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58篇
  免费   5496篇
  国内免费   4624篇
耳鼻咽喉   554篇
儿科学   504篇
妇产科学   530篇
基础医学   6513篇
口腔科学   825篇
临床医学   7713篇
内科学   7747篇
皮肤病学   455篇
神经病学   2943篇
特种医学   21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4篇
外科学   5380篇
综合类   10237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一般理论   5篇
预防医学   3714篇
眼科学   1410篇
药学   6257篇
  64篇
中国医学   3630篇
肿瘤学   4877篇
  2024年   127篇
  2023年   820篇
  2022年   1520篇
  2021年   2850篇
  2020年   2246篇
  2019年   1952篇
  2018年   2062篇
  2017年   1804篇
  2016年   1761篇
  2015年   2737篇
  2014年   3168篇
  2013年   2669篇
  2012年   4077篇
  2011年   4400篇
  2010年   2793篇
  2009年   2116篇
  2008年   2790篇
  2007年   2881篇
  2006年   2910篇
  2005年   2709篇
  2004年   2064篇
  2003年   2282篇
  2002年   2003篇
  2001年   1744篇
  2000年   1497篇
  1999年   1402篇
  1998年   1016篇
  1997年   926篇
  1996年   677篇
  1995年   690篇
  1994年   597篇
  1993年   301篇
  1992年   399篇
  1991年   336篇
  1990年   266篇
  1989年   265篇
  1988年   192篇
  1987年   141篇
  1986年   127篇
  1985年   96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41.
目的探讨利用人UroplakinⅡ(hUPⅡ)启动子进行靶向性基因治疗膀胱癌的可能性。方法将hUPⅡ启动子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克隆到腺病毒载体Ad5中,构建重组体pAd-hUPⅡ-TNF。转染细胞293后产生复制缺陷型的重组腺病毒,感染膀胱癌细胞系BIU-87,检测TNF-α对BIU-87细胞体外生物学行为及体内成瘤性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pAd-hUPⅡ-TNF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细胞293获得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BIU-87细胞经重组腺病毒感染后可产生高浓度的TNF-α,并降低BIU-87的生长速度。感染腺病毒的BIU-87培养液可抑制L929细胞的生长。裸鼠原位膀胱肿瘤动物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膀胱灌注重组腺病毒48h后,裸鼠尿液含高浓度的TNF-α,4周后腺病毒组膀胱重量和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hUPⅡ启动子TNF-α为治疗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可特异性使膀胱癌细胞系BIU-87产生高浓度的TNF-α,并降低BIU-87和L929细胞的生长速度。重组腺病毒可使裸鼠尿内含高浓度的TNF-α,并可抑制裸鼠原位膀胱肿瘤动物模型膀胱癌细胞的成瘤性。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衰老对大鼠阴茎组织结构、NO(nitric oxide)-cGMP(cv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通路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作用。方法本课题以不同月龄大鼠阴茎组织及培养的平滑肌细胞为研究对象,检测不同月龄大鼠阴茎组织中NO量、NOS(Nitric Oxide Synthase)活性、cGMP量、端粒酶活性及海绵体结构的变化,并比较大鼠、人阴茎组织及大鼠原代海绵体平滑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结果(1)大鼠阴茎组织中NO量、NOS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各月龄组间有显著差异。阴茎组织cGMP含量逐渐降低,各月龄组间差别显著;(2)随龄增加,平滑肌纤维逐渐减少,胶原纤维增多,粗大成团,窦状隙变少、变窄:(3)大鼠阴茎组织端粒酶活性以2月龄活性最高,随龄增加逐渐下降。人阴茎组织中无端粒酶活性。结论(1)衰老对大鼠阴茎组织结构、NO.cGMP通路及端粒酶活性有显著影响,提示衰老与ED关系密切;(2)大鼠阴茎组织有端粒酶活性,可作为研究细胞衰老与ED关系有关端粒酶的模型。  相似文献   
43.
庆大霉素对豚鼠前庭上皮IGF-1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庆大霉素对豚鼠前庭上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及其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EGF-1R)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方法,以抗IGF-1及IGF-1R抗体为标记物,检测庆大霉素损伤后豚鼠前庭上皮自发修复期IGF-1及IGF-1R的表达变化和分布特点;采用Brdu体内标记和抗Brdu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庆大霉素损伤后豚鼠前庭上皮增殖的变化。结果:IGF-1及IGF-1R在正常成年豚鼠前庭上皮细胞中有低水平表达,庆大霉素损伤后,其表达增多。在1d组IGF-1及IGF-1R表达最强,其后逐渐减少。在正常对照组中无Brdu阳性细胞。各实验组均观察到Brdu阳性细胞,7d组最多。结论:庆大霉素损伤后,豚鼠前庭上皮IGF-1及IGF-1R表达增强,其时程变化与细胞增殖活动密切相关。IGF-1在豚鼠前庭上皮损伤后的细胞增殖中可能起重要信号转导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对周围型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患者施行B超引导肺穿刺针吸活检56次,进行细胞学和细菌学检查。结果穿刺取材成功率为93.6%,所获细胞学资料与手术病理诊断或临床治疗随访对照,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9.7%。结论该诊断方法简便实用,并发症轻微,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5.
氟苯咪唑(Fludendazole)由Gelder于1969年合成,直到最近几年才受到各国重视,我国于1983年也合成了该化合物。该药经临床应用疗效显著,抗虫效力高,抗虫谱  相似文献   
46.
闽产木立芦荟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初步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分离纯化及初步分析产木立芦荟中的多糖。方法 芦荟经沸水提取,醇沉,Sevage法去除蛋白质,Sephadex G-200柱色谱分离纯化,制得闽产木立芦荟多糖,以硫酸-苯酚法测定其总糖含量。结果 闽产木立芦荟多糖经紫外吸收光谱扫描具有多糖特征吸收峰,未见核酸和蛋白质吸收峰,多糖含量可达89.7%,初步分析由D-甘露糖和D-葡萄糖等单糖组成。结论 从闽产木立芦荟中可提取分离纯度较高的杂多糖。  相似文献   
47.
为了探明血管内皮细胞在急性低无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进行了本研究。雄性SD大鼠经20%乌拉坦麻醉,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动物分为两组:单纯低氧组(n=10只)吸10.5%低氧混合气体5分钟;另一组为肺损伤低无组(n=7只),ANTUlmg/kg缓慢注入肺动脉内,再吸入10.5%低氧混合气体。实验结果表明:大鼠吸入低氧混合气体后肺动脉平均压PPa)增加20.4±6.5%,而肺损伤后再吸入低氧气体,PPa仅增加8.7±3.8%,显著低于单纯低氧组(P<0.01).结果提示: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急性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48.
74例小儿慢性头痛经辨证治疗,显效80.95%,好转16.67%,无效2.38%。痰浊头痛二陈汤或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肾虚头痛,杞菊地黄汤加减;淤血头痛,补阳还五汤;气血虚头痛八珍汤加减。指出了小儿内伤头痛的病因病机,并指出脑电图,脑阻抗血流图、CT、甲皱微循环可做为此病的诊断及疗效指标。  相似文献   
49.
小儿心包积液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心包积液的病因、分类及诊断。方法:病例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中,化脓性心包积液4例,结缔组织疾病所致心包积液16例,肾病综合征所致心包答液4例,病毒性、肺吸虫性、幼年型粘液性水肿及肿瘤性心包积液各1例。治愈、好转25例,另3例,分别死于急性心包填塞,风湿性全心炎、心功能不全、呼衰、纵隔肿瘤广泛转移。结论:小儿心包积液,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其临床特点,对该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Acupuncture analgesia (AA) caused by low frequency stimulation of the acupuncture point (AP) was abolished by hypophysectomy and adrenalectomy. Termination of the AA producing pathway from the AP to the pituitary gland was in the medial hypothalamic arcuate nucleus (M-HARN). The origin of the descending pain inhibitory system associated with AA was in the posterior HARN (P-HARN). AA in the hypophysectomized rats, and enhanced neuronal activity in the P-HARN that were abolished during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were both restored by intraperitoneal microinjection of 0.5 mg/kg morphine or 0.1 micrograms beta-endorphin into the P-HARN during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Of the analgesia produced by dopamine or beta-endorphin injected into the P-HARN, that caused by beta-endorphin disappeared after denervation of the M-HARN. The P-HARN neurons that responded to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also responded to iontophoretic dopamine, but not to iontophoretic morphine nor ultramicroinjected beta-endorphin. The transmission between the M-HARN and P-HARN may be dopaminergic, and beta-endorphin might presynaptically modulate this transmission. Reduction of sodium ions may have been the reason for abolition of AA after adrenalectom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