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8篇
综合类   1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将PHA和rIL 2合理配伍应用于LAK细胞的激活培养中,研究了PHA LAK细胞的增殖、细胞毒活性及表型。结果表明:培养条件中加入适量PHA可促进PHA LAK的增殖(P<0.05),不影响其细胞毒活性。PHA/rIL 2共同预刺激组于培养第2d细胞数明显下降(30%~40%),但其到达增殖高峰的时间、峰值及扩增倍数与同一培养条件下的PHA单独预刺激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性(均为P>0.05);但前者对K562和Raji的杀伤高峰值大于后者(P<0.01)。各组PHA LAK中有0.60~0.77的细胞为CD3+T细胞,但PHA LAK/rIL 2共同预刺激者的CD3+、CD8+细胞所占比率较PHA单独预刺激者为高(P<0.05)。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BPI2 3 Fcγ1重组抗菌蛋白在原核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和复性率 ,采用定点突变法改造 pBV BPI60 0 Fcγ1 70 0 重组表达载体 ,转化E .coliDH5α后 ,通过温控诱导表达。结果表明 :①突变后BPI2 3 Fcγ1重组抗菌蛋白表达量比突变前提高约 1 0 % ;②表达时间提前约 1h ;③抗菌活性未受影响 ;④复性率未见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链球菌组蛋白样蛋白 (HlpA)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MΦ)体外产生白细胞介素 6(IL 6)的影响 ,将不同质量浓度的HlpA和 (或 )LTA放入培养的细胞中 ,作用不同时间后收集上清液 ,用IL 6依赖株 7TD1细胞测定样品IL 6活性。结果显示 ,链球菌HlpA( 0~ 1 0 0mg/L)在体外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促进MΦ产生IL 6。LTA和HlpA的混合物对IL 6的产生呈协同增强作用 ;肝素则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PMN对链球菌组蛋白样蛋白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观察人多形核白细胞 (PMN)对链球菌组蛋白样蛋白 (HlpA)释放的影响 ,将PMN与链球菌以一定比例共同作用后取上清液做免疫印迹试验。发现与抗HlpA抗体特异性结合的蛋白条带。提示PMN作用于链球菌后 ,HlpA能自菌体内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观测BPI700-Fcγ1 7001嵌合基因导入小鼠对最小致死量E.coli感染攻击的抵抗作用,探讨基因治疗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采用RT-PCR检测嵌合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嵌合基因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1)基因导入小鼠中目的嵌合基因得到表达,在注射部位肌肉组织和血清中可检测到目的嵌合蛋白;(2)在最小致死量E.coli感染攻击后,基因导入小鼠的存活率为31.43%,明显高于对照组小鼠的存活率4.62%;与小剂量头孢呋辛钠联合应用其存活率高达65%。结论BPI700-Fcγ1 700嵌合基因导入小鼠对致死量E.coli感染具有较好抵抗作用,提示抗感染基因治疗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在感染高危人群中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动物技术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研究免疫耐受发生机制、诱导和打破免疫耐受的方法中,转基因小鼠已成为一种十分便利的研究手段。利用转基因小鼠验证了胚胎期接触抗原可诱导特异性淋巴细胞形成免疫耐受的理论,揭示了树突状细胞、调节性T淋巴细胞和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在免疫耐受形成中的作用,提供了多种用于研究诱导耐受治疗自身免疫病和打破免疫耐受治疗感染和肿瘤等疾病的有价值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为使rBPIm2 3 重组抗菌蛋白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中分泌表达 ,拟构建synBPIm60 0 酵母表达载体。以pUC18 synBPI41 4 质粒为模板扩增synBPI2 0 0 基因片段 ,经XhoI/EcoRI双酶切获得synBPI1 85bp基因片段 ;EcoRI/SalI双酶切PBV2 2 0 BPIm60 0 质粒获得BPIm42 0 基因片段 ;将上述 2个基因片段连接后定向克隆到pPICZα酵母表达载体上。连接产物转化E .coliTOP 10F′ ,在含Zeocin的低盐LB固体培养基上筛选阳性转化子。阳性克隆菌经菌落PCR法鉴定、酶切分析和测序鉴定 ,结果与预期相符。提示 :成功构建了pPICZα synBPIm60 0 酵母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一种简便易行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酵母菌实验的改良法。方法 在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酵母菌实验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吞噬实验方法。结果 实验组吞噬10min的结果吞噬百分率57%,吞噬20min的结果吞噬百分率86%.吞噬30min的结果吞噬百分率63%。结论 结果显示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酵母菌20min的吞噬百分率可高达86%,说明这种改良法简单而有效。  相似文献   
9.
临床免疫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免疫学课程的教学应体现免疫学的前沿性和应用性与临床医学的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起到桥梁课程的作用,为医学生各门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CHO细胞中表达功能性BPIm23-Fcγ1重组抗菌蛋白,检测该种抗菌蛋白对临床常见耐药性革兰阴性菌(G-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抑杀作用。方法用pSNAV-signal-syn BPIm600-Fcγ1700转染CHO-K1细胞,通过Dot blot筛选获得高表达BPIm23-Fcγ1目的蛋白的阳性细胞克隆,经PF-CHO培养基扩大培养,获得分泌表达的BPIm23-Fcγ1重组抗菌蛋白。采用离子交换层析、Western blot和ELISA方法纯化、鉴定目的重组蛋白。采用微量细菌定量药敏试验法检测目的抗菌蛋白对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抑杀作用。结果获得了高表达BPIm23-Fcγ1目的重组蛋白的阳性细胞克隆,目的蛋白表达量约为25~50 mg/L。目的蛋白经Western blot和ELISA方法检测证实确为BPIm23-Fcγ1重组蛋白。该重组抗菌蛋白对耐药和非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具有同等抑杀作用。结论获得了功能性BPIm23-Fcγ1重组抗菌蛋白,该重组蛋白(0.4 mg/L)能有效抑杀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