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9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探讨c—myc基因对于胃上皮细胞增殖状态、细胞周期、凋亡等生物学特性及浸润能力等表型的影响。方法将c—myc基因插入载体pcDNA3.1构建pc—myc真核表达载体。以脂质体介导转染HFE145正常胃上皮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细胞系,而后使用流式细胞术、生长曲线法、平板克隆形成法、细胞迁徙法等方法分析稳定表达株相关生物学特性的变化。结果与转染pcDNA3.1空载体及空白HFE145细胞相比转染pc—myc载体的稳定表达细胞株生长显著加快,前5d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周期检测显示,pc—myc转染组处于G:~M期的细胞比例平均约25%,显著高于未处理的HFEl45细胞和转染pcDNA3.1空载体的细胞的5%(P〈0.05),而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平均约10%,显著均低于其他两组(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HFE—myc组细胞的凋亡比例平均5.8l%,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pc—myc转染组平均克隆形成率0.27,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细胞迁徙实验结果提示,pc—myc转染组穿膜率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yc基因可能具有促进细胞生长增殖及分裂作用,同时可影响细胞周期,增加处于分裂期细胞的比例,可能具有促进细胞分裂作用,但对细胞迁徙能力的影响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62.
<正>1仪器与药品HP-8452A紫外分光光度计。血竭素高氯酸盐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血竭: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玉林制药有限公司。白芨:北京景琪饮片厂。复方血竭灌肠剂:本院自制。2质量控制2.1性状本品为血红色,黏稠液体。2.2鉴别取血竭灌肠液1g,放入20mL试管中,加乙醚10mL,密塞,振摇1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液。另取血竭对照液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试验。取供试品、对照药材及血竭素高氯酸盐对照品溶液(精密称取血竭高氯酸盐对照品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评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风险、营养支持及疗效.方法 5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人院后进行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评估营养状况.营养支持分2组:溃疡性结肠炎综合治疗和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综合治疗+肠内营养.监测0-4周营养指标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50%以上患者存在营养风险.综合治疗+肠内和肠外营养方案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及营养治疗指标效果好,显效率高于肠内营养组(P<0.05).结论 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综合治疗的同时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效最好,应鼓励患者适量进食.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经门静脉外周血干细胞移植(VPBSCT)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方法 选择37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取经门静脉途径肝内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观察患者移植术前、术后2个月的肝功能[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清蛋白(ALB)水平及凝血酶原时间(PT)]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移植术后2个月患者血清ALT、TB水平及PT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术后3个月患者血清ALT、TB、ALB水平及PT与术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术后2个月,腹腔积液减轻17例(70.8%,17/24),乏力好转26例(83.9%,26/31),食欲改善28例(75.7%,28/37),体力好转25例(67.6%,25/37),腹胀减轻21例(63.6%,21/33).除5例患者移植术后腹腔积液加重,1例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外,未发现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VPBSCT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具有疗效好、费用低及技术风险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建立冷-束缚应激(CRS)诱导肠黏膜屏障破坏大鼠模型,探讨肠黏膜屏障变化在应激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采用寒冷加束缚为应激源实施干预,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实验期间通过直结肠扩张(CRD)实验测定内脏敏感性,取大鼠远端结肠及回肠黏膜行病理组织学检查.采用气相色谱法(GC)测定两组大鼠5h尿液中乳果糖(L)与甘露醇(M)排泄率(L/M)比值,反映肠黏膜屏障的变化情况.8结果 模型组初始感觉阈值、疼痛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阈值分别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肠黏膜病理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模型组大鼠5 h 尿液中L/M比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0.05).结论 应激损伤导致大鼠肠黏膜通透性增大,肠黏膜屏障受损可能与应激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66.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邪)感染和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因素。作者应用H2受体拮抗剂与质子泵抑制剂(PPI)必要时加用抗生素方案治疗我院2000年2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126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7.
Tg用于小学生碘缺乏病监测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配对对比方法,测定服不同剂量碘油丸小学生的尿碘、TSH、Tg等指标,结果显示:尿碘、TSH等指标基本一致时,唯独Tg有显著差异,即给碘量少的群体Tg高于给碘量多的群体,向高值偏移情况也如此。这提示Tg比TSH更灵敏,是IDD监测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8.
目的比较氩离子凝固术配合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对疣状胃炎的疗效差异,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及CBM数据库,搜集1988—2008年的相关文献,采取meta分析法对其中筛出的14篇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氩离子凝固术治愈率为91.3%,单纯药物治疗的治愈率为19.2%。两种疗法加权合并率差均值为0.348(95%CI=0.243~0.464),对各项研究结果做齐性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9.
目的比较复方血竭灌肠液及口服5-氨基水杨酸(SASP)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临床维持缓解治疗中的疗效。方法以血竭、白芨为原料制备复方血竭灌肠液,对51例UC患者(血竭组)进行灌肠治疗6个月;SASP组给予SASP1.5g1次/d口服维持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及治疗中的副作用。结果血竭组和SASP组疗效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竭组消化道反应、血液系统毒性、肝肾功能损害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血竭灌肠可用于高危患者及SASP治疗无效者的维持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0.
背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近期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0例,对照组18例给予内科常规治疗,移植组12例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经肝动脉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治疗。 结果与结论:移植后,移植组白蛋白有上升趋势,从第2周开始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并持续至第12周;谷丙转氨酶和凝血酶原时间有下降趋势,从第8周开始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并持续至第12周;总胆红素水平有下降趋势,从第4周开始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并持续至第12周。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经股动脉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近期有效。关键词:肝硬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失代偿期;肝动脉;移植 缩略语注释:UC-MSCs: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4.0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