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60篇
  免费   7046篇
  国内免费   5120篇
耳鼻咽喉   795篇
儿科学   735篇
妇产科学   688篇
基础医学   7098篇
口腔科学   1026篇
临床医学   8556篇
内科学   9164篇
皮肤病学   658篇
神经病学   3365篇
特种医学   28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4篇
外科学   7955篇
综合类   15159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一般理论   5篇
预防医学   5386篇
眼科学   1694篇
药学   7746篇
  68篇
中国医学   4405篇
肿瘤学   5625篇
  2024年   181篇
  2023年   1033篇
  2022年   2086篇
  2021年   3533篇
  2020年   2673篇
  2019年   2092篇
  2018年   2417篇
  2017年   2330篇
  2016年   2173篇
  2015年   3421篇
  2014年   4262篇
  2013年   4113篇
  2012年   6087篇
  2011年   6659篇
  2010年   4676篇
  2009年   3916篇
  2008年   4610篇
  2007年   4438篇
  2006年   4048篇
  2005年   3661篇
  2004年   2401篇
  2003年   2037篇
  2002年   1631篇
  2001年   1340篇
  2000年   1269篇
  1999年   1058篇
  1998年   715篇
  1997年   646篇
  1996年   517篇
  1995年   510篇
  1994年   329篇
  1993年   256篇
  1992年   306篇
  1991年   294篇
  1990年   237篇
  1989年   192篇
  1988年   197篇
  1987年   171篇
  1986年   153篇
  1985年   106篇
  1984年   61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22篇
  1978年   16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12篇
  197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7 毫秒
31.
肺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前列的恶性肿瘤,其中肺鳞癌经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后,其疗效仍不满意。随着分子靶向治疗在肺腺癌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而肺鳞癌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及ALK融合基因少见,急需探索新的靶点指导肺鳞癌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表明,FGFR家族(FGFR1-4)是肺鳞癌中突变频率较高的基因,FGFR基因的激活突变和扩增与肺鳞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同时许多小分子 FGFR 抑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已经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目前,许多FGFR抑制剂治疗肺鳞癌的临床试验也正在进行研究,针对FGFR靶点的基因治疗可为肺鳞癌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策略。本文就FGFR在肺鳞癌的靶向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2.
33.
34.
习洋  陶泽璋 《疑难病杂志》2020,(2):207-211,216
慢性鼻窦炎(CR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特异感染性鼻部疾病,病理分型主要分为Th2细胞介导的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ECRS)和Th1细胞介导的非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非ECRS)2种表型。欧洲国家CRS患病人群主要表现为ECRS,而随着亚洲国家的急剧工业化发展,其ECRS的比例也在急剧增加。ECRS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和相关因子相互作用。其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激素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但仍有部分患者症状难以改善或存在复发的风险。Ⅱ型固有淋巴样细胞(ILC2s)是一种非B、非T的新型淋巴细胞,与Th2免疫应答关系密切。文章就ILC2s在ECR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ECR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托珠单抗的安全性风险,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世界卫生组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国内文献数据库中的不良反应报告情况及国外药监机构风险控制措施等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应重视托珠单抗临床使用中可能发生的肝功能异常、皮肤损害、过敏反应、胃肠道损害、感染、血液系统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托珠单抗临床使用中,应加强对严重感染及肝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安全性监测,促进药品的临床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6.
37.
38.
39.
目的:探讨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起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例乳腺DLBC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在18例患者中,17例为女性,中位年龄为57岁,病变主要累及右侧乳腺(11/18,61.1%)。将其分为原发性乳腺DLBCL(PB-DLBCL)和继发性乳腺DLBCL(SB-DLBCL)两大类。11例(57.6%)PB-DLBCL与7例(42.4%)SB-DLBCL相比,其具有Ann Arbor分期多为Ⅰ-Ⅱ期(P<0.01)、B症状少(P=0.013)、相对更高的白细胞计数(P=0.041)、骨髓未累及(P=0.043)、完全缓解(CR)率高(P=0.049)等特点。生存分析发现PB-DLBCL患者5年总生存期(OS)显著长于SB-DLBCL患者(P=0.013)。本研究以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non-GCB)居多,生发中心型(GCB)与non-GCB型之间OS无显著差异(P=0.885)。所有获得CR患者的生存期均显著延长(P=0.008)。结论:乳腺DLBCL多见于中年女性,以右侧乳腺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分子分型多为non-GCB型。与SB-DLBCL患者相比,PB-DLBCL患者具有Ann Arbor分期早、B症状少、相对更高的白细胞计数、骨髓未累及、CR率高等特点,并且生存期显著延长。无论是PB-DLBCL和SB-DLBCL,还是GCB型和non-GCB型,获得CR提示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处理前后,食管癌细胞株EC109中差异表达的非编码RNA(ncRNA)和mRNA表达谱,初步预测与TSA作用相关的ncRNA和mRNA。方法:采用MTT、细胞周期等方法检测TSA的效应;运用应用芯片技术分别检测TSA处理前后EC109细胞中ncRNA和mRNA表达谱变化,并对差异ncRNA和mRNA表达谱进行整合分析。结果:TSA以剂量时间依赖方式抑制细胞增殖,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的发生。芯片检测共发现461个ncRNA和758个mRNA显著性差异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差异涉及红比霉素、阿霉素代谢过程、氧化还原、核小体的装配、染色质结构组织和端粒的结构组织等。通过数据库分析预测及整合分析,得到了361个ncRNA-mRNA靶基因对。结论:差异表达的ncRNA和mRNA对TSA的生物学效应密切关联,为进一步研究基因功能及其在肿瘤中的生物学意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