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胸部开放伤海水浸泡致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胸部开放伤涨水浸泡致急性肺损伤的特点,为研究救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实验动物致伤后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海水浸泡组(10只)和生理盐水浸泡组(5只)。对照组为单纯胸外伤,后2组动物于致伤后分别置入人工配制的海水或生理盐水中,于伤前及入水后0.5、1、2、3和4小时取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变化,同时监测血流动力学、呼吸系统和动脉血气变化。动物活  相似文献   
72.
73.
目的探讨胃癌中神经内分泌(NE)细胞的生物学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光镜、组化、免疫组化、透射电镜对189例各组织学类型胃癌的 NE 细胞进行观察,并对其中127例患者进行随访。85例检出 CgA 阳性癌细胞(45.0%)。其中73例进一步做各类激素抗体检测。结果所采用的9种激素抗体在胃癌组织中均有阳性表达。85例检出 CgA 阳性癌细胞,其中49例表达2种及以上激素。NE阳性癌细胞多出现在分化差的胃癌组织学类型中(P<0.01)。某些激素种类的表达与胃癌组织学类型及分化关系较密切。BOM、CT(P<0.01),GSAT、5.HT(P<0.05)多存在于分化差的癌中。不同的 NE 细胞其 NE 颗粒形态不同。NE 阳性胃癌组40例的淋巴结转移癌灶中19例有转移 NE 阳性细胞,其中13例 HCG 表达阳性(68.4%),明显高于其他激素的阳性表达(P<0.01)。NE 细胞阳性胃癌患者组存活率为38.9%;阴性组52.7%。4例 HCG 阳性胃癌患者随访12—29个月全部死亡,而7例生长抑素阳性胃癌患者随访33-66个月还有5例存活。结论胃癌中某些 NE 细胞在分化差的癌中检出率较多,不同种类的激素对胃癌侵润转移及预后可能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犬腹部开放伤合并人工海水浸泡的早期综合救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根据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在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血液动力学方面的特殊变化 ,制定相应的早期救治方案。并分析按此方案救治犬腹部开放伤合并人工海水浸泡的结果。方法成年杂种犬 30只 ,制作腹部开放伤动物模型。海水浸泡 2h后打捞出水 ,随机分为救治组 1 8只和对照组 1 2只 ,观察救治前、后在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血液动力学方面的改善情况及存活率变化。结果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经救治后其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血液动力学状态的紊乱得以明显改善 ,救治成功率为 94 4 % ,对照组死亡率为 1 0 0 %。结论本实验所用的救治方案在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的早期救治中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75.
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癌变二例报告徐光伟,刘宝珠,虞积耀,胡瑞民例1女,62岁。17年前行阑尾切除术,术后三年发现右下腹部肿块,逐渐增长。1984年5月因突发腹部剧痛,急诊入院手术。腹痛以右下腹为重。术中见腹腔内有多量混浊黄色液体,回盲部有一12cm×8c...  相似文献   
76.
大鼠烧伤合并海水浸泡早期体液变化特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用动物模型方法研究烧伤合并海水浸泡早期损伤机理和特点。方法 Wistar大鼠 175只 ,雄性 ,体重 2 0 6~ 2 90g。动物模型 :制造 30 %深Ⅱ°烧伤。海水浸泡方法 :水温 2 0℃~ 2 2℃。大鼠缚于固定板上 ,双前肢以下浸泡于海水中。分组 :正常对照组 :n =15 ;单纯烧伤组 :n =5 0 ;烧伤 +浸泡海水 2h组 :n =5 0。烧伤 +浸泡海水 3h组 :n =40 ;烧伤 +浸泡海水 4h组 :n =2 0。观测指标 :死亡率统计、渗透压、血常规、血生化。结果 死亡率 :普通烧伤组为 6 %,烧伤 +浸泡 2h为 10 %,烧伤 +浸泡 3h为 2 5 %,烧伤 +浸泡 4h为 5 0 %;血浆晶体渗透明显升高 ,浸泡时间越长 ,渗透压升高越明显 ;海水浸泡烧伤的血液生化改变较普通烧伤明显 ,以血氯、血糖和酶类升高较大 ;酸中毒严重且持续时间长 ;血管通透性增加持续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①大鼠烧伤合并海水浸泡死亡率明显高于普通烧伤并随浸泡时间延长而增加。②酸中毒相当严重且持续时间长。③血液生化指标变化剧烈 ,内脏继发损伤更严重。④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明显。⑤血管通透性增加持续时间延长 1倍 (达到 16h)。  相似文献   
77.
78.
东南沿海解藻酸弧菌伤口感染能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研究从沿海某地海水中分离出的解藻酸弧菌的致病性. 方法采用毒力实验组:35只二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腹腔注射解藻酸弧菌,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大肠埃希菌,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伤口感染实验组:35只SPF小鼠,腿部致伤后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浸泡含有细菌的人工海水)和阳性对照组(含有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大肠埃希菌),阴性对照组(浸泡无菌人工海水);观察小鼠一般状况、血常规、血培养、脏器培养,96 h后活杀取脏器和伤肢病理检查. 结果毒力实验:实验组20只鼠中4只(20%)的肝、肺有细菌生长;伤口感染实验:伤口感染阳性率为100%,活杀后脏器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0%;病理学检查伤肢皮下组织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肌纤维破坏、脓肿形成. 结论自沿海某海域分离出的解藻酸弧菌在106 CFU/ml时,具有较强的感染能力,可致实验鼠伤口感染.  相似文献   
79.
凝血酶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凝血酶是一种多功能丝氨酸蛋白酶,在体内一系列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不但参与止血和凝血、炎症、免疫反应、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而且可激活正常细胞的致瘤潜能和导致恶性细胞的转移表型。凝血酶是肿瘤细胞的促有丝分裂剂,能够增强肿瘤细胞对细胞因子的增殖反应,增强肿瘤细胞对血小板的黏附及体外细胞基质的侵袭,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和肿瘤微环境的组织重建。凝血酶受体家族PARs介导凝血酶的细胞生物学效应。凝血酶对肿瘤细胞生长具有双向调控作用,低浓度者促进生长,高浓度者抑制生长,甚至导致肿瘤细胞凋亡。本文就凝血酶的生物学功能、凝血酶与肿瘤及凝血酶受体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罕见的类似于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UTROSCF)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组织发生学。方法 分析1例UTROSCF的临床表现,对标本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结果 肿瘤组织的性索成分包括上皮样细胞和大量的泡沫样细胞,未见子宫内膜间质。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表达性索(calretinin、Melan A、CD99和inhibin)、平滑肌和上皮标记,还表达vimentin、ER、PR、bcl-2,而CK7、CD10和CD117(-)。结论 形态学和免疫学表型支持UTROSCF是子宫少见的含真正性索成分的多表型性肿瘤,具有不确定的潜在的复发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