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54篇
  免费   4980篇
  国内免费   3153篇
耳鼻咽喉   490篇
儿科学   379篇
妇产科学   348篇
基础医学   4053篇
口腔科学   678篇
临床医学   5323篇
内科学   5094篇
皮肤病学   517篇
神经病学   1809篇
特种医学   17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5045篇
综合类   8909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3144篇
眼科学   982篇
药学   4761篇
  49篇
中国医学   3030篇
肿瘤学   3071篇
  2024年   185篇
  2023年   981篇
  2022年   1816篇
  2021年   2969篇
  2020年   2322篇
  2019年   1707篇
  2018年   1737篇
  2017年   1736篇
  2016年   1431篇
  2015年   2270篇
  2014年   2638篇
  2013年   2664篇
  2012年   3507篇
  2011年   3711篇
  2010年   2661篇
  2009年   2146篇
  2008年   2343篇
  2007年   2272篇
  2006年   1997篇
  2005年   1843篇
  2004年   1200篇
  2003年   996篇
  2002年   849篇
  2001年   650篇
  2000年   583篇
  1999年   547篇
  1998年   258篇
  1997年   269篇
  1996年   222篇
  1995年   195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青年人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青年人直肠癌误诊病例(年龄≤35岁)的临床资料.结果 66例患者中行直肠癌根治术41例,占62.1%,姑息切除术25例,占37.9%,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化疗.术后随访57例,随访率为86.4%.根治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42.4%、30.3%;术后局部复发率为37.8%,且多发生在2年内.姑息切除术后生存2~15个月.结论 青年人直肠癌误诊率高,临床表现以黏液血便和便频为主,进展快,恶性程度高,转移早,根治率低,预后差.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青年人直肠癌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Survivin和PCNA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7例脑膜瘤组织和18例正常脑膜组织中Survivin和PCNA的表达。结果 Survivin在正常脑膜和脑膜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0%和65.9%(64/9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Survivln表达阳性率在脑膜瘤Ⅱ级(85.7%)和Ⅰ级(51、7%)之间、Ⅲ级(93.8%)和Ⅰ级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PCNA蛋白在正常脑膜和脑膜瘤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0%和55.7%(54/9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PC—NA表达阳性率在脑膜瘤Ⅱ级(71.4%)和Ⅰ级(41、7%)之间,Ⅲ级(87.5%)同Ⅰ级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Survivin与PCNA蛋白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s=0.640,P〈0.01)。结论 Survivin过度表达和脑膜瘤发生及PCNA的表达密切相关,两者参与了脑膜瘤发生、增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以自体脾静脉重建门静脉系统在联合PV/SMV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胰头癌病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脾静脉替代门静脉系移植的应用及其效果。结果:手术均顺利,门静脉阻断时间分别为52min、38min和30min。术后B超随访无脾肿大、腹水等情况,门静脉流量均正常(分别为1450ml/min、1200ml/min和1500ml/min),术后CTA复查显示重建的血管血流通畅,无血栓形成或狭窄,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黄疸消失,肝功能正常,均痊愈出院。结论:在联合PV/SMV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自体脾静脉替代门静脉系的移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放射增敏作用和多西他赛联合放射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人AGS胃癌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28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单纯多西他赛组、多西他赛 照射组。测量各组移植瘤体积,计算各组抑瘤率,评价多西他赛的放射增敏效果,并对标本进行光镜观察及原位末段标记(TUNEL)检测。结果:28只裸鼠的成瘤率为100%,实验期间无死亡,比较各组移植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抑瘤率分别为单纯照射组36.4%,单纯多西他赛组44.2%,多西他赛 照射组86.9%。多西他赛对放射治疗的增敏值(enhancement factor,EF)值为1.5。多西他赛 照射组的平均凋亡指数(AI)为(15.6±2.3)%,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西他赛对人AGS胃癌裸鼠移植瘤有良好的放射增敏作用,多西他赛联合放疗能更有效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研究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时高位结扎与未高位结扎对近期复发率的影响,明确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时是否有必要附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方法 将2004年3月至2006年3月接受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的21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激光闭合术,B组:单纯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比较其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区别。结果 随访6~29个月,1例失访,无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A组复发4例,复发率3.8%,B组复发9例,复发率8.3%,两组复发病例病因均为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无复发。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没有证据表明行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时首先行高位结扎更有优势,未高位结扎并不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发生机会。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检测以质粒pIRES为载体构建的带有全序列癌胚抗原(CEA)基因的核苷酸疫苗对机体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激活效果。方法将CEA基因片段连接于真核表达质粒pIRES中,用肌肉注射方法接种核酸疫苗;检测CEA在小鼠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小鼠脾细胞CEA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的激活效果。结果小鼠经肌肉注射质粒后,免疫组化证实该核酸疫苗可在体内有效表达CEA;分子免疫检测显示注射后小鼠特异性淋巴细胞增值反应明显并且伴有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显著增高。结论实验所构建的核酸疫苗pIRESCEA可在体外及小鼠体内高效表达并表现出良好的细胞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后路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小切口-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24例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女13例,男11例;年龄65~78岁,平均73.4岁。均为外伤后股骨颈头下型骨折,位线差,其中Garden分型为Ⅲ型10例,Ⅳ型14例,全部应用后路小切口技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术后所有病例随访10~24个月,平均13个月。平均手术时间80min,手术切口平均长8.0cm,平均输血300ml,无局部及全身并发症出现。按UCLA(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ele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本组UCLA评分由术前平均(11.0±3.8)分升至术后平均(24.3±4.5)分(P<0.01)。本组优17例,良4例,一般3例,优良率为87.5%。结论:后路小切口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可获得与常规后路相同的治疗效果,尤其适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108.
109.
带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蒂的桡骨茎突骨(膜)复合瓣转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掌、指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新型手术方法。方法自2002年以来应用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的骨(膜)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掌指骨缺损12例,该复合瓣以桡骨茎突和第2掌骨头的连线为轴心线,以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构成筋膜蒂。皮瓣最大6cm×3cm,最小3cm×2cm;骨(膜)瓣最大3cm×1.5cm,最小2cm×1.5cm。结果术后12例复合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修复,X线显示骨缺损和骨不连在术后2~3个月达到骨愈合,但6例有不同程度的掌指关节活动受限,经康复治疗后好转;术后随访8~12个月,手部外形及功能均较满意。结论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骨(膜)皮瓣的设计合理,血供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修复手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第1、2、3掌骨和拇、食指指骨近节部分缺损。  相似文献   
110.
内眦赘皮与重睑成形同期手术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索适合同时行重睑成形术和内眦赘皮矫正术的新方法。方法 根据内眦赘皮深部眼轮匝肌结构上的异常特点,遵循内眦赘皮的上睑(倒向性内眦赘皮除外)内侧睑缘处皮肤短缺和尽量减少局部皮肤瘢痕的原则,设计适合同时行重睑成形术的新内眦赘皮矫正术(反Stallard法)。结果 临床应用86例,进行了为期6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所有患者的重睑为稳定性平行型重睑,内眦已完全或大部分开大,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此内眦赘皮矫正术能够充分矫正内眦部结构上的异常,而且适合与重睑成形术同期施行,是一种效果稳定,结果满意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