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SARS-CoV核衣壳蛋白用于SARS血清学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SARS患者血清中抗SARS冠状病毒 (SARS CoV)核衣壳 (N)蛋白特异性抗体的产生规律 ,评价N蛋白在SARS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 2 5 0例临床确诊、1 88例临床疑似、6 2例临床排除SARS患者血清中针对N蛋白IgG抗体 ,并与其SARS CoVIgG总抗体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临床确诊病例针对N蛋白和全病毒特异性抗体IgG的阳性率均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增高。N IgG在发病第 1周检出阳性率为 3.4 5 %(4 1 1 6 ) ,第 2周为 6 1 .76 %(42 6 8) ,第 3周为81 .82 %(1 8 2 2 ) ,2 2~ 93d达到 1 0 0 %(44 4 4) ;SARS CoVIgG第 1周检出阳性率为 4 .31 %(5 1 1 6 ) ,第 2周为 5 5 .88%(38 6 8) ,第 3周为 77.2 7%(1 7 2 2 ) ,2 2~ 93d达到 1 0 0 %(44 4 4) ;临床疑似病例N IgG检出阳性率为 3.1 9%(6 1 88) ,SARS CoVIgG检出阳性率为 2 .6 6 %(5 1 88) ;临床排除病例N IgG和SARS CoVIgG检出阳性率均为 6 .4 5 %(4 6 2 )。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0 .1 80 ,P <0 .0 0 1 ) ;两者之间符合率为 98.2 0 %(491 5 0 0 ) ,正常人群SARS CoVN IgG阳性率为 1 .88%(1 4 74 5 )。结论 SARS CoVN重组蛋白对于SARS诊断试剂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2.
SARS-CoV核衣壳蛋白单克隆抗体识别抗原位点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SARS CoV主要的结构蛋白包括刺突糖蛋白(spikeglycoprotein ,S)、包膜小蛋白 (smallenvelope ,E)、膜蛋白 (membrane ,M)和核衣壳蛋白 (nucleocap sidprotein ,N)。研究发现 ,N蛋白诱导机体产生很强的免疫应答〔1〕,我们用SARS CoV全病毒免疫小鼠制备的单克隆抗体 ,发现有 80 %是针对N蛋白的抗体 ,证明N蛋白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 ,这与以往对动物冠状病毒N蛋白研究结果是一致的〔2〕。本研究通过对SARS CoVN蛋白单克隆抗体结合抗原位点分析 ,以及用SARS CoV抗体阳性血清与单抗对N蛋白进行竞争抑制试验 ,分析自然状态下机体对N蛋…  相似文献   
23.
SARS病人SARS冠状病毒核壳抗原抗体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监测SARS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抗体水平,阐明SARS冠状病毒感染机体免疫应答的机制并探讨血清学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基因重组SARS冠状病毒核壳抗原(N)建立间接ELISA法,检测健康人和SARS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多点血清中特异性IgG和IgM抗体。以D450值=2.1×200例健康人血清中特异性IgG和IgM抗体均值作为抗体阳性判断的临界值。结果IgM和IgG的阳性临界值分别为0.233 和0.239。以此对13例SARS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IgM和IgG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判断,结果发现:发病1周内,IgM和IgG抗体检测均为阴性;发病第2周,IgM和IgG检出阳性率分别为83.3%和66.7%;第3周均为100%;发病第2个月,IgM检出阳性率为61.5%,至第3个月,IgM检出阳性率为38.5%;IgG至第1个月时达到高峰,第3个月仍维持在高水平。结论机体产生针对SARS冠状病毒核壳抗原的抗体持续时间长,提示SARS冠状病毒核壳抗原具有强免疫原性,在SARS冠状病毒致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在SARS的血清学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4.
几种快速检测新生儿粪便中轮状病毒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快速聚丙烯酰胺凝胶电冰(PAGE)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ELISA一步法检测新生儿233份粪便标本中轮状病毒。结果:快速PAGE技术准确,可区分病毒亚群和对流行毒株进行追踪分析,但该法需较昂贵的仪器,操作过程较繁琐,一般基层单位难以开展。常规ELISA法和ELISA一步法具有敏感、特异、快速、简便的特点。二者与快速PAGE结果比较符合率、无显著差异,常规ELISA与ELISA一步法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差别无显著意义,常规ELISA全程需8至12小时.ELISA一步法只需15分钟,且不需任何仪器,可以取代常规ELISA法,适合于基层单位临床早期诊断和现场调查中大批标本的筛检。  相似文献   
25.
血液病合并肺曲霉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了解血液病合并肺曲霉菌感染的情况,分析和探讨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2005年6月,我院收治的155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中,合并肺曲霉菌感染的资料。结果155例中,有3例发生肺曲霉菌感染,治愈1例,死亡2例。结论过度免疫抑制是导致肺曲霉菌感染的重要因素;早期使用两性霉素B仍是治疗肺曲霉菌感染的有效药物;为降低两性霉素B的毒副作用,治疗方法上宜个体化,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达有效剂量后维持2~3周,再用伊曲康唑巩固治疗2~3周。  相似文献   
26.
选用与 A 组人类轮状病毒(Human Romvirus,HRV)编码 VP7蛋白的第9基因(或8)两个保守序列互补的引物,建立检测 A 组 HRV dsRNA 的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产物片段约342bp。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T)检测18例无腹泻症状新生儿89份粪便标本,并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前者检出 HRV 核酸54份(60.7%),而后者则检出35份(39.3%),PCR 结果可能比较接近新生儿排泌轮状病毒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7.
选用与 A 组人类轮状病毒(Human Romvirus,HRV)编码 VP7蛋白的第9基因(或8)两个保守序列互补的引物,建立检测 A 组 HRV dsRNA 的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产物片段约342bp。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T)检测18例无腹泻症状新生儿89份粪便标本,并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前者检出 HRV 核酸54份(60.7%),而后者则检出35份(39.3%),PCR 结果可能比较接近新生儿排泌轮状病毒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8.
从猪肺和牛肺中提取的肺表面活性物质的表面活性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510282)封志纯,彭宜君,梁巧明,郝卫广州甲利生物有限公司研究室(510280)吴秉毅,冯永清,王福琴,谢业峰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以...  相似文献   
29.
选用与 A 组人类轮状病毒(Human Romvirus,HRV)编码 VP7蛋白的第9基因(或8)两个保守序列互补的引物,建立检测 A 组 HRV dsRNA 的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产物片段约342bp。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T)检测18例无腹泻症状新生儿89份粪便标本,并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前者检出 HRV 核酸54份(60.7%),而后者则检出35份(39.3%),PCR 结果可能比较接近新生儿排泌轮状病毒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0.
于1990年10月至12月对广州市某教学医院儿科82例住院患儿的胃肠道感染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收集患儿的粪便标本,检测8种常见致泻病原体。社会获得性感染患儿粪便病原体检出率为59.4%,医院内感染患儿则为80.0%。医院内感染与社会性感染的病原谱有所不同。前者以ETEC分离率最高,其次为轮状病毒、铜绿假单胞菌及沙门氏菌,后者病原以轮状病毒最多,其次为ETEC,然后是志贺氏菌及EPEC。医院内胃肠道感染主要见于6个月以下患儿,尤以新生儿疾病者最多见,而社会获得性感染多发生于6个月以上的幼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