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5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评估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行子宫切除术的时间间隔对手术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7~2013年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瘤科行LEEP术后子宫切除或根治性子宫切除的1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LEEP术与行子宫切除术的时间间隔,将患者分为早期手术组(时间间隔≤4周)和延迟手术组(时间间隔4周)。分析LEEP术后再行子宫切除术间隔时间与手术结局的相关性。结果:186例中,LEEP术后行I型子宫切除术者117例,其中早期手术组55例,延迟手术组62例;LEEP术后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者69例,其中早期手术组43例,延迟手术组26例。行I型子宫切除术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患者中,早期手术组和延迟手术组的手术时间、失血、住院时间和手术并发症均无显著差异(P0.05)。LEEP术后接受广泛全宫切除的宫颈浸润癌患者,早期手术或延迟手术并不影响总生存率。结论:LEEP术后切除子宫的时间间隔并不影响手术结局,LEEP术后可随时行子宫切除术。但在临床观察中发现,过早手术组织水肿粘连会较为明显,而4~6周后水肿粘连明显减轻,手术难度因此降低。因此,可结合患者意愿,对于过度焦虑的患者,可于LEEP术后4周内手术,而依从性好的患者,可等4周以后再手术。  相似文献   
72.
目的对莱芜市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符合本地区的防治策略,提高产后妇女生活质量。方法 2011年1月1日—2012年5月1日在莱芜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后1年内PFD筛查的女性1574例,进行调查问卷(内容涵盖一般情况、产科史、家族史、既往疾病及手术史)、妇科检查,对压力性尿失禁及阴道壁脱垂相关因素经单因素分析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高危因素。结果筛选出压力性尿失禁的高危因素:年龄(≥40岁占39.22%)、体力劳动强度(重体力劳动者占32.77%)、分娩方式(阴道分娩≥2次占38.20%)、慢性咳嗽史(有慢性咳嗽史占25.58%)、未上过孕妇学校(19.13%);阴道脱垂的高危因素:年龄(≥40岁占78.43%)、体力劳动强度(重体力劳动者占85.71%)、BMI(≥28 kg/m2占85.19%)、分娩方式(阴道分娩≥2次占85.11%)、盆腔手术史(75.00%)。结论注重号召适龄婚育、适度体力劳动、提倡计划生育、积极防治慢性疾病如咳嗽等、进一步扩大孕妇学校影响力,争取使所有的孕妇都接受科学规范的孕期产后教育,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3.
目的:本文通过研究γ-氨基丁酸(GABA)及其受体GABRP、GABAB1R在滋养层细胞株JAR中的表达,采用Transwell模型,给予GABA受体的激动剂和拮抗剂干预,探讨其对JAR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免疫细胞化学,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ABA、GABRP、GABAB1R滋养层细胞株JAR中的表达;Matri-gel细胞侵袭模型检测GABA、GABAAR,GAB-ABR激动剂和拮抗剂对JAR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GABA、GABRP、GABAB1R在细胞株JAR均有表达;GABAA受体激动剂促进JAR细胞的侵袭,而GABAB受体激动剂抑制JAR细胞的侵袭。结论:在滋养层细胞株JAR中,GA-BA信号可能调节细胞的侵袭能力,从而参与滋养细胞相关妊娠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4.
李青文  谭冬梅 《吉林医学》2009,30(14):1538-1539
为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现代护理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可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开局导入法,情境陶冶策略和方法,案例分析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小组学习法,小教师授课法等。  相似文献   
7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恶性克隆性干/祖细胞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无效造血所致的难治性血细胞减少,极易发展为急性白血病[1]。维生素B12是DNA合成过程中的重要辅酶,直接影响骨髓造血细胞的增殖分裂,可致血细  相似文献   
76.
满力  姜世昌  谭冬梅 《护理研究》2007,21(32):2992-2993
[目的]探讨归因训练对中职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的影响。[方法]对2003级中专护生进行了实验观察,实验组在课堂和课余时间开展归因训练4个月,对照组不参与归因训练。[结果]实验组护生学能效能、学行效能和总学业自我效能水平都显著提高,学习成绩明显提高。[结论]归因训练能增强中职护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77.
扁平苔癣为皮肤及黏膜炎性瘙痒性皮肤病。临床表现多样,典型者为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与中医文献记载的“紫癜风”相似。皮损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常发生在腕曲侧、前臂、小腿内侧、踝、股内、腰背、腹等处,亦可累及颊、唇、舌部。病程较久.初起较急,数日内可扩展至全身。多发于成人。  相似文献   
78.
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小组学习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使受教育者具有终身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工作者努力的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的小组学习有助于形成积极、独立、主动的学习风气,提高自我组织能力和交流技巧,培养合作精神,其教学效果优于传统讲授法。  相似文献   
79.
掌跖脓疱病是一种病因不明 ,仅发于掌跖部位 ,周期性发生深在性脓疱 ,伴有角化、脱屑的皮肤病。目前治疗方法不多 ,西药治疗效果不稳定 ,且毒副作用大。我们采用中医药治疗这类皮肤病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6例为我科门诊患者 ,男性 3例 ,女性 13例 ;年龄 2 6~ 6 8岁 ,平均年龄 4 8.6岁 ;病程最短者 2月 ,最长者 6年 ,平均 15月。1.2 诊断依据 :参照《现代皮肤病学》〔1〕提出的诊断标准确定诊断。皮疹分布于掌跖部位 ,无银屑病家族史及银屑病证据。1.3 实验室检查 :做真菌镜检为阴性 ,菌培养阴性。脓…  相似文献   
80.
广西1997~2001年霍乱弧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广西1997~2001年霍乱流行菌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以及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打点杂交方法检测霍乱弧菌毒力相关基因ctxAB、zot,运用16s rRNA探针进行核糖体基因分型。结果 O139群霍乱弧菌ctxAB、zot基因携带率为100%,埃尔托霍乱弧菌ctxAB基因携带率为97.67%,zot基因携带率为95.35%;用16s rRNA探针分型可分为6个核糖体基因型(RT1~RT6),以RT1和RT4为主要型别。结论 普遍携带ctxAB、zot基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1997~2000年与2001年分离的菌株在核糖体杂交图谱上有明显的差异,同一核糖体型可以来源于不同的血清型和噬菌体—生物型的菌株。分析认为2001年的稻叶型菌株不是2000年稻叶型菌株的延续,而是一个新的克隆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