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0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患者女性 ,57岁。因阵发性心悸 10年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心电图为窦性心律 ,心悸发作时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上速 )。入院后行体格检查 ,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等均无异常。食管起搏诱发阵发性室上速发作 ,提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予以射频消融治疗。术中常规置入高位右心房、冠状静脉窦、希氏束及右心室心尖部电极导管 ,插管过程顺利。行心内电生理检查过程中 ,给予右心室心尖部刺激时不能有效起搏 ,遂调整右心室电极导管位置 ,但在右心室多个部位均不能有效起搏。后将刺激仪输出电压由 4V增大至 6V ,才获得有效右…  相似文献   
62.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住院患者的种族及临床特性。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6年8月本院住院的1436例房颤患者的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36例中,汉族967例(67.3%),维吾尔族350例(24.4%),哈萨克族58例(4.0%),回族38例(2.6%),其他族23例(1.6%)。发病年龄60.8±13.9岁。其中汉族与回族的发病年龄大于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63.9±12.4,62.5±13.2岁vs53.7±14.9,54.0±14.3岁;P<0.05);各族别引起房颤的病因中,汉族以高血压为主,而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及回族以风湿性瓣膜病为主。回族与维吾尔族的血栓栓塞危险因素发生率高于汉族及哈萨克族(P=0.014)。各族别与缺血性脑卒中及血栓栓塞并发症之间的关系差别无显著性。结论房颤患者的病因、发病年龄及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等方面存在种族差别。  相似文献   
63.
用逐级更换扩张管的方法处理误穿锁骨下动脉一例田文庆邹阳春程祖亨患者男性、58岁。因急性下壁并右室梗死住CCU病房,为作床旁血液动力学监测而放置Swan-Gasz漂浮导管。锁骨下静脉穿刺后用注射器回抽方见血液流出,色鲜红。未经仔细确认,即将短导丝送入并...  相似文献   
64.
对16例难治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行心脏再同步化起搏治疗。12例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QRS波时限缩短,心胸比缩小,左室射血分数增加。3例心功能无明显变化,另有1例在随访期间症状无明显缓解。结论:心脏再同步化起搏能改善难治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65.
我国八个人群钠、钾、钙、镁与血压关系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我国具有不同饮食习惯和高血压患病率的8个人群(4个地区和4种民族)共745名男性(40~59岁)作电解质一血压相关分析。采取人群闻简单相关研究。人群内多因子逐步回归和判别分析,并以t(t′)检验比较高血压和正常血压组各营养参数的差别,发现营养的参数在不同地区人群中差别甚大(如尿Na/K);血钙(Ca)不一定和Ca摄入量及尿Ca排量平行,血钙有时不能如实反映Ca摄入水平。尿Na(Na/K)和Ca(Ca/Mg)对血压具有正相关,K和Mg则呈负相关。增加K和Mg及/或降低Na和Ca摄入可能有益于预防高血压。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顽固性频发室性早搏的短期疗效.方法:对8例顽固性频发室性早搏进行了射频导管消融治疗,8例病例均无器质性心脏病.采用起搏标测法.结果:7例消融成功,1例无效,随访4~12个月,术后无复发.结论:射频导管消融可用于药物治疗无效而症状明显的频发室性早搏.  相似文献   
67.
以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血清Fe、Mo、Ni、Pb、Si、Sn、Sr、V、Ca、Mg、Cd、Co、Cr、Cu、Mn、Zn,以F-78型脉冲极谱仪测Se,观察我国四个地区、六个人群(三个民族)共325名男性(40~59岁)的元素—血压(BP)关系,发现元素水平有地区、民族差别;血清Pb、Ni、Si、Sn、V、Cd、Cr间相关系数大,而Sr则具相对独立性;从多因子逐步回归和判别分析,Sr无论在正常血压、高血压和总合并组,恒定与血压正性联系;在部分组Ca(Ca/Mg)、Fe、Co与血压正性联系,血Cr、Sn与血压负性联系;有害元素Cd在血压水平较高的人群水平反低,与血压反而呈负性联系,可能系元素在体内组织和血中分布不一致的缘故。研究并提示,在高血压组必需元素Ni、V、Co、Cr水平较低;血Ca与尿Ca水平不并行,前者不能完全反映Ca摄入量。  相似文献   
68.
心脏起搏是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有效手段,已得到较广泛的临床应用。但新疆地大,边远落后,1990年以前开展心脏起搏的仅限于乌鲁木齐市几家大医院。1991年我们承担自治区重点科技推广项目,开展心脏起搏技术的推广。3年间在我区8个地、州进行推广,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9.
本组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44.3±12.8岁,均为反复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难以长期控制者,其中5例预激合并房颤旁路前传。体检及辅助检查:正常心脏38例,冠心病4例,高血压3例,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1例。除5例预激合并房颤者,术前口服胺磺酮600mg/d,7~10d,余41例均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以上。消融靶点为最短的A-V(显性旁路)或V-A(隐匿性旁路)间期,或记录到旁路电位的部位。房室结改良均采用下位法消融慢径。旁路31条,29条旁路被阻断,成功率为93.5%,其中左侧成功率为96%,右侧成功率为83.3%。15例双径路改良法,14例成功消融慢径(93.3%),1例误消融快径出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随访45例(平均15±6个月),1例有心动过速复发,其余均无室上性心动过速或房颤复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0.
为了探索饮食,牛磺酸与高血压病病理学关系,我们对高血压患病率和饮食习惯有明显差异的哈萨克、汉和维吾尔三民族高血压患者86例,正常血压者171例,进行24小时尿牛磺酸排出量测定,发现高血压组尿牛磺酸含量为162.21±146.11mg/24h,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合量117.18±116.99mg/24h(p<0.05)。三民族中,血压水平与尿牛磺酸排量以食动物蛋白质最多的哈族最高,血压水平和尿牛磺酸排量分别为105.3±15.8mmHg和210.30±175.90mg/24h(p<0.01),哈族的高血压患病率也最高;其次是维族,血压水平和尿牛磺酸排量分别为98.2±150mmHg和99.38±65.82mg/24h(p<0.01);汉族的高血压患病率和食动物蛋白质相对最低,二种指标最小,分别为95.1±15.7mmHg和77.94±49.67mg/24h(p<0.01)。在高血压,正常血压总合并组中,24小时尿牛磺酸排量与血压呈显著正相关:与收缩压r=0.216,p<0.01;与舒张压r=0.178,p<0.01;与平均压r=0.205,p<0.01。本实验结果表明,动物蛋白食入越多,尿牛磺酸排量越大,血压也越高。提示牛磺酸在体内可能起升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