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4篇
  免费   761篇
  国内免费   431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116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456篇
口腔科学   92篇
临床医学   939篇
内科学   714篇
皮肤病学   56篇
神经病学   164篇
特种医学   304篇
外科学   687篇
综合类   2241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918篇
眼科学   68篇
药学   838篇
  8篇
中国医学   717篇
肿瘤学   29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311篇
  2020年   290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372篇
  2013年   436篇
  2012年   674篇
  2011年   762篇
  2010年   684篇
  2009年   585篇
  2008年   627篇
  2007年   625篇
  2006年   533篇
  2005年   345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通过观测BPI700-Fcγ1 7001嵌合基因导入小鼠对最小致死量E.coli感染攻击的抵抗作用,探讨基因治疗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采用RT-PCR检测嵌合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嵌合基因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1)基因导入小鼠中目的嵌合基因得到表达,在注射部位肌肉组织和血清中可检测到目的嵌合蛋白;(2)在最小致死量E.coli感染攻击后,基因导入小鼠的存活率为31.43%,明显高于对照组小鼠的存活率4.62%;与小剂量头孢呋辛钠联合应用其存活率高达65%。结论BPI700-Fcγ1 700嵌合基因导入小鼠对致死量E.coli感染具有较好抵抗作用,提示抗感染基因治疗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在感染高危人群中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珍珠层水溶性提取物(WSM)对人骨髓基质细胞的诱导作用。方法:原代培养人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基和WSM分别作用于第3代细胞,对照组不加处理因素。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在施加处理因素后的生长状态;采用钙钴法染色检测AKP表达;应用RT-PCR方法检测BMP-2等生长因子表达;应用茜素红染色检测骨髓基质细胞的矿化结节形成情况。结果:施加处理因素第7d,WSM组、条件培养基组的BMP-2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WSM组及条件培养基组TGF-β1表达量较对照组相比未见差异。施加处理因素第7d,WSM组及条件培养基组骨髓基质细胞AKP染色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每高倍视野阳性细胞数,条件培养基组、WSM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加入处理因素18d,条件培养基组可见典型红色钙化结节形成,WSM组也可见到钙结节形成,但没有条件培养基组典型,对照组偶有零星钙化结节形成。结论:WSM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人骨髓基质细胞成骨性分化进程,具有一定的骨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83.
传统中医艾灸疗法的热辐射光谱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间接测量方法研究传统中医艾灸热辐射光谱的特性,即采用光电色度计测量自燃状态下艾条的三刺激值,并在计算出色度坐标基础上,使用内插法得到艾条的色温,最后由plank公式计算得到艾条热辐射光谱特性。由测量结果得知自燃状态下艾条的热辐射光谱主要是以靠近近红外的远红外为主的光谱,其中包含可见光成份,其谱峰大约在2、8μm。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3-硝基酪氨酸(3-NT)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血管低反应性的介导作用及抗氧化剂对此的治疗效果。 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n=10); LPS休克组(LPS 15 mg·kg-1 iv, n=10); 尿酸(UA)治疗组(注射LPS 1 h后200 mg·kg-1 ip, n=10); N-乙酰-5-甲氧基色胺(melatonin)治疗组(注射LPS 1 h后10 mg·kg-1 ip, n=10)。空白对照组及注射LPS 6 h后各组动物,静注去氧肾上腺素(PE, 0.5-2.5 μg·kg-1),记录注药后MAP的增加百分比。所有in vivo实验结束后取大鼠胸主动脉环作张力实验,,建立PE的剂量-反应曲线并计算相应的Emax、EC50值。注射LPS 6 h后检测各组动物血浆丙二醛(MDA)、硝酸盐/亚硝酸盐(nitrate/nitrite)与3-NT的含量。 结果: 静脉注射PE后,休克组动物MAP的平均增长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至54.60%(P<0.01);而UA组、melatonin组MAP对PE反应的增长率较之休克组分别增高了37.70%、40.03%(P<0.05)。休克组大鼠胸主动脉环对PE的反应[(Emax,35.30%±9.80%; EC50, (15.70±4.50)nmol/L]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Emax,100%; EC50, (4.71±2.04) nmol/L, P<0.05],经UA、melatonin治疗后血管反应性有显著改善(P<0.05)。尿酸、N-乙酰-5-甲氧基色胺治疗组的血浆MDA、硝酸盐/亚硝酸盐和3-NT的浓度也明显低于休克组(P<0.05)。 结论: 3-NT是感染性休克血管低反应的重要介导因子,抗氧化剂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抑制体内NO的过量合成及有效清除3-NT,从而改善α-肾上腺素能受体介导的血管低反应性,对临床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治疗可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5.
人兽共患疾病的流行现状、危害及其防控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人兽共患疾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的疾病,有些疾病一旦发生会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自从其发现以来,人类与其的斗争一直就没有停止。在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参与下,人类已有效控制和消灭了天花、鼠疫等曾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人兽共患疾病。然而,21世纪的今天,一些新发现的和曾被有效控制的人兽共患疾病又频频爆发和肆虐,甚至愈演愈烈,有的发展到难以控制的局面,使人类社会又一次面临严峻的考验。本文概括介绍了人兽共患疾病的流行现状与危害、频繁发生的根源以及防控策略等,积极呼吁和倡导世界各国加强合作,采取协调统一的有效措施控制这类疾病的发生和蔓延,造福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86.
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脑梗死后抑郁状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其发生率为 2 3%~ 6 5 % [1] 。脑梗死后抑郁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且可直接影响其康复和预后。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 ,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cerebralinfarction ,LI)的诊断率逐渐增高。为探讨老年LI患者抑郁的临床特点 ,我们收集老年LI病人 12 6例 ,对其抑郁的特点、抑郁症状与LI的关系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为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在本院及济宁市一院精神科住院的LI病人 12 6例 ,年龄 6 0~ 82…  相似文献   
87.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多巴胺样神经细胞分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多巴胺能样细胞分化。方法全骨髓培养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至第3代,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抗坏血酸和表皮生长因子诱导分化;免疫荧光法鉴定胞质中的多巴胺神经元相关蛋白的表达;RT-PCR鉴定多巴胺神经元相关基因的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及胞质中的多巴胺。结果诱导后,免疫荧光法检测到诱导后的细胞表达多巴胺神经元相关蛋白:酪氨酸羟化酶、多巴胺转运蛋白和神经核蛋白;RT-PCR检测到诱导后的细胞表达多巴胺神经细胞相关基因TH、AADC;ELISA法检测到诱导后的上清及胞质中有多巴胺分泌。结论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多巴胺能样细胞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88.
目的 了解我国5岁以下儿童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腹泻病例临床与病原学特征,分析其可能的感染来源,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的防控与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0—2020年间来自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哨点医院儿童腹泻标本、调查及回访问卷;对标本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离鉴定;菌株进行生物分型、血清型鉴定;毒力基因检测以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型。 结果 2010—2020年共监测11 377例,分离到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63株,包括61株O:3血清型、2株O:9血清型菌株,5岁以下腹泻儿童感染率0.55%(63/11 377)。不同性别儿童对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岁感染率高于≤1岁病例(χ2=44.836,P<0.05),感染患儿中1~5岁发热比例高于≤1岁(χ2=11.508 ,P<0.05),随访病例未发现后遗症。我国儿童感染O:3血清型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PFGE带型存在多样性,优势带型为K6GN11C30021、K6GN11C30012。 结论 我国5岁以下儿童感染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生物血清型以3/O:3为主,偶有4/O:3与2/O:9。根据患儿感染特点与高发季节推测食源为主要感染来源,需进一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比较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与典型发育(TD)儿童母亲的焦虑状况,探索ASD儿童情绪行为问题与其母亲焦虑水平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临床诊断招募55名6~12岁智商≥70的ASD儿童及74名TD儿童,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评估入组儿童母亲的焦虑情况,采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DQ)评估两组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及表现。结果 ASD儿童组母亲状态焦虑得分与特质焦虑得分高于TD组母亲(t=5.272、4.484、P<0.05),ASD儿童SDQ困难总分及多动/注意力缺陷、情绪症状、同伴交往问题及品行问题因子得分高于TD组儿童(t=10.791、7.482、4.295、12.925、3.544),亲社会行为因子分(t=5.084)低于TD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校正混杂因素后,ASD组母亲状态、特质焦虑得分与儿童困难总分 [S-AI: β=0.83 (95%CI: 0.19~1.46); T-AI: β=0.60 (95%CI: 0.05~1.14)]、情绪症状 [S-AI: β=2.28 (95%CI:0.72~3.84); T-AI: β=2.04 (95%CI: 0.74~3.33)]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TD组母亲状态焦虑得分与儿童困难总分 [β=0.50 (95%CI: 0.03~0.96)]、品行问题 [β=1.74 (95%CI: 0.19~3.30)]存在正相关关系;特质焦虑得分与品行问题 [β=1.54 (95%CI: 0.09~3.00)]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ASD儿童母亲比TD儿童母亲更容易出现焦虑。其中ASD儿童母亲的焦虑水平与儿童情绪问题有关,TD儿童母亲的焦虑水平与儿童品行问题有关。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究4种临床CT扫描方式对受检者常见组织吸收剂量的影响及胸部扫描的辐射场空间分布,以期为受检者与机房内空间辐射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热释光探测器(TLD)测量仿真体模的眼晶体、甲状腺、性腺、胸部和腹部皮肤在4种CT扫描方式下的吸收剂量。利用TLD监测胸部螺旋扫描时距离CT诊断床不同位置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结果 仿真体模的眼晶体、甲状腺、性腺、胸部和腹部皮肤在4种CT扫描方式下的吸收剂量分别为0.040~64.818 mGy、0.154~10.155 mGy、0.028~0.154 mGy、0.443~17.141 mGy和0.093~14.346 mGy。胸部扫描时空间辐射场的空气比释动能最大值为0.049 mGy,且与CT球管距离越大数值越小。结论 4种CT扫描方式对受检者常见组织的吸收剂量一般不会超过阈剂量。单次CT胸部扫描时陪检者所受剂量较小。为减少辐射危害,在CT扫描中可采取屏蔽措施来减少受检者组织吸收剂量,同时陪检者应适当增加与球管和诊断床的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