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5篇
  免费   618篇
  国内免费   313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133篇
妇产科学   51篇
基础医学   472篇
口腔科学   52篇
临床医学   807篇
内科学   688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198篇
特种医学   132篇
外科学   304篇
综合类   1083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617篇
眼科学   106篇
药学   647篇
  6篇
中国医学   299篇
肿瘤学   28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247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318篇
  2013年   366篇
  2012年   472篇
  2011年   487篇
  2010年   413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289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膦甲酸钠 (PFA)对高磷诱导的牛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钙沉积和骨钙素 (OC)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磷浓度 (正常磷Pi1.5mmol·L-1、高磷Pi2 0mmol·L-1)及含不同浓度膦甲酸钠的培养液 ,体外培养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钙沉积及骨钙素表达。用甲ο 酚酞络合酮方法测定钙含量 ,BCA法测定蛋白含量。培养上清液中骨钙素浓度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用蛋白含量标化钙含量、骨钙素的浓度 ,RT PCR观察骨钙素mR NA的表达。结果 ①高磷组较正常磷组平滑肌细胞钙沉积增加 :细胞培养 6d后 ,高磷组 (77 187± 11 6 92 )mg·g-1Pro ,正常磷组 (2 5 76 8± 1 75 0 )mg·g-1Pro ,P <0 0 1;②膦甲酸钠能有效地抑制钙沉积 :培养 6d ,高磷 +PFA 1 0mmol·L-1组 (37 72 9± 5 899)mg·g-1Pro ,与高磷未干预组相比 ,P <0 0 1;③高磷组骨钙素表达明显增高。高磷组与正常磷组相比 ,培养上清液中骨钙素水平 :(1 5 0 3× 10 -2 ±2 6 0 1× 10 -3 )mg·g-1Pro对 (2 981× 10 -3 ± 8 382× 10 -4)mg·g-1Pro ,P <0 0 1;平滑肌细胞骨钙素mRNA表达 (OC/GAPDH) :1 886± 0 16 5对 0 75 2± 0 0 5 2 1,P <0 0 1;④膦甲酸钠能有效地抑制骨钙素的表达。高磷 +PFA 1 0mmol·L-1组与高磷组?  相似文献   
52.
介绍了挤出、滚圆、气流包衣法制备红霉素肠溶微粒胶囊。该胶囊剂耐酸性好,人工肠液中释药快,在8名健康志愿者体内的AUC为市售红霉素肠溶片的1.99倍,且个体差异小。  相似文献   
53.
采用含药树脂微囊法制备了右美沙芬口服缓释混悬夜,研究了影响含药树脂药物吸附和释放的因素及体外释药和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结果表明该混悬液在服用12h后,尚有101.9ng/m1的有效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54.
建立了咳特灵胶囊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的高效毛细管电泳 -电导测定法。采用未涂层弹性融硅石英毛细管柱 (4 0 cm× 75 μm) ,1× 10 -3 mol/L Na2 HPO4溶液为电泳介质 ,重力方式进样 ,室温下 15 k V恒压电泳分离 ,电导检测。马来酸氯苯那敏在 9.8~ 117.6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平均回收率 96.8% ,RSD为 1.9%。  相似文献   
55.
酮基布洛芬的合成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合成酮基布洛芬,提高产品纯度。方法 以3—苄基苯乙酮为原料,通过Darzens缩合,氧化合成目标物。结果与结论 以3—苄基苯乙酮计算,总收率约64%,产品纯度为99.8%。并通过红外吸收光谱(IR)、质谱(Ms)确证了目标物的结构。该合成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好。  相似文献   
56.
中成药中无机元素标准制订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得中成药中无机元素的限量标准.方法:采用对应分析法对乌鸡白凤丸等中成药中的4种无机元素(Cu,Zn,Co,Fe)的化学分析数据进行聚类,并用人工神经网络法进行验证.结果:应用此2种方法均可将种类不同的中成药明显分开,并找出根据无机元素所分类作为研究对象的乌鸡白凤丸样本,用区间估计法获得了乌鸡白凤丸中Cu,Zn,Co,Fe 4种无机元素的限量标准.结论:对应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用于中成药的分类和区间估计法用于中成药的限量标准制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7.
探讨血清黑素抑制蛋白(melonoma-inhibiting activity protein,MIA)在恶性黑素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临床分期的黑素瘤及其他恶性肿瘤患者,以及正常人血清MIA浓度。结果正常成人(n=20)和肺癌(n=10)、肝癌、(n=12)结肠癌(n=12)患者血清MIA浓度全部低于正常(6.5ng/ml)水平,黑素瘤患者血清MIA浓度明显升高,阳性  相似文献   
58.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7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血瘀为纲进行辨证,分为湿热血瘀、气虚血瘀、气滞血瘀、阳虚血瘀及瘀水互阻6种证型,用中药配合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78例。结果:完全缓解31例,部分缓解38例,无效9例,总缓解率为88.5%。  相似文献   
59.
复方首乌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阳  叶晓川  王光忠  邓芬  校合香 《中成药》2005,27(4):407-410
目的:建立复方首乌颗粒(何首乌、马尾莲、冬凌草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何首乌、马尾莲、冬凌草进行鉴别;用HPLC法测定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0-β-D-葡萄糖苷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0-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04~0.72μg(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99.44%(RSD=1.3%,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复方首乌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60.
Objective To probe into the HR development of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in poor rural areas. Methods 51 county-level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from 13 counties in six provinces were sampled to study the turnover from 2002 to 2006. Results The number of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per 1 000 population in the poor counties investigated was in average lower than that of counties in the same province; the inflow of personnel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outflow. Of the inflow, 43. 50% were fresh university graduates, and 40. 58% were transferred from other organizations, 95.83% have degrees of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s and above, and 87. 17% were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70. 44% of the outflow were retirees, and 22. 33% were transferred outside; 28. 00% have only senior high school degrees or below, 69. 74% were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Conclusions The quality of healthcare personnel has been improved to some extent; but the risk of brain drain remains a challenge. An appropriate mechanism of personnel turnover should be built, and graduates from medical schools should be directed to reinforce healthcare teams in poor are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