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5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为探讨中晚期食管癌治疗效果,我院于1987年6月至1988年6月收治不宜手术的中晚期食管癌病人74例,进行随机分组研究,一组用DNP化疗后放疗,另一组单纯放疗,结果如下。 一、临床资料:化放组与单放组各37例,两组年龄分布、性别,病变部位、病变长度,X片分型、病理类型均相似,无统计差异。 二、治疗方法:化疗第1、4周给予DDP30mg/m~2加0.9%Nacl250ml静滴,连用3天加水化3天,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分析2018年我国成年居民血压检测情况,为高血压早期发现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8个县(区),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18岁常住居民进行调查,有效样本量为184 509名,以面对面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方法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资料、主要慢性病与血压检测情况等信息,血糖和血脂相关指标由实验室检测获得。本研究剔除关键变量的异常和缺失数据后,共纳入170 551名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经复杂加权后分析不同血压水平和患其他疾病人群的血压检测率和检测时间分布情况。采用SAS 9.4软件进行χ2检验和趋势性检验。结果 我国成年居民中,正常血压人群、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和新检出高血压的人群3个月内检测过血压的比例分别为44.4%、50.4%和52.6%,均为女性高于男性(均P<0.05),城市高于农村(均P<0.05),且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均P<0.001);3个人群中从未测过血压的比例分别为27.6%、24.2%、23.5%。已诊断高血压人群在7 d内检测过血压的比例为44.0%,城市为51.4%,高于农村的37.7%(P<0.001),检测过血压的比例随文化程度、人均年收入和BMI增长而上升(均P<0.001)。结论 我国成年居民定期自我检测血压的行为还有待提高,尤其是男性和农村地区。应加强相关健康宣传教育,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重点提高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和其他高危人群的血压检测行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73.
从1995年4月至8月,我们采用中国医科院药物研究所研制的紫素对21例食管癌进行Ⅱ期临床观察,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食管癌21例,均已经病理或组织学确诊,具有客观观察指标,近1个月来未做过化疗及其它肿瘤治疗。KPS计分70~90分,预计生存3个月以上。把同期病人分为紫素单用组9例,联合用药组12例,各组临床资料基本相同。其中男16例,女5例。中位年龄数58岁(31~69岁)。病变位于食管上段5例,中段12例,下段4例。病变长度<5cm者5例,5~9cm9例,>10cm7例。病理类…  相似文献   
74.
目的 了解我国 ≥ 18岁居民身体活动不足流行状况,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8个县(区),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 ≥ 18岁常住居民,利用包含全球身体活动问卷的调查问卷,以面对面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的方式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身体活动情况等相关信息。最终纳入183 769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数据经过复杂加权后,计算身体活动不足率和职业性、交通性和休闲性身体活动时间;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身体活动不足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8年我国 ≥ 18岁居民身体活动不足率为22.3%(95%CI:20.9%~23.7%),男性[24.4%(95%CI:23.0%~25.8%)]显著高于女性[20.2%(95%CI:18.6%~21.8%)], ≥ 70岁[28.4%(95%CI:26.9%~29.9%)]居民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居民,18~29岁[26.4%(95%CI:24.4%~28.3%)]和30~39岁[23.4%(95%CI:21.5%~25.3%)]的青年居民次之,且随着文化程度和总静态行为时间的提高呈上升趋势(P<0.001);每周职业性、交通性和休闲性身体活动时间分别为958.6(95%CI:911.4~1 005.8)min、234.5(95%CI:224.7~244.2)min、88.6(95%CI:83.5~93.7)min。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提示男性、农村、≥ 70岁、初中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6 000元、华北地区、机关/办事/技术和总静态行为时间较长的居民与更高的身体活动不足率有关。结论 我国超过五分之一的成年居民身体活动处于较低水平。男性、青年人、文化程度较高、机关/办事/技术和总静态行为时间较长的居民是身体活动相关健康促进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  相似文献   
75.
目的 了解高血压"标签"与我国≥ 18岁成年居民自评健康状况的相关关系。方法 本研究利用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该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进行抽样、面对面问卷调查和现场身体测量进行相关信息收集,其中自评健康状况问题参考美国行为危险因素调查,血压测量统一使用欧姆龙HBP-1300电子血压计。使用累积比数logit模型分析高血压"标签"与中国成年居民自评健康的相关关系(检验水准α=0.05)。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73 008人。高血压患者自评健康较差的比例是未患高血压者的1.29倍(95%CI:1.22~1.35,P<0.001),调整高血压"标签"之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0)。有高血压"标签"者自评健康较差的比例是无"标签"者的2.09倍(95%CI:1.96~2.23,P<0.001),调整实际高血压患病状况之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08,95%CI:1.94~2.23,P<0.001)。高血压组中,有高血压"标签"者自评健康较差的比例是无"标签"者的2.18倍(95%CI:2.02~2.36,P<0.001);血压正常组中,有高血压"标签"者自评健康较差的比例是无"标签"者的1.89倍(95%CI:1.64~2.18,P<0.001)。男性自评健康更容易受高血压"标签"效应的影响,尤其是在高血压组(OR=2.20,95%CI:1.98~2.45,P<0.001)。以上结果均调整了人口学因素、吸烟、饮酒、身体活动及慢性病患病情况。结论 高血压"标签"与我国成年居民自评健康独立相关。确诊高血压应严格遵守最新指南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76.
目的 分析2013年我国吸烟的归因死亡和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 利用2013年死因监测数据和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针对不同疾病特点,将以现在吸烟率作为暴露水平的直接法和以吸烟影响比作为暴露水平的间接法相结合,计算吸烟导致不同疾病死亡的人群归因分值,从而估计吸烟对于死亡和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 2013年中国人群由于吸烟导致约159.33万人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17.38%,其中男性吸烟导致的死亡占比(23.66%)远远高于女性(8.30%),城市人群吸烟导致的死亡占比(17.24%)略低于农村人群(17.51%),东部地区人群吸烟导致的死亡占比最低(16.81%),西部地区最高(17.91%)。2013年中国人群吸烟导致死亡人数在前三位的疾病是肺癌、COPD和缺血性心脏病,吸烟导致死亡归因分值最大的前三位疾病是肺癌、COPD和鼻咽癌。2013年中国人群吸烟导致期望寿命损失2.04岁,其中最高的为西部地区男性,共损失3.05岁。结论 吸烟仍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针对重点地区人群开展控烟工作,可以降低吸烟相关疾病的死亡,有效地提高我国人群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描述我国成年人血糖水平现状,探讨BMI、腰围与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 数据源于2018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8个监测区(县)选取≥18岁常住居民,以面对面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查方法收集人口学基本信息、慢性病危险因素信息、BMI、腰围和血糖水平等。对数据进行复杂加权后,分组描述不同特征人群的血糖水平,并利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不同特征人群的BMI及腰围与FPG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177 816名研究对象,我国成年人FPG和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5.73±1.46)mmol/L、(5.37±0.83)%,其中,均以≥60岁年龄组最高,男性均高于女性(P<0.001),城市的平均糖化血红蛋白略高于农村(P<0.001);平均FPG和平均糖化血红蛋白均随BMI和腰围的增长而增高(P<0.001)。多重线性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后,BMI每增加1 kg/m2,未诊断为糖尿病、新诊断为糖尿病和自报已诊断为糖尿病的FPG分别增加0.019 mmol/L(P<0.001)、0.021 mmol/L(P=0.163)和0.028 mmol/L(P=0.088);糖化血红蛋白分别增加0.015%、0.050%和0.033%(均P<0.001)。腰围每增加1 cm,亚人群的FPG分别增加0.008 mmol/L(P<0.001)、0.014 mmol/L(P=0.004)、0.023 mmol/L(P<0.001);糖化血红蛋白分别增加0.006%、0.019%、0.019%(均P<0.001)。腰围的标准化β值均高于BMI。结论 未被诊断为糖尿病且BMI或腰围高于正常值的成年人是重点防控人群。腰围预测血糖水平的能力高于BMI,应加大举措提高腰围知晓率,有助于实现各人群维持血糖正常。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补液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并发肺炎的影响.方法 收集脑卒中患者968例,将满足纳入标准的942例患者分为病例组522例和对照组420例,病例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补液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病例组并发肺炎12例,发生率2.3%,对照组并发肺炎24例,发生率5.7%,病例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补液干预有助于脑卒中患者预防肺炎的发生,应重视对脑卒中患者实施补液干预.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中国成年人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主要行为危险因素流行及聚集的关系。方法 采用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源自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98个监测点,采用面对面询问调查和身体测量收集心脑血管疾病行为危险因素及高血压患病等信息,将其中179 347名≥18岁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血压水平分为理想血压、正常血压、正常高值及高血压Ⅰ、Ⅱ、Ⅲ期6个水平,分析不同血压水平人群心脑血管疾病行为危险因素的流行及聚集情况。结果 样本人群中血压6个水平分别占36.14%、22.77%、16.22%、16.43%、5.97%、2.48%。不同人口学特征亚组间血压水平比较,以男性、汉族、有伴侣者血压水平更高;年龄越大、经济收入越低、文化程度越低者血压水平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否服用降压药,不分性别人群血压水平均随危险因素聚集数量增加而升高(P<0.05),其中未服药组血压水平受危险因素数量聚集影响更大。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具有1、2、≥3个危险因素者血压水平升高的风险分别是具有0个危险因素者的1.36、1.79、2.38倍。结论 我国成年人心脑血管疾病行为危险因素聚集越多,血压水平越高;采用≥2种的行为危险因素联合干预可更好控制人群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80.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文献报道未治疗者其生存期平均1.7个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自1983年9月以来于门诊和病房共治疗31例,治后肝脏缩小率达77.4%。平均生存期为7.9个月,中数生存期7个月。31例中细胞学诊断3例,甲胎蛋白诊断14例,临床综合诊断14例,均符合全国制定的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本组男性28例,女性3例,最小者26岁,最大者78岁,本组有肝炎、肝硬化病史者14例。1.化学治疗:MFA 方案:MMC_4~6mg 静冲,每周一次。AT—1258 10mg 静冲后0.5~1小时静滴5-Fu 500mg,每周二次。疗程3~6周,绝大多数为5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