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7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164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211篇
口腔科学   66篇
临床医学   859篇
内科学   322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2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30篇
综合类   1384篇
预防医学   513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582篇
  4篇
中国医学   642篇
肿瘤学   10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266篇
  2011年   310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0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研究1个Crouzon综合征家系及1例散发的Crouzon综合征患者的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 receptor 2,FGFR2)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在1个Crouzon综合征家系的10名成员,和另一例散发者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FGFR2基因的第8和10外显子(部分家族成员仅扩增第8外显子),产物纯化后直接进行DNA测序检测突变.结果 家系中3名成员及另1例散发者FGFR2基因第8外显子的833位核苷酸发生G→T的转换突变,该突变为错义突变,使该位点所编码的氨基酸由半胱氨酸变为苯丙氨酸(C278F).该突变为杂合子突变.结论 FGFR2基因突变是Crouzon综合征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62.
目的 筛选和鉴定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neutrophil-activating protein,NAP)的有效抗原表位,为Hp疫苗的研制提供基础.方法 以抗NAP的单克隆抗体作为固相筛选分子,经3轮吸附-洗脱-扩增免疫,筛选噬菌体随机7肽库,随机挑选噬菌体克隆,经噬菌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交叉反应试验及竞争抑制试验鉴定阳性克隆,测定阳性克隆所携带DNA序列并进行计算机辅助分析.以制备的阳性噬菌体克隆短肽液免疫小鼠,免疫血清与NAP经Western blot分析,以验证NAP的模拟表位.结果 经3轮免疫筛选后挑选到45个阳性克隆,经ELISA鉴定有12个阳性克隆,测序结果显示5种表位,其中P17噬菌体展示肽FAHLATQ与NAP氨基酸序列(137~143)高度同源,位于NAP高抗原区域(118~140),免疫血清可识别NAP.结论 用噬菌体随机7肽库成功筛选到了NAP的模拟表位,为基于NAP的诊断和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
神经衰弱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汶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应用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评定量表,对某部43例患神经衰弱的装甲车辆乘员和43名健康对照者进行配对比较研究,发现病例组的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和积极应方式的强度均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4.
朱斌  宁亚宁 《医学信息》2007,20(4):543-544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通过探讨和研究Oracle数据库服务器的特点与原理,阐述了如何提高、调整Oracle数据库服务器性能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5.
老年糖调节受损者不同转归情况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糖调节受损(IGR)者的应对方式特点,并比较不同转归情况的老年IGR者应对方式的差异.方法:对220例老年IGR者的空腹血浆葡萄糖(FPG)及口服葡萄糖试验2小时血浆葡萄糖(OGTT2hPG)进行测定,并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其应对方式进行评定,对不同转归情况的老年IGR者应对方式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老年IGR者的应对方式总体上是比较积极的,积极应对得分高于国内常模(P<0.001);有27.73%~78.64%的老年IGR者采用不同形式的积极应对方式,而4.09%~18.18%采取消极应对方式;不同转归组的老年IGR者应对方式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老年IGR者的心理干预中应多关注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较少、消极应对方式较多的这些人群.  相似文献   
66.
本文通过深圳市宝安区卫生局总共15家下属机构关于信息化建设问卷的调查,得知目前从事医药信息管理人员的专业顺位: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护理专业、统计专业、医疗专业、其他专业、图书情报专业、病案管理专业;文化程度顺位:大学、中专、研究生及以上、中学及以下;职称顺位:初级、中级、无职称、高级。计算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9.52%,上网电脑占10.16%。信息服务能力能满足日常工作需求,但理论研究要加强。  相似文献   
67.
目的构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营养管理模式,促进患者早手术、早下地、早康复。方法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营养管理现状,采用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活动进行改进。经过科学循证、专家指导等,从术前、术后及家庭三个环节,骨科、营养科、家庭三个维度,人员、制度、材料设备、方法、信息五个方面,制定三大对策群组并予以实施,包括组建营养支持团队、构建营养管理策略、搭建多维信息交互平台等。结果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首次下地时间缩短为26.7 h,平均住院日缩短为5.6 d,实现了早手术、早下地、早康复的目标。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个性化、全流程的序贯性营养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后续还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以进一步验证成效,数据自动采集与智能反馈也是今后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8.
通过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水平提升。采取事后处方点评及处方前置审核,建立和完善重点监控药品管理方案,对不合理用药进行拦截、宣教、绩效处罚、限量采购、约谈等,实现了重点监控药品规范化管理。实践后,不合理医嘱减少,处方点评合格率提升,辅助用药种类减少。认为建立重点监控药品管理的相关制度及流程,对提升合理用药水平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高间胆 )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6 (IL- 6 )及白细胞介素 8(IL- 8)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 EL ISA法对住院的高间胆病婴的感染组 (A组 )和非感染组 (B组 )以及对照组进行血清 IL- 6、 IL- 8及胆红素的检测 ,比较各组的胆红素、IL- 6、IL- 8水平 ,黄疸消退前后 IL- 6、IL- 8水平 ,并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 :A组总胆红素 (344 .0 3± 74.5 ) μmol/ L,较 B组高 [(2 77.83± 45 .12 ) μm ol/ L],间接胆红素 (间胆 ) (32 2 .9± 72 .12 ) μm ol/ L,较B组高 [(2 5 4.2 9± 44 .8) μmol/ L],A、 B两组 IL- 6分别为 (10 1.6 2± 38.77) ng/ L、 (75 .13± 13.77) ng/ 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30 .6 6± 3.17) ng/ L],A、B两组 IL- 8分别为 (190 .0 2± 5 9.0 3) ng/ L 及 (15 0 .5 4± 2 5 .6 2 ) ng/ 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10 8.30± 7.37) ng/ L];两组黄疸消退前后的 IL- 6及 IL- 8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多因素相关分析 ,IL- 6与感染因素密切相关 (P <0 .0 1) ,IL- 8与间胆呈正相关 (P <0 .0 0 1)。结论 :IL- 6及 IL- 8水平高低可作为高间胆病因及免疫自损程度诊断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0.
【目的】了解实验性血瘀证动物模型血管内皮细胞中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基因表达及其分泌NO的变化。【方法】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模型组体内血管内皮细胞及体外培养的细胞中组成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并相应测定分泌的NO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兔体内血管内皮细胞中组成型NOS(cNOS)基因表达以及血浆和原代培养液中NO水平皆明显下降(P<0.01),同期血浆中NO含量与内皮细胞中cNOSmRN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39,P<0.01)。两组间体外培养的传代细胞中cNOS基因表达及培养液上清中NO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但NO水平都比各自原代培养液中的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短期内血瘀证兔模型体内内源性NO水平降低主要是cNOS基因表达下降导致的,随时间的延长,不排除诱导型NOS(iNOS)及体内其他因素对分泌NO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