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4篇
儿科学   130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84篇
药学   2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31.
目的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观察室间隔缺损(VSD)胎儿心肌组织基因谱表达的变化,对其可能的分子机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病例组为孕中期VSD胎儿,对照组为同胎龄无心脏畸形的难免流产的胎儿,取胎儿心室心肌组织,提取其总RNA,采用安捷伦4×44k人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观察其心肌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对基因芯片数据进行处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基因信号通路分析,并用实时PCR方法验证芯片结果.结果 芯片筛选发现VSD胎儿心肌组织与正常胎儿心肌组织差异表达基因 1 490 个,表达差异2倍、3倍、4倍以上的基因数分别为1 314个、157个、19个;信号通路分析差异基因得到18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信号通路,其中包括与心脏发育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如:Notch、PI3K/AKT、MAPK信号通路;随机挑选表达差异的5个基因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定量PCR检查结果与芯片筛选结果基本相符.结论 VSD胎儿心肌组织与正常胎儿心肌组织差异表达基因与心脏发育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Notch、PI3K/AKT、MAPK信号通路)有关,这为先天性心脏病发生机制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构建pcDNA3.1.叶酸结合蛋白1(Folbp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检测其在肺腺癌A549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反转录.PCR技术从肺腺癌 A549 细胞中扩增Folbp1 基因的完整编码框,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 pcDNATM 3.1/myc.His B,脂质体转染肺腺癌 A549细胞,通过G418筛选,建立稳定转染的肺腺癌 A549细胞株,并利用Western blot法鉴定其表达.结果 PCR扩增Folbp1基因全长编码区,电泳显示其分子大小与823 bp预期值一致;连接产物pMD.Folbp1转化感受态细菌,经氨苄西林筛选,提取质粒鉴定表明插入pMD.18T载体的目的 片段大小和方向正确;重组质粒扩增Folbp1 基因连入pcDNATM 3.1/myc.His B载体,酶切鉴定显示切出约5.1 kb符合载体大小的条带及符合插入片段大小的特异条带;转染pcDNA 3.1.Folbp1重组质粒的肺腺癌 A549细胞株经抗生素G418筛选,Western blot分析显示与预期大小一致的特异性条带.结论 pcDNA 3.1.Folbp1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在肺腺癌 A549细胞内过表达,这将为研究Folbp1基因的功能及其肺发育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了解南京市区学龄前儿童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DCD)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南京市区6所幼儿园4~6岁的儿童,共750例,由儿童的父母填写儿童DCD问卷和自编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对数据进行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1)南京市区学龄前儿童DCD的阳性检出率为24.7%。不同年龄儿童间阳性检出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9.748,P=0.000),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9,P>0.05)。2)DCD组儿童在年龄、早期发育时是否爬行笨拙、独立行走时间、熟练用勺时间、熟练用筷时间、平均每天运动时间、运动项目种类方面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是否爬行笨拙、独立行走时间和平均每天运动时间会对运动协调障碍的发生产生影响。 【结论】 DCD在南京市区学龄前儿童中发生率较高,应对家长和老师进行宣教并指导其采取相应的早期干预措施以促进儿童运动协调功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4.
目的对不同国家新生儿经皮小时胆红素百分位曲线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价值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OVID、Springer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1990年1月至2011年3月。由2名系统评价员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结果 10项研究进入分析,偏倚评价为B级6项、C级4项。不同国家制备的新生儿小时胆红素百分位曲线值有一定的差异,印度的小时胆红素百分位曲线值最高,希腊、以色列、中国次之,美国最低。在高度危险区(P95),胆红素上升速度在生后24 h内最快;中度(P75)和低度(P40或P50)危险区,生后36 h内胆红素上升速度最快,其中印度上升速度最快最高,中国、美国、以色列次之,希腊上升速度最低。新生儿经皮小时胆红素百分位曲线预测高胆红素血症,高度危险区的敏感度为26.9%~75.0%,特异度为89.4%~97.3%;中度危险区的敏感度为78.7%~100.0%,特异度为48.3%~82.3%;低度危险区的敏感度为98.7%~100.0%,特异度为24.4%~56.1%;曲线下面积为0.766~0.990,其中泰国预测的准确性最高,印度、中国次之,美国最低。结论经皮小时胆红素百分位曲线图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较高的准确性,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不同国家经皮小时胆红素百分位曲线有一定的差异,各国应根据本国新生儿小时总胆红素的变化趋势制备各自相对应的曲线图作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干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对肥胖基因NYGGF4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取适量大网膜脂肪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分别以10 ng/ml TNF-α和20 ng/ml IL-6干预6、12、24、48、72 h,应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NYGGF4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1)TNF-α对人脂肪组织NYGGF4 mRNA表达具有明显的上调作用,且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呈现随作用时间延长,效应逐渐增加的趋势。(2)IL-6具有降低人脂肪组织NYGGF4 mRNA表达的作用,但起效较慢,IL-6作用时间与脂肪组织NYGGF4 mRNA水平呈明显负相关关系。结论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对人脂肪组织NYGGF4基因的表达呈现不同模式的调控作用,TNF-α可以促进人脂肪组织NYGGF4基因表达,而IL-6对NYGGF4的表达则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探讨环境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暴露对斑马鱼生存率?脊柱形态及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2?BMP-4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斑马鱼为模式动物,配制0.125?1.000 mg/L 2个不同浓度的多氯联苯对斑马鱼胚胎进行暴露处理,同时设空白对照,观察多氯联苯暴露对斑马鱼幼鱼存活率?脊柱形态及BMP-2?BMP-4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①低浓度(0.125 mg/L)多氯联苯暴露120 hpf对斑马鱼幼鱼的存活率?脊柱形态无明显影响;②高浓度(1 mg/L)多氯联苯暴露120 hpf后,斑马鱼存活率明显下降且存活的斑马鱼大多出现了脊柱弯曲畸形的现象;③低?高浓度的多氯联苯暴露120 hpf后BMP-2及BMP-4基因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P < 0.05)?结论:不同浓度的多氯联苯暴露对斑马鱼骨骼发育均有一定的毒害作用,提示我们必须加强对多氯联苯等环境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37.
目的对hsa-miR-335进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hsa-miR-335可能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为本研究小组深入研究其在脂肪细胞分化中的功能和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miRbase获取并分析hsa-miR-335序列特征;应用TargetScan,PicTar及miRanda预测hsa-miR-335的靶基因,并结合已证实的靶标基因,进行功能注释(Gene Ontol-ogy)和Pathway富集分析(Pathway Enrichment)。应用NCBI Mapviewer、UCSC Genome Browser等工具对hsa-miR-335进行启动子相关预测。结果 miR-335在各物种之间具有高度保守性,其靶基因功能富集于胰腺外分泌、脂质激酶活性调控、wnt受体信号的调控、细胞周期等生物学过程(P〉0.01),其靶基因信号通路富集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细胞周期等信号转导通路(P〈0.05)。启动子预测提示hsa-miR-335为基因内miRNA,在基因组上下游10kb以内存在CpG岛,转录起始位置(TSS)、Poly A信号、转录因子结合位置(TFBS)。结论 hsa-miR-335预测的靶基因集合富集于多个生物学过程,与肥胖密切相关,并可能存在其独立的转录调控机制。为后续miR-335在肥胖人脂肪细胞中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孕晚期血清游离雌三醇(E3)测定对早产评估的价值。方法对561例产妇在孕晩期后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E3,跟踪随访产妇生产状况。结果早产孕妇平均E3为(12.29±5.94)ng/ml,明显低于足月产孕妇的(18.85±6.77)ng/ml(P<0.01);血清E3含量偏低组孕妇早产率为15.3%,明显高于雌三醇正常组的4.1%和雌三醇偏高组的1.1%(P<0.01)。结论孕晚期孕妇血清E3含量偏低者容易发生早产。  相似文献   
139.
140.
目的 对1986年至2010年我国0~7岁儿童单纯性肥胖流行病学的临床资料进行Meta分析,描述肥胖发生率历年变化情况.方法 以“儿童”、“超重”和“单纯性肥胖”为中文关键词,“child”、“overweight”和“simple obesity”为英文关键词,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和PubMed、Cochrane Library上检索1980年1月1日至2012年7月31日中英文文献,按评分标准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利用Stata 10.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通过Begg's检验绘制漏斗图,评估各文献的发表偏倚,同时进行异质性检验,采用适当模型计算患病率和95% CI,比较男童和女童的患病率.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提取0~7岁儿童样本总量126 310例,男66 558例,女59 752例,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病率为4.30%,95% CI:3.30% ~5.40%,男童肥胖发病率为4.80%,95% CI:3.60%~6.00%,女童肥胖发病率为3.70%,95% CI:2.80% ~4.60%;男女肥胖发病率在1986年至1995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996年至2010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差异逐渐增大.结论 1986年至2010年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病率持续上升,男女对比差异也逐渐增大,亟须引起国家重视,出台政策干预和预防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