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58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目的对75岁以上无远处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单纯放疗和联合放、化疗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8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成单纯放疗组(64例)和序贯联合放、化疗组(24例)。单纯放疗组中57例接受常规放疗,4例适形放疗,3例超分割放疗,中位剂量606Gy(200~712Gy)。联合放、化疗组17例接受常规放疗,3例适形放疗,4例超分割放疗,中位剂量598Gy(180~770Gy);并以顺铂为基础联合化疗,中位2疗程(1~6疗程)。结果单纯放疗组的总生存率和肿瘤别生存率与联合放、化疗组相比,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均为P>005),但前者4年生存率和肿瘤别生存率分别为19%和23%,两组的肿瘤别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76个月和211个月,后者无4年生存者。两组的年龄、性别和照射剂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P<001和P=00546),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调整后,联合放、化疗组的肿瘤别死亡风险是单纯放疗组的1193(0576~2470)倍。联合放、化疗组的骨髓抑制比单纯放疗组明显严重,前者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中位值明显低于单纯放疗组(42×109/L对56×109/L,P<001;111g/L对127g/L,P<005;154×109/L对214×109/L,P<001)。两组的放射性食道炎和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均为P>005)。结论对75岁以上无远处转移的非小细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介绍Meta分析中的剂量反应关系分析方法的应用。方法  首先介绍了Meta分析中的剂量反应关系分析方法,再通过利用咖啡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关系的研究文献为例,具体说明剂量反应关系分析方法。结果  利用实例说明广义最小二乘估计法和限制三次样条法在Meta分析剂量反应关系中的应用,数据分析由Stata软件中的 “GLST”、 “MKSPLINE”等命令来完成。共检索到12项关于饮咖啡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的队列研究文献,包括39 943名病例数和577 458名对象;12项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包含7 909名病例和9 461名对照。分析结果表明,每天多饮一杯咖啡,罹患前列腺癌风险降低为原来的0.992 (95% CI:0.986~0.999),有临界统计学意义。结论    当暴露为连续变量时,Meta分析中提供剂量反应关系的结果能够更好地呈现暴露因素不同剂量水平与结局之间的关系,使结果更丰富,值得在肿瘤或慢性病流行病学研究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3.
目的 分析上海市长宁区1973—2013年前列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的趋势,评估年龄、诊断时期、出生队列对其发病和死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上海市肿瘤登记处与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前列腺癌发病和死亡资料以及长宁区公安局提供的本区相应人口资料,计算1973—2013年前列腺癌发病和死亡的粗率、年龄标化率和累积率。利用Joinpoint软件分析发病率与死亡率的时间趋势变化,计算其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采用年龄-时期-队列(age-period-cohort)模型分析和评价年龄、诊断时期和出生队列对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1973—2013年长宁区前列腺癌新发病例数从6例升至740例,世标发病率从0.85/10万升至19.00/10万;死亡例数从4例升至300例,世标死亡率从0.78/10万升至6.82/10万。发病率与死亡率的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率的APC为8.78%(P<0.05);死亡率的APC在1973—1997年为1.23%,在1998—2013年为7.11%,后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时期的发病危险比从1.1升至5.9(P<0.01),死亡危险比从1.2升至1.7(P=0.016),均有统计学意义。从最早的出生队列(1893—1897年)起,发病危险比从0.1持续上升,至1941—1945年的出生队列达到峰值2.3,之后至1961—1965年的出生队列,危险比保持在2.1~2.3。出生队列的发病危险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危险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海市长宁区前列腺癌在1973—2013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上升,发病率上升幅度大于死亡率。年龄、诊断时期和出生队列对发病率趋势均有显著影响,而对死亡率趋势仅诊断时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4.
拓嘉怡  项永兵 《肿瘤》2023,(4):359-366
癌症是一种恶性程度高、容易发生侵袭和转移且预后较差的疾病,但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能有助于控制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减少其疾病负担。癌症的病因非常复杂,包括来自于外部暴露的危险因素、机体自身因素和遗传易感性等。近年来,饮食和营养素与癌症之间的关系日益引起公众和流行病学家的重视。本文介绍了癌症的流行现况和外部病因以及癌症营养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尤其探讨了饮食营养对癌症预防的意义,以及目前研究面临的挑战,期望为癌症的饮食营养一级预防和公共卫生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5.
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其造成的疾病负担日益增加。炎症被认为是肿瘤的诱发因子, 与其发生有密切关系。近年来, 从炎症的角度出发去探讨饮食与肿瘤等慢性病之间关系的研究逐渐受到公众和流行病学专家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饮食相关炎症指数文献的检索, 针对其构建方法及在肿瘤流行病学研究中应用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归纳。首先, 重点介绍了常用饮食相关炎症指数及其构建方法, 例如以膳食炎症指数为代表的由文献衍生的饮食相关炎症指数, 以经验性膳食炎症指数为代表的由经验衍生的饮食相关炎症指数等。其次, 对目前常用的饮食相关炎症指数的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 简要描述了文献衍生的和经验衍生的两类膳食炎症指数的特点和局限性。以期为国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相关营养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6.
[目的]研究成年期体质指数(BMI)与上海市区居民膀胱癌危险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共调查1996年1月1日~1998年12月31日期间诊断的上海市区膀胱癌新发病例608例,以及性别、年龄配对的人群对照607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估计20岁时、成年期最高体重时及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