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44篇
  免费   2889篇
  国内免费   1923篇
耳鼻咽喉   159篇
儿科学   451篇
妇产科学   102篇
基础医学   1680篇
口腔科学   468篇
临床医学   3237篇
内科学   2539篇
皮肤病学   230篇
神经病学   743篇
特种医学   1136篇
外科学   2259篇
综合类   7747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3276篇
眼科学   295篇
药学   3264篇
  32篇
中国医学   3337篇
肿瘤学   1098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42篇
  2022年   896篇
  2021年   1118篇
  2020年   1043篇
  2019年   497篇
  2018年   495篇
  2017年   724篇
  2016年   557篇
  2015年   1030篇
  2014年   1370篇
  2013年   1806篇
  2012年   2737篇
  2011年   2946篇
  2010年   2602篇
  2009年   2184篇
  2008年   2244篇
  2007年   2092篇
  2006年   1824篇
  2005年   1564篇
  2004年   953篇
  2003年   816篇
  2002年   681篇
  2001年   620篇
  2000年   480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目的:观察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NO-cGMP)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抑郁症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用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刺激结合孤养的方法制造抑郁模型。造模同时针刺治疗电针组动物,选取"百会""印堂"穴,电针20min,每日1次,连续针刺21d。治疗结束后取大鼠海马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细胞性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cGMP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区的nNOS免疫反应阳性颗粒数目减少,电针组nNOS免疫反应阳性颗粒数目较模型组增多。各组测得的nNOS灰度值,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电针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中cGMP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大鼠海马中cGMP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结论:电针"百会""印堂"穴能够提高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nNOS的表达水平,同时提高海马中cGMP的含量,维持NO-cGMP信号转导通路的信息传递功能,从而起到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社区空巢老人的焦虑、抑郁状况,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老年抑郁量表(GDS-15)和一般情况问卷,对上海市闸北区芷江西社区的229名空巢老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229名空巢老人中,63名(27.5%)存在焦虑症状,35名(15.3%)有抑郁症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影响空巢老人焦虑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为躯体疾病、宗教信仰、娱乐活动;影响其抑郁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包括躯体疾病、既往职业、子女探望间隔时间、亲友联系。结论空巢老人的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了其心理健康;主要影响因素为躯体疾病种类多、子女探望时间间隔长、既往无职业、与亲友联系少等;政府、民政部门、医护人员、社区居委会及家庭成员应高度重视空巢老人的心理状况,制定相应的干预体系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假性血管血友病因子(vWF)及血小板膜糖蛋白Ib(GPIb)在慢性肾脏疾病(CKD)不同阶段的变化及意义。方法87例患者按病因及CKD不同阶段分为5组,A组:CKD1期,肾小球肾炎组,17例;B组:CKD1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组,14例;C组:CKD1期,继发性肾病组,18例;D组:CKD2~4期,慢性肾衰组,18例;E组:CKD5期,慢性肾衰透析组,20例。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测定GPIb、双抗体夹心固相酶免疫测定血浆vWF。结果vWF、GPIb在A、B、C、D、E组均明显增高,以B、C组尤为突出;与凝血状况正相关。结论vWF水平可同时反应内皮细胞受损及凝血状态,在肾小球疾病发展中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目的评价珊瑚人工骨的遗传毒性。方法采用Ames试验;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不同浓度的浸提液加与不加S9mix条件下Ames试验;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以及微核试验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果为阴性。结论在本试验系统条件下,可吸收性珊瑚人工骨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 研究应用个体化营养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进行营养治疗后的病情变化 ,评价个体化营养方案对病情的影响 ,阐明个体化营养方案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 80例COPD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实验组应用个体化方案进行营养治疗 ,对照组采用普通膳食 ,观察营养状况、临床表现、病情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治疗费用、并发症、呼吸衰竭发生率、死亡率、肺通气功能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营养状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 <0. 0 5 ,实验组病情急性发作次数、住院天数减少 ,治疗费用降低 ,与对照组比 ,差异显著P <0 . 0 5 ,实验组临床表现减轻 ,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 <0 . 0 5 ,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有所改善 ,差异显著P <0 . 0 5 ,实验组并发症、呼衰发生率、死亡率与对照组比显著降低P <0 . 0 5。结论 个体化营养方案简便易行、科学、经济 ,患者易接受 ,应用该个体化营养方案对COPD患者实施营养支持 ,营养效果明显 ,能确切改善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56.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病2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总结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病的情况 ,提高本病的诊断治疗水平。 方法 回顾性调查 1994~ 2 0 0 3年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病 176例 ,并分析 10年来每年的发病率、变迁及临床情况。 结果 含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的抗结核治疗方案致本病的发病率是 2 16% ,10年来每年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 ,平均发病时间是68 98d ,1月内发病的占 68 71% ,2个月内的占 80 2 9% ;2 0 8例中无症状者占 43 75 % ,有症状者占 5 6 2 5 % ,治疗前后ALT、AST、TBI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抗核药物治疗结核病时应重视本病 ,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57.
颈静脉孔区颈静脉球瘤的诊断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颈静脉球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4例颈静脉孔区颈静脉球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对14例颈静脉球瘤行显微手术治疗,全切除4例,近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6例。12例行耳后经髁上入路切除肿瘤。无手术死亡。术后面瘫6例,声音嘶哑5例,听力障碍4例。有4例患者术后行γ-刀治疗。结论颈静脉孔区颈静脉球瘤,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是治疗的关键,应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可达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8.
第三脑室脑膜瘤(九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第三脑室脑膜瘤的组织发生学、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报道9例经影像学、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的第三脑室脑膜瘤,并回顾相关文献。结果第三脑室前部脑膜瘤5例,第三脑室后部脑膜瘤4例,平均发病年龄25.6岁,无明显性别差异;最常见的症状是梗阻性脑积水,缺乏硬脑膜附着为其影像学特征。肿瘤全切除6例。结论第三脑室脑膜瘤是一种罕见的脑室内脑膜瘤,起源于中间帆脉络组织或脉络丛,经半球间裂-胼胝体-穹隆间入路是合理的手术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9.
单一小切口带锁钉固定治疗"浮膝"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单一小切口治疗“浮膝”损伤的手术方法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对12例“浮膝”损伤病人采取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膝关节屈曲30°~40°于髌韧带内侧缘做3~5 cm的切口,经股骨髁间窝逆行穿入股骨带锁钉;膝关节屈曲90°经同一切口向胫骨打入带锁钉。[结果]经过1~3年的随访,本组病人均骨性愈合,1例膝关节功能仅屈曲到90°,其它膝关节功能恢复到伤前水平。[结论]该术式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固,能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早期对膝关节功能无影响,有无远期影响有待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60.
脑血管狭窄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7例脑血管狭窄患者行支架植入术,其中8例发生并发症,包括颈动脉窦反应、穿刺部位出血、脑过度灌注综合征、脑血管痉挛,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随访4~12个月,8例患者恢复良好,未见其他并发症。提出护理人员掌握并发症的原因及临床表现,做好预见性评价,才能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及护理,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