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9篇
基础医学   47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4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2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目的 探讨人α防御素-5(human α-defensin-5, HD-5)多肽体外抗单纯疱疹Ⅱ型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2, HSV-2)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绿猴肾细胞(Vero)为宿主细胞,采用CCK-8法首先分析10~200 μg/ml浓度范围内HD-5多肽的细胞毒性,再以HSV-2感染Vero细胞,分别于感染前后和感染的同时加入100 μg/ml 的HD-5多肽,72 h后测定细胞保护率,结合细胞病变效应观察,分析HD-5抗HSV-2的作用效果和起效环节,并通过改变培养基中血清的浓度,观察血清对HD-5抗病毒作用的影响.结果 在100 μg/ml 浓度以内,HD-5多肽几乎无细胞毒性,提前或同时加入HD-5多肽可以显著抑制HSV-2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反应、提高细胞保护率(P<0.01),而在HSV-2感染2 h后加入HD-5多肽对Vero细胞的保护作用不明显(P>0.05);血清浓度会显著影响HD-5多肽的抗HSV-2活性,血清浓度越高,HD-5多肽对细胞的保护率越低.结论 HD-5多肽在体外具有显著的抗HSV-2感染活性,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干扰病毒对细胞的粘附、侵入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2.
microRNA(miRNA)是一大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当中的长度约22 nt的内源性单链非编码RNA,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结合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miRNA作为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分子在骨骼肌分化调控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阐明miRNA在骨骼肌增殖与分化中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可为骨骼肌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文章总结了miRNA,尤其是miR-1、miR-133和miR-206等肌肉特异性miRNA,在调控骨骼肌分化过程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以便于进一步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33.
为探讨烧伤后回肠粘膜的病理变化,肠粘液及其中IgA成分的变化及这些变化与肠源性感染的关系,我们利用小鼠制作TBsA25%Ⅲ度烧伤模型,分别于伤后0.5、1、6、12、24小时观察;①小肠末端的病理病变;②测定小肠粘液层厚度及粘液中蛋白、己糖、唾液酸的含量;③检测粘液IgA血清IgA及粘膜固有层中分泌IgA浆细胞数;④各时相小肠系膜淋巴结的细菌培养。结果表明:伤后小肠出现病理改变,粘液成分有变化,粘液中IgA含量持续下降且与肠源性感染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4.
一般说来,在和平年代,放射突发事件有4种可能的方式:①放射性散布装置(radioactive dispersal device,RDD),又叫脏弹(dirty bomb),是将放射性物质与普通炸弹捆绑在一起,当炸药被引爆时,放射性物质就随着向周围地区喷发。②核设施遭袭击导致源项释放;③盗窃核武器或粗糙核装置;④小当量核爆炸,其中,受脏弹袭击的可能性最大。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不同时间应用不同剂量地塞米松对严重烫伤大鼠血清TNF-α、IL-1β和IL-6的影响,为临床上合理应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GC)救治严重创伤患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于严重烫伤后早期48h内不同时间分别给大鼠腹腔注射5mg/kg(大剂量)和0.5mg/kg(小剂量)地塞米松,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TNF—α、IL-lβ和IL-6的含量改变。结果 烫伤后4h和12h应用大、小剂量地塞米松均可显著降低血清中TNF—α、IL-lβ、IL-6的含量,其中大剂量效果更加显著;烫伤后24h应用大、小剂量地塞米松均可显著降低IL-lβ、IL-6的含量,但两种剂量间无显著差别;烫伤后48h用不同剂量地塞米松对三种细胞因子的影响均不显著。结论 从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来看,严重烫伤后4—12h应用大剂量外源性GC,12—24h应用小剂量GC,可产生最佳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36.
以食物核苷酸为代表的外源核苷酸对人体的营养学意义还不清楚。肠上皮可能是核苷酸发挥生理作用的关键部位。我们探讨 4种单核苷酸及其按母乳组成模式配制的核苷酸混合物对肠上皮隐窝细胞株IEC 6的细胞周期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肠上皮隐窝细胞株IEC 6用含 1 0 %新生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传代。细胞悬浮液接种于塑料培养皿或预先放有小玻片的 2 4孔板培养 1d后 ,换用含 2 %透析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 ,并加不同剂量核苷酸受试物继续培养 2 4h ,塑料培养皿培养的细胞经消化、离心、溴乙啶染色后上流式细胞仪检测…  相似文献   
37.
不同取片方式对植入贫铀片大鼠组织铀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取出嵌入的贫铀弹片后,其周围组织中仍有高浓度的贫铀污染,研究何种取片方法能最低限度减轻这种污染,对减轻机体损伤有重要意义.方法动物麻醉状态下手术植入贫铀片,10 d后以各种不同的方法取出,分为常规手术组、术前4%碳酸氢钠去污组、创口去污组、更换手术器械组、剪去周围组织组和综合法组,在取片后第7、14、21天收集组织样本,测定铀含量.结果以常规手术组组织铀含量最高,术前去污组、切口去污组和更换器械组次之,剪去周围组织铀含量下降较大,综合组最低.结论综合应用各种方法实行手术,即术前4%碳酸氢钠去污 切口去污 更换器械 剪去周围组织效果最好,可大大减少铀吸收.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小鼠烧伤后早期巨噬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 (GR)、核转录因子 (NF kB)、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白介素 1β(IL 1β)蛋白表达的变化。 方法 将培养的巨噬细胞株ANA 1注入小鼠腹腔内 ,小鼠行 15 %TBSAⅢ度烧伤 ,收集腹腔巨噬细胞 ,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方法 ,观察烧伤后 2、6小时巨噬细胞GR、NF kB、TNF α和IL 1β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果 烧伤后巨噬细胞免疫组化染色GR、NF kB阳性表达减弱 ,TNF α和IL 1β阳性反应增强。Westernblot分析表明烧伤后GR、NF kB蛋白含量降低。 结论 烧伤后巨噬细胞GR、NF kB蛋白减少 ,TNF α和IL 1β增加 ,说明巨噬细胞激活在烧伤后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9.
肺血循环障碍性病变的宏观图像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应激后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变化特点以及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的3类受体(代谢型受体、离子型NMDA受体、离子型非NMDA受体)对其表达的调节,以期寻找创伤后GR的可靠调节手段。方法以小鼠背部造成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利用RT-PCR技术,检测烧伤后小鼠海马GR转录水平的变化特点;通过Western-blot方法检测GR蛋白水平的变化特点;选取烧伤后GR表达最明显的时相点,分别检测烧伤前腹腔注射谷氨酸的3种受体拮抗剂[NMDA受体拮抗剂(MK-801)、非NMDA受体拮抗剂(CNQX)、代谢型受体拮抗剂(MCPG)]对伤后GR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烧伤各组海马GRmRNA水平明显降低;各组海马GR蛋白水平的表达亦明显降低;烧伤前30min腹腔注射MK-801可显著抑制伤后(2h)GRmRNA水平的下降,而腹腔注射CNQX,MCPG却无此作用。结论严重烧伤可导致海马GR减少,谷氨酸的离子型受体NMDA受体参与了这种变化,提示调控NMDA受体活性可调节创伤后GR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