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5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79篇
综合类   139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目的 比较早期应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和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SABP)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SAB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早期接受的不同治疗方式分为3组:PTGD组(n=22)、ERCP组(n=27)、保守组(n=20)。比较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及临床评分变化,比较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及腹痛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 PTGD组、ERCP组分别与保守组相比,治疗3天的实验室指标:WBC、CRP、AMS、TBIL、ALT均下降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周的临床评分:APACHEⅡ评分、改良Marshall评分、CTSI评分均下降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WBC、CRP、AMS、TBIL、ALT恢复正常的时间短;腹痛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经口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也均比保守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全身并发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上消化道出血、脓毒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保守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RCP组与PTGD组相比,治疗3天的TBIL下降程度以及恢复正常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口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也短于PTCD组(P<0.05)。结论 SABP患者早期应用PTGD和ERCP均可获益,PTGD与ERCP相比在重要结果如并发症和死亡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TGD可作为ERCP 失败或无法耐受时的替代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2.
右心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总结右心系统瓣膜心内膜炎的特点和手术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右心系统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17例,其侵犯三尖瓣6例、肺动脉瓣4例,同时侵犯三尖瓣+肺动脉瓣3例,肺动脉瓣+主动脉瓣3例,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与肺动脉瓣同时受累1例。合并心脏畸形14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后、起博器安置术后各1例。施行三尖瓣瓣膜游离缘或瓣膜赘生物切除直接缝合5例、三尖瓣瓣膜赘生物切除用自体心包片修补2例、部分瓣叶和瓣下结构切除缝合瓣叶并行人工腱索成形术1例,施行三尖瓣置换术2例;单纯行肺动脉瓣瓣叶赘生物切除4例,部分肺动脉瓣切除用自体心包片瓣叶成形术6例,切除肺动脉瓣用自体心包瓣置换1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病死率为12%,术后早期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3例,肝功能不全1例。术后随访5个月~18年,平均随  相似文献   
73.
血流机械应力在肺血管构建重组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血管构形重建是慢性肺动脉高压共同的病理特征 ,本文分析肺循环血管的结构特征和肺动脉高压的动脉血管所受血流机械应力的变化规律 ,从血流力学角度讨论肺循环血液动力学变化在肺动脉高压肺血管构形重建中的作用及其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74.
作者自1994年4月~1997年2月,在泌尿外科手术中应用双J导管13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98例,女37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10岁,平均38-5岁。肾移植85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26例,单侧输尿管结石9例,双侧输尿管结石4例,先天性巨输尿管2例,输尿管肿瘤2例,腔静脉后输尿管1例,输尿管损伤2例,输尿管狭窄4例。2 材料和方法我们应用的是江苏沙州工学院用进口聚氨酯塑形的双J导管,F7,长18cm(肾移植用),26cm(普通泌外用),手术时封闭端、小圈送入肾…  相似文献   
75.
学生在实习中通过系统而严格的操作训练,才能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一名理论知识丰富、操作技能过硬的医学检验毕业生。  相似文献   
76.
1998年至2000年,本院共行人异体肾移植术291例次,全部按照HLA配型选择供受体,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7.
输卵管梗阻是导致不孕症的一个重要原因,约占不孕因素的1/3。近十余年来,笔者采用自拟中药协定系列方(口服、灌肠、热敷)内外合治输卵管梗阻,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筛选病人216例,年龄22岁~25岁69例,26岁~30岁92例,31岁~35岁44例,35岁以上11例。不孕时间最长16年。原发性不孕129例占59.72%,继发性不孕87例占40.28%。有腹痛、腹胀、腰痛、带下量多,月经不调等症状者140例占94.81%,无明显自觉症状者76例占35.27%。全部患者造影检查提示“输卵管梗阻”或“输卵管不全梗阻”。其中双侧梗阻58例,单侧梗阻116例,不全梗阻42例。1.2 治疗方法:216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协定方治疗组(以下简称协方组)186例和对照组30例。(1)协方组以协定Ⅰ号为口服方,由红藤30g,皂刺15g,丹参15g,泽泻12g,三棱10g,莪术10g,香附10g,土元7g,穿山甲10g,蒲公英30g等药物组成。每日1付,早晚各服1次;(2)协定Ⅱ号为灌肠方,由三棱Ⅰ  相似文献   
78.
为研究不同切应力下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对平滑肌细胞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建立平行平板流动腔模型 ,模拟产生定常层流 ,采用3H -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和胃蛋白酶消化法 ,测定细胞DNA和胶原合成量。实验发现 ,与单用 10 %牛血清DMEM培养基比较 ,静态培养的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促使平滑肌细胞DNA和胶原合成 ,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量从 749± 5 3cpm/ 10 3 细胞上升至 12 0 2± 6 3cpm/ 10 3(P <0 .0 1) ,平滑肌细胞掺入 2 ,3- 3H -羟脯氨酸量从 30± 6cpm/ 10 3 细胞上升至 47± 4cpm/ 10 3 细胞 (P <0 .0 1)。内皮细胞在 10和 2 5dyn/cm2 切应力剪切 18h后 ,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对平滑肌细胞DNA和胶原合成促进效应分别下降了 10 .41%± 5 .6 6 %、2 3.97%± 6 .2 3 %和 45 .71%± 2 .93%、6 4.5 3%± 2 .42 %。由此提示内皮细胞所受血流切应力减小后 ,其条件培养基能促使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  相似文献   
79.
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心瓣膜手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为了提高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与心瓣膜手术的疗效 ,降低死亡率 ,总结手术及围术期处理的经验。 方法  2 4例患者中 ,二尖瓣病变 11例 ,主动脉瓣病变 3例 ,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膜病变 10例。 1支冠状动脉病变 1例 ,2支 11例 ,3支 6例 ,另 6例为心瓣膜手术中发现左冠状动脉开口有阻塞 ,急症行 CABG。全组行二尖瓣成形术 2例 ,二尖瓣置换术 9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3例 ,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术 10例 ;移植 1支血管 7例 ,2支 11例 ,3支 6例。 结果 术后早期 (30天内 )死亡 2例 ,分别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随访 2 2例 ,随访时间 8个月~ 7年 ,晚期死亡 1例 ,其余 2 1例心功能明显改善 ,心功能 (NYHA分级 ) 级 15例 , 级 5例 , 级 1例 ,心绞痛消失 7例。 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心脏瓣膜疾病并存时 ,应同期施行CABG和心瓣膜手术 ,彻底纠正心脏病变。术中加强心肌保护 ,尽量缩短心肌缺血时间 ;术后妥善处理心、肾等器官功能衰竭 ,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0.
目的评价关爱式健康教育联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用于艾滋病病毒(HIV)阳性孕妇的效果。方法选取HIV阳性孕妇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关爱式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关爱式健康教育联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两组孕妇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HIV相关知识认知、孕期服药依从性良好率、护理质量满意率、新生儿HIV抗体阳性率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孕妇在干预实施前SAS、SDS评分均较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干预的实施,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下降更加明显[(35.31±3.72)vs.(41.31±4.23);(36.12±5.23)vs.(42.63±4.12),t=10.82、11.24,P值均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孕妇对HIV五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94.29%vs.77.14%;91.43%vs.71.43%;91.43%vs.65.71%;88.57%vs.62.86%;94.29%vs.71.43%),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χ2=4.200、4.629、6.873、6.293、6.437,P值均0.05);服药依从良好率(88.57%vs.62.86%)、护理质量满意率(94.29%vs.74.28%)研究组高于对照组(χ2=7.479、5.285,P值均0.05);但新生儿HIV抗体阳性率(2.86%vs.5.71%)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8,P0.05)。结论关爱式健康教育联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能有效改善HIV阳性孕妇抑郁与焦虑的心理状态,减少心理应激,提高HIV相关知识知晓率、增加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良好率,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