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2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山东地区HBV基因型在不同病情感染者之间的分布和基因型与干扰素治疗应答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49例慢性HBV感染者,用巢式PCR进行A-F基因型别分析,对其中12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α干扰素治疗,300万u/次,肌肉注射,3次/周,疗程6个月,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检测肝功能、HBV血清学指标及HBV DNA.结果:249例中无症状携带者53例,慢性肝炎126例,肝硬化38例,重型肝炎32例.在A-F基因分型中,无症状携带者组以B基因型为主28/53(52.8%),而C基因型则在活动性肝病中占优势:慢性肝炎69/126(54.8%);肝硬化20/38(52.6%);重型肝炎17/32(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慢性肝炎组中,B基因型组HBV DNA定量及ALT水平均较C基因型组和B C基因型组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基因型组间,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α干扰素治疗6个月,完全应答率:B型19/38(50%),C型9/69(13%),B C型5/19(26.3%),与B基因型和B C基因型相比,C基因型对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应答率显著低(P<0.05).结论:山东地区HBV C基因型在活动性肝病中占优势;HBV C基因型对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完全应答率较低. 炎组中,B基因型组HBV DNA定量及ALT水平均较C基因型组和B C基因型组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基因型组问,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α干扰素治疗6个月,完全应答率:B型19/38(50%),C型9/69(13%),B C型5/19(26.3%),与B基因型和B C基因型相比 C基因型对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应答率显著低(P<0.05).结论:山东地区HBV C基因型在活动性肝病中占优势;HBV C基因型对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完全应答率较低. 炎组中,B基因型组HBV DNA定量及ALT水平均较C基因型组和B C基因型组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基因型组问,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6例慢性乙  相似文献   
82.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的之一是抗肝纤维化治疗。肝纤维化的病理特征是外基质(ECM)在窦周间隙的大量沉积,肝纤维化具有可逆性,因此早期抗肝纤维化的治疗至关重要。苦参素和α-1b干扰素已证明对病毒性肝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近年来体内外试验发现其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为了解苦参素和α-1b干扰素联合用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目的通过对8类人群有关艾滋病(AIDS)话题的访谈调查,了解北京市东城区这8类人群对艾滋病的知晓程度。方法选择8类人群采取个别访谈、团体访谈的方式,按提纲进行访谈调查。结果艾滋病高危人群、传播途径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达100%,不歧视率为78.8%。对艾滋病防治关怀和干预的可利用资源和可接受方法提出了多种思路,但对艾滋病疫情现状缺乏科学认识。流动人口缺乏必要的艾滋病预防知识。结论加强艾滋病防治的科学性教育,注重在流动人口中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84.
29例肝硬化肝性胸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脓胸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肝硬化肝性胸水患者中自发性细菌性脓胸(SBEM)临床上并非罕见,本文对我院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近6年来住院的肝硬化肝性胸水患者合并SBEM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期达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及提高肝硬化生存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构建表达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BcAg)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外源性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转导的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进行稳定表达。方法 用PCR法获得编码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的基因,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表达该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用质粒转染表达外源性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外周血淋巴细胞,间接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HBcAg在细胞内的表达。结果 表达外源性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能够在体外长期生存,增殖旺盛。间接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均能够检测到HBcAg在细胞内的表达。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基因在长期培养淋巴细胞中表达,建立了一种较理想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HBV吸附穿入HepG2细胞的方式,明确HBV难以自然感染细胞系的受限因素,为建立HBV自然感染细胞模型奠定基础。方法 在4℃和37℃条件下,HBV吸附HepG2细胞,用PCR方法检测胰酶消化液和细胞内的病毒DNA。另一部分HepG2细胞经过低温同步化处理,接种HBV后,于不同时相分别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液,其中部分细胞进行核浆分离,通过问接免疫荧光、ELISA和PCR方法分别检测其中的病毒抗原和DNA,并且通过选择性PCR检测HepG2细胞HBV cccDNA。结果 在4℃条件下,HBV只是吸附于HepG2细胞膜表面。37℃条件下,部分吸附于HepG2细胞表面的病毒颗粒发生穿人,进入细胞浆,HepG2细胞和胰酶溶液中均可检出HBV DNA。接种病毒后4h、8h、24h HepG2细胞HBV DNA均呈阳性,至48h转为弱阳性,而96h为阴性。各时相上清液HBV DNA和病毒抗原均为阴性。HBV穿入HepG2细胞后,首先主要分布于胞浆中,随后出现胞核聚集性,胞浆中的病毒逐渐减少直至消失(感染后24h),而胞核中的病毒数量早期逐渐增加,从48h开始呈下降趋势,至96h消失。病毒接种后8h核膜与核浆中均可检出病毒DNA。各时相cccDNA检测始终阴性。结论 HBV可能以“共受体”模式感染靶细胞。病毒脱衣壳过程受阻可能是HepG2细胞不支持HBV复制型感染的主要受限因素。  相似文献   
87.
女性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大量的流动人口已成为艾滋病传播和流行的脆弱人群和潜在威胁[1-3].为了解女性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和相关危险因素流行,为该人群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2007年9月~2008年2月,对北京市服务行业女性流动人群进行了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8.
89.
慢性乙型肝炎与HLA-DR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瑞海  马立宪  王刚  邵丽华 《肝脏》2004,9(4):251-252
我们利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对山东地区人群中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华北地区Fas-670和FasL-844基因多态性是否与胃癌易感性有关联。方法 提取234例胃癌患者及321例健康献血者外周血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确定Fas-670和FasL-844基因型。结果 Fas-670和FasL-844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Fas-670和FasL-844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生风险无相关性。分层分析显示,在吸烟人群中,相对于携带Fas-670AA基因型而言,携带Fas-670GA基因型患胃癌的风险高(OR=2.438, 95% CI 1.067~5.569)。结论 在华北地区,FasL-844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生风险无相关性, 而Fas-670GA基因型吸烟者有较高的患胃癌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