mm。垂体上面与鞍隔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 :垂体上面通过鞍隔孔露出鞍隔平面以上者 3例 ( 8.75% ) ,在鞍隔平面以下者 13例 ( 37.14% ) ,与鞍隔平面平齐者 19例 ( 54.2 9% )。两侧颈内动脉在穿经海绵窦上壁处间距为 13.2 5± 2 .4 8mm ,大脑前动脉发起处 ,两侧颈内动脉之间距为 17.86± 1.55mm。结论 经额入路蝶鞍区肿瘤切除术主要是通过交叉前间隙 ,在颈内动脉之间的区域操作 ,手术中要保护颈内动脉、视神经等结构 ,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观察蝎毒抗癌多肽 (APBMV)对CNE 2Z细胞生长周期和p5 3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双标法。结果 :APBMV处理CNE 2Z细胞 48h后 ,进入S期的细胞明显减少 ,处于G1期和G2期的细胞明显增多 ,APBMV 16mg/L处理CNE 2Z细胞 48h后 ,G1期、S期和G2期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 5 9.7%、32 .3 %和 7.9% ,空白对照组的百分比分别为 5 3 .3%、45 .2 %和 1.5 % ,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或P <0 .0 0 1)。空白对照组CNE 2Z细胞P5 3蛋白 2 4h和 48h表达量处于较高水平 (2 7.2 3± 0 .93)和 (31.6 7± 1.75 ) ,经APBMV处理 2 4h或 48h后 ,P5 3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APBMV能够阻止CNE 2Z细胞周期的移行 ,并抑制抑癌基因p5 3的表达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观察蝎毒抗癌多肽 (APBMV)与放疗 (RT)合用对H2 2 带瘤小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取H2 2 带瘤小鼠 10 0只 ,观察不同剂量APBMV与放疗合用后肿瘤生长抑制率 (IR)、血清SOD活力和LPO含量的变化。结果 :放疗后第 6d和第 9d ,RT与APBMV合用后瘤重明显降低 ,IR最高达 78.2 8%和 70 .45 % ,高于单用RT组和APBMV组 (P <0 .0 5或P <0 .0 1) ;RT组SOD活力最低 ,LPO含量最高 (与对照组比较 ,P <0 .0 5 ) ,RT +APBMV高剂量组SOD活力明显提高 ,LPO含量显著降低 (与RT组比较 ,P <0 .0 1) ,接近空白对照水平。结论 :APBMV与放疗合用对H2 2 的抑制作用比单纯放疗和单用APBMV增强 ,APBMV可减轻辐射所致的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84.
目的 :用HRP逆行追踪技术显示家兔肌皮神经躯体神经元的定位。方法 :将 6只家兔分别切断左侧肌皮肌神经 ,并在近侧断端涂抹HRP ,对躯体运动和躯体感觉神经元的节段性分布进行研究。结果 :HRP标记细胞见于脊髓C7节段前角外侧部 ,同侧C7脊神经节内也出现大量的HRP标记细胞。结论 :对比感觉和运动神经元的定位 ,可见两者间呈对应性关系的节段性分布。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新型胸锁钩钢板治疗锁骨近端骨折伴胸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9年1月采用新型胸锁钩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的13例锁骨近端骨折伴胸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26~78(54.08±13.91)岁。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术后根据X线和CT评估骨折复位以及愈合情况。术后12个月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和Rockwood胸锁关节评分评定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16.77±4.63)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愈合时间9~13(11.00±1.75) d,骨性愈合时间3~4(3.65±0.46)个月。手术时间50~76(54.08±13.91) min,术中出血量20~56(46.08±11.15) ml,住院时间6~14(8.31±2.32) d。术后未出现感染、内固定失败、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为(87.83±11.26)分;Rockwood评分(13.70±1.85)分,其中优11例,良1例,可1例。结论: 采用新型胸锁钩钢板治疗锁骨近端骨折伴胸锁关节脱位,可以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患者功能恢复优良,是治疗锁骨近端骨折伴胸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6.
随着有机溶液在中药制药领域应用的逐渐普遍,涉及到提取、醇沉、树脂洗脱剂成分制备等环节,从而衍生出衔接性的热处理精制引起中药成分转化、溶剂污染等问题。纳滤具有常温化分离优势,但适用于水溶液的分离模型在有机溶液中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通过综述纳滤分离机制,结合复杂溶液体系下中药成分的真实状态和传质行为,以期发现适用于有机溶液环境的中药成分纳滤分离研究策略,提升纳滤技术在中药制药领域的适用性,推动中药资源的合理化利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为临床使用复方斑蝥胶囊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VIP、WangFang、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Embase数据库,收集建库日期至2020年7月13日发表的有关复方斑蝥胶囊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回归分析、发表偏倚评估(漏斗图法、Egger法检验)。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共计1110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KPS评分(RR=1.30,95%CI=[1.15,1.47])、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RR=0.43,95%CI=[0.27,0.69])、骨髓抑制(RR=0.38,95%CI=[0.17,0.85]、神经毒性(RR=0.45,95%CI=[0.28,0.75])、肝肾损害(RR=0.58,95%CI=[0.38,0.89]);其中恶心呕吐(RR=0.67,95%CI=[0.55,0.82])、腹泻RR=0.65,95%CI=[0.45,0.94]、白细胞减少(RR=0.46,95%CI=[0.34,0.62])、血小板减少(RR=0.48,95%CI=[0.35,0.66]);临床总有效率(RR=1.61,95%CI=[1.37,1.89])均优于对照组;但在免疫功能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3^+:SMD=0.7,95%CI=[-0.52,1.92]、CD4^+:SMD=-0.15,95%CI=[-1.76,1.46]、CD8^+:SMD=-0.60,95%CI=[-1.49,0.29]、CD4^+/CD8^+:SMD=0.96,95%CI=[-0.15,2.06])。敏感性分析结果变化小,说明效应值稳定性高。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减轻不良反应方面优于单纯化疗治疗。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究陪检在胸痛患者诊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江苏某三甲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10例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患者就诊时是否有专人陪检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实验组由医务人员陪检,完成各项辅助检查,对照组患者依据临床医师的指示自行完成各项检查,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采用TIMI评分进行评价。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差异,评价陪检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110例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3例,女性57例,年龄范围49~80岁,平均年龄(62±6.10)岁。实验组(陪检组)56例,对照组(无陪检组)54例。两组人群平均年龄t=-0.323,P=0.747,性别统计学检验x2=1.295,P=0.255。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价TIMI评分两组统计学检验t=1.513,P=0.134。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数量5例次(8.92%)明显低于对照组16例次(29.6%),统计学检验x2=7.62,P=0.006(P<0.05);患者满意实验组94.64%,对照组81.48%,两组统计学检验x2=4.57,P=0.033(P<0.05)。结论 陪检在胸痛患者诊疗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9.
根据《卫生健康标准起草和审查管理规定》中对编制说明的要求,分析探讨卫生健康标准编制说明各部分内容的编写及注意事项,提出编写建议,为卫生健康标准编制说明的编写提供借鉴和参考。卫生健康标准编制说明应完整体现标准编制全过程,并与标准文本对应一致。各部分内容的编写应详略得当;与国内相关文件和其他标准的关系分析,应尽可能全面列出现有文件和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比分析,根据不同的采标情况按不同的要求论述;主要技术内容依据应重点论述,技术指标确定依据应充分详实、叙述清楚。应重视卫生健康标准编制说明的编写,与标准文本等同对待,发挥编制说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0.
复方延胡索颗粒的制备、质控与初步戒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复方延胡索颗粒的制备、质量控制方法、观察该制剂对吗啡依赖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黄芪、延胡索、甘草、远志、酸枣仁、石菖蒲、芸香等七种中药组方制备复方延胡索颗粒,以有效部位部性物碱及有效成分四氢帕马丁的含量作为制备方法的筛选指标及复方延胡索颗粒制的质控指标。总生物碱的含量用非水电位滴定法测定,四氢帕马丁的含量以单波长反射锯齿式薄层扫描外标两点法测定,以该中药制剂治疗吗啡依赖性大鼠自然戒断模型体质量变化百分率作为初步戒毒作用的观察指标。结果:四氢帕马丁在1-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其仪器精密度、同板精密度良好(RSD<3.0%),且在显色后0.5-6h内结果稳定,制剂的加样回收率约为975,复方延胡索颗粒中剂量组(0.6g/kg)和高剂量组(1.2g/kg)对吗啡依赖鼠的体质量下降可产生显治疗作用(P<0.05,P<0.01)。结论:本制剂一定剂量可有效控制吗啡身体依赖性大鼠戒断后的体质量下降,对吸毒可能有促进康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