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3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57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199篇
内科学   93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科学   98篇
综合类   325篇
预防医学   149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158篇
  3篇
中国医学   111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银屑病一直是皮肤病研究热点,其病势缠绵,病机复杂,治疗颇为棘手.病机是决定病情变化的关键,全面而深入地把握银屑病的病机,尤其是某些潜在而关键的病机,即"枢机",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切入点.本文从宏观与微观辨证、外燥与"隐湿"、毒邪致病和病络思想4个方面,对银屑病中医治疗之"枢机"进行探析,以供临证参考.  相似文献   
102.
赵欣  姬孟艳  董强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1):1535-1537
目的探讨加味丹栀逍遥散对中风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就诊的92例中风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加味丹栀逍遥散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和治疗对生存质量和生活能力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71.7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和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总得分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加味逍遥散联合常规西药的方法治疗中风后失眠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其作用显著,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中药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再灌注24 h后抗神经元缺血损伤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改善神经元自噬相关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CAO法对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大脑中动脉闭塞处理2 h,再灌注24 h后成模,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在MCAO造模手术后进行24 h再灌注,治疗组腹腔注射补阳还五汤方剂,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均腹腔注射接受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共计14 d。再灌注损伤后1 d、7 d、14 d进行神经系统损伤严重程度(NSS)评分;第14天进行平衡木行走试验;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测定大脑梗死体积;采用免疫组化分析皮质缺血区存活神经元密度;采用免疫印迹法对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Beclin1,LC3)和线粒体动力学蛋白水平(Parkin,DRP1,OPA1)。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在MACO术后1 d、7 d、14 d NSS评分显著升高;第7天模型组和治疗组间NSS评分无显著差异(P> 0. 05),第14天时治疗组大鼠NSS评分显著低于同时间点的模型组大鼠评分(P <0. 0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通过平衡木的时间均显著延长(P <0. 01);而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通过平衡木的时间显著缩短(P <0. 01)。第14天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梗死面积百分比显著升高,缺血皮质缺血区神经元密度显著下降(P <0. 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脑梗死面积百分比显著降低,皮质区神经元丢失程度显著缓解(P <0. 0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皮质区Beclin1、LC3-II、Parkin、DRP1和OPA1水平显著均下降(P <0. 001),而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皮质区Beclin1、LC3-II、Parkin、DRP1和OPA1蛋白表达下降程度显著缓解(P <0. 01)。结论补阳还五汤通过调节大鼠脑卒中后皮质缺血区域自噬,稳定线粒体功能,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分析黄连素对子宫肌瘤大鼠模型血液黏度、子宫系数、平滑肌厚度和炎性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取32只成年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黄连素组、高剂量黄连素组,每组各8只。除对照组外,其余三组均给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黄体酮注射液肌内注射建立子宫肌瘤模型。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低剂量黄连素组采用黄连素10 mg/kg进行灌胃,高剂量黄连素组采用黄连素20 mg/kg进行灌胃。比较各组大鼠血液黏度、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α干扰素(INF-α)、子宫重量、子宫系数和平滑肌厚度,经病理学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子宫形态学状况。结果模型组大鼠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低剂量黄连素组、高剂量黄连素组大鼠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相比对照组,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显著增高,I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低剂量黄连素组和高剂量黄连素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I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大鼠子宫重量、子宫系数和平滑肌厚度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低剂量黄连素组和高剂量黄连素组大鼠子宫重量、子宫系数和平滑肌厚度较模型组均明显下降(P<0.05)。相比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黄连素组和高剂量黄连素组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其中高剂量黄连素组的炎症程度较轻。结论黄连素对子宫肌瘤模型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降低其血液黏度、子宫系数、平滑肌厚度和炎性细胞浸润程度,作用机制可能在于黄连素具有改善大鼠体内炎性因子水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5.
应用新型颅内支架Neuroform结合电解可脱微弹簧圈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24例。采用微导管技术将支架两端跨越动脉瘤颈后释放,通过支架的网眼超选择性进入动脉瘤内,应用电解可脱微弹簧圈填塞动脉瘤。术后均短期随访,结果表明,患者均恢复良好,随访无再出血及血栓塞症状。可见Neuroform颅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微弹簧圈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6.
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diabetes companied with pyogenic hepatic abscess,DPHA)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调查自1997年至2006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收治的16例DPHA和同期收治的16例非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NDPH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PHA组症状不典刑者、合并胆系感染、合并胸腔积液或右下肺炎、出现贫血的比例、平均血ALP值和平均住院日都分别高于NDPHA组,而痊愈率低于NDPHA。上述指标两组间均具有有统计学差异(P〈0.05)。DPHA组细菌培养阳性6例,均为肺炎克雷伯菌,NDPHA组培养阳性5例,包括3株肺炎克雷伯菌、1株埃希氏大肠杆菌和1株假单胞菌。结论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症状多不典型而病情更重,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多见。治疗宜及时采取个体化和综合措施,必要时应早期外科处理。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对双源CT冠状动脉CTA在冠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运用价值进行探析。材料与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所接收的2953例冠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双源CT冠状动脉CTA检查,且将其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相比较,以了解双源CT冠状动脉检查的价值。结果:CTA与造影检查均判断为狭窄的有1511段,两种检查手段均判断为阴性狭窄的有2597段,CTA判断为阴性但造影判断为阳性的狭窄有137段,造影判断为阴性但CTA判断为阳性的有237段;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标准,CTA在冠脉粥样硬化检查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69%、91.64%、86.44%、85.60%。结论:采取双源CT冠状动脉CTA对冠脉粥样硬化疾病进行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8.
起搏通道HCN2基因稳定转染HEK293细胞的电生理特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基因亚型HCN2(hHCN2)稳定转染人胚肾细胞(HEK293)的离子通道电生理特点。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定hHCN2稳定转染HEK293细胞的通道电流(IhHCN2)电生理特点。结果人全长起搏通道HCN2(hHCN2)基因稳定转染HEK293,记录到一系列超极化内向离子流,该电流激活缓慢,呈电压、时间依赖性,没有明显失活过程,激活电位、半最大激活电位分别为-87±8mV(P>0.05)、-98±2mV(n=20),激活时间常数为196±36ms。起搏电流阻断剂ZD7288和Cs+灌流,IhHCN2峰值幅度均降低,半效抑制浓度分别为23.9±5.9μmol/L、126.8±27.1μmol/L,ZD7288的作用冲洗后抑制作用不能恢复,Cs+的作用在冲洗后基本恢复。结论稳定转染HEK293细胞的克隆起搏通道hHCN基因具有起搏电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中可溶性血小板膜糖蛋白V(sGPV)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ELISA法分别测定50例冠心病患者的sGPV和sPs(可溶性P-选择水平素),同时以冠状动脉造影正常13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相关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sGPV:SA、UA、AMI冠心病三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冠心病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s:uA组、AMI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UA组、AMI组与SA组以及uA组与AMI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SA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GPV可以作为血小板活化初期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10.
团队的良好运作离不开相应的支撑平台的建立。自2007年至2010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MCQ团队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团队运作平台系统:以临床科室为核心,以基础研究实验室、专业期刊杂志社、学生学术组织等为辅助支持,并与国际科研团队建立横向交流。通过这些平台有效地拓展团队层次及内容,以促进MCQ团队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