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0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88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21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305篇
内科学   178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1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728篇
综合类   900篇
预防医学   263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200篇
  6篇
中国医学   204篇
肿瘤学   6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P16MTS1、P27KIP1基因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16^MIS1,P27^KIP1基因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8例胆管癌和8例伴慢性炎症的胆管壁组织中P16^MIS1,P27^KIP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胆管癌中P16^MIS1,P27^KIP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9%和35.4%,而伴炎症的胆管组织阳性表达率为100%和87.5%;(2)P16^MIS1,P27KIP1蛋白表达与胆管癌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以及临床分期呈显著相关性。结论:P16^MIS1,P27^KIP1多基因表达异常可能与胆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是衡量胆管癌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门静脉转流对肝硬化大鼠耐受人肝血流阻断时限的影响。方法:观测门静脉转流与非门静脉转流条件下阻断入肝血流不同时程后动物存活率及肝脏能量代谢的变化,包括肝细胞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肝组织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动脉血酮体比值(AKBR)。结果:①术后两周存活率:肝硬化大鼠门静脉转流下入肝血流阻断(PBB)-30min组和PBB-45min组为100%,单纯入肝血流阻断(PTC)-30min组、PBB-60min组分别为65%和75%。②肝脏能量代谢:缺血后肝组织ATP、RCR及AKBR均明显下降。再灌注后上述指标逐渐恢复,但随缺血时间延长,升高幅度明显降低,甚至难以恢复。结论:门静脉转流能显著提高肝硬化大鼠常温下耐受入肝血流阻断的时限。  相似文献   
33.
肝脏具有动静脉双重供血系统和一套静脉回流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的重建是肝移植中困难而关键的技术环节,肝移植时血管异常及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直接影响着肝移植的疗效.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总结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布特点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1999年 11月至 2 0 0 3年 6月间的 130例肝脏移植进行前瞻性调查 ,统计其发病率、病死率 ,描述其时间分布、病原学分布 ,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发病率为 32 .31% ,病死率为 35 .71%。 78.5 7%的肺部感染发生在术后第一周。革兰氏阴性菌是最常见肺部感染病原体且多高度耐药。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包括 :术后使用呼吸机≥ 2d、长时间手术、纤支镜检查或治疗、术前大量腹水、术后气管切开、术后肾功能异常、术后肺水肿、术后长时间留置胃管、术中长时间低血压。结论 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多发生在移植术后早期 ,具有高发病率、病死率高的特点。病原体多为具耐药性的革兰氏阴性菌。围手术期多方面因素均可能成为肺部感染的诱因 ,其防治工作必须贯穿整个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老年肝肿瘤患者的安全性。方法对126例老年肝肿瘤患者进行了161次RFA治疗,临床观察治疗后其对机体的反应、并发症发生及防治情况。结果并发症发生率7.1%(9/126),其中皮肤烧伤3例,胸腔积液2例,肝功能不全2例,结肠穿孔1例,皮下出血1例,无临床死亡病例。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老年肝肿瘤是一种较安全的方法,对机体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应用受者脾动脉重建移植肝动脉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5年7月完成的328例次原位肝移植中的肝动脉重建方法。其中7例受者因肝总动脉不适宜吻合而采用脾动脉重建移植肝动脉。7例受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2.5±11.3)岁。肝移植术中,于胰腺体部上缘处游离受者脾动脉干2cm,结扎其远端,利用其近心端与供肝肝总动脉对端吻合;在2.5倍手术放大镜下,以7-0Prolene缝线连续缝合方式完成动脉重建。结果术后行间断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监测显示:7例受者肝动脉血液供应良好,无血栓形成,无胆系并发症发生,无脾脏梗死征象。2例肝细胞癌患者分别在术后18、21个月死于癌肿复发,5例良性肝病患者术后随访22.6个月(12~38个月),肝功能良好,1年生存率为100%。结论在肝移植受者肝总动脉不适宜重建移植肝动脉时,选择性应用受者的脾动脉是简便可行的动脉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37.
38.
透皮给药研究中体外扩散池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皮给药研究中体外扩散池的改进李志鸿,孙鸿安,王浩,徐斐,侯惠民(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上海200437)DESIGNOFANEWTYPEINVITROSKINPERMEATIONAPPARATUS¥LIZi-Hong;SUNHong-An;WANGH...  相似文献   
39.
����ʽ����ֲ���������ĸ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背驮式肝移植时病肝切除及肝流出道重建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2年10月行67例背驮式肝移植时病肝切除及肝流出道重建的方法改进及效果。结果 肝移植病例围手术期死亡7例,手术死亡率为10.45%。2例存活超过3年,8例存活超过2年,19例存活超过1年。结论 病肝切除及肝流出道重建方法的改进有利于提高背驮式肝移植的成功率、减少技术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40.
棘间韧带损伤是腰背疼痛的常见病因 ,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我院自 1996年 7月至 2 0 0 2年 8月共收治 2 6 0例患者 ,我们体会以局部注射疗法加中药活血止痛膏外敷及针刀疗法综合治疗 ,效果尤佳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 6 0例患者中男 176例 ,女 84例。年龄 17~ 6 5岁 ,平均 4 5 .9± 12 .8岁。病程 1d至 7年不等 ,平均2个月。从事弯腰劳动者 16 2例 ,偶尔弯腰负重损伤者 6 7例 ,退行性病变者 2 4例 ;有明显外伤史者 77例 ,无明显外伤史者 183例。1.2 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必须有损伤部棘突及棘间明显触痛 ,大多能明确指出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