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对老年无症状性心力衰竭(silent heart tailur,SHF)的心功能改善作用。方法:未经治疗的SHF老年患者9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口服依那普利)及对照组45例(服用安慰剂),治疗1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NYHA)分级评估情况和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测量结果。结果:治疗组46例(100%)治疗后仍然维持心功能I级,对照组45例(80%)维持心功能I级(P〈0.05)。治疗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治疗后提高(P〈0.05),而对照组下降(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上升(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那普利早期干预SHF。可显著改善心功能,延缓老年患者心衰进展,降低住院率。  相似文献   
52.
1989年6月—1993年6月我院采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56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22例;年龄为46—78岁,平均56.8岁.1.2 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均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诊断标准.用药前根据临床表现,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检查等确诊为脑梗塞.其中合并高血压18例,高血脂症24例,糖尿病6例,冠心病14例,伴发心房纤  相似文献   
53.
患有癫痫的孕妇癫痫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在妊娠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化。但绝大多数人的病症不受妊娠的影响。癫痫孕妇中l%~2 %在产时发生强直性痉挛性癫痫发作,有1 %~2 %在产后2 4 h内发生。癫痫持续状态对孕妇和胎儿均可直接产生生命威胁,致使母、儿死亡率增加。由于妊娠期激素分泌量和生理状态的变化常常会影响苯妥英的吸收,使妊娠期癫痫发作的频率和持续的时间发生改变。雄激素( E)水平可使病灶的活动增加,而孕酮则常使病灶处的活动减弱。此外,妊娠期水钠潴留、睡眠障碍以及轻度的呼吸性碱性中毒均可影响癫痫的活动性和易感性。妊娠期…  相似文献   
54.
55.
五行学说是古代一种哲学思想。经过几千年的宴践和发展,巴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祖国医学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古代哲学思想有机的结合起来,加以提高,构汇成中医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思想组成部分。并以此探讨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因此这一理论的形成与现代医学的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的理论改变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医学体系,故有人称它们是宏观医学与微观医学。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108例小儿腹泻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60例,给予加味葛根芩连汤口服加直肠给药;对照组48例,给予乳酶生、黄连素、抗生素及输液等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中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复方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7.
营卫二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动能力的精微物质,二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有,时时推动和激发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58.
脑膜作为包绕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4层膜状结构,含有大量免疫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屏障和通道,但是其具体的免疫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脑膜淋巴管的发现揭示了脑膜在清除大脑代谢物、参与免疫监视与免疫反应等方面的作用。本文主要就脑膜免疫的相关研究进展以及脑膜免疫对相关疾病的影响进行综述,同时展望脑膜免疫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9.
背景:神经干细胞表达有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D-aspartic acid receptor,NR)亚单位2B,深入研究其在幼年大鼠脑室下区的表达情况有助于揭示该区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的机制。目的:观察NR2B在幼年大鼠脑室下区的表达及表达高峰期所在的细胞类型。方法:取出生后7,14,21,28dSD大鼠,制备5μm厚脑组织冰冻切片,观察脑室下区NR2B的表达,及其在出生后14d大鼠脑室下区所在的细胞类型。结果与结论: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R2B在出生后7,14,21,28d大鼠脑室下区存在差异表达,于出生后14d时表达达高峰,以侧脑室外侧角旁表达最高;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可见NR2B在脑室下区与胶质纤维酸性纤维蛋白、巢蛋白、β-Ⅲ微管蛋白共定位,以室管膜细胞最明显;而与NeuN在脑室下区无共定位。说明NR2B在幼年大鼠脑室下区的表达存在时空变化,可能在神经发生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