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8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9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6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中国人不同病因所致慢性肝病患者中抗肝抗原自身抗体的存在状况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自身抗体特征。方法  166例肝功能异常患者分为 6组 :自身免疫性肝炎 (AIH ) 1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 2 0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PSC)13例、HBV组 66例、HCV组 2 2例、肝豆状核变性 (HDL) 3 9例。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 (ANA)、平滑肌抗体 (SMA)、抗肝肾微粒抗体I型抗体 (anti LKM1)、抗线粒体抗体 (AMA)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 ,免疫印迹法检测抗肝细胞胞溶质抗原 1型抗体 (anti_LC1)、抗可溶性肝抗原 /肝胰抗原抗体 (anti_SLA/LP)、抗肝肾微粒抗体 1型 (anti_LKM1)、AMA_M2亚型等多种肝抗原自身抗体。结果  166例中ANA、AMA、M_2、pANCA阳性率在 7组中有显著差异 (P <0 .0 1)。PBC中AMA、M 2阳性检出率均为 10 0 % ,PSC中pANCA阳性检出率为 5 3 8% ,Fisher精确检验在a =0 .0 0 2水准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AIH与PBC的ANA阳性率分别为10 0 %和 60 % ,Fisher精确检验在a =0 .0 0 2水准二者无显著差异。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在AIH组SMA阳性率为 2 5 % ,LKM 1、LC 1、SLA/LP阳性率均为 8.3 % ,统计学处理与其他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可能与病例少有关。PBC中分别有 1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筛选汉坦病毒β3整合素受体拮抗肽,为进一步设计和获取高活性的抗病毒短肽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以β3整合素为靶分子,从随机七肽噬菌体展示库中筛选β3整合素的高亲和力噬菌体配体,应用相关软件对阳性噬菌体的基因DNA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比较亲和性噬菌体外源插入肽的DNA序列,发现LPLTPLP、TGVKGPG、DHRNHLV肽段有较高的重复概率,经与汉滩病毒囊膜糖蛋白氨基酸序列比较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同源序列.结论 运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从肽库中筛选β3整合素受体拮抗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3.
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基因治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现已明显提高了艾滋病(AIDS)的临床疗效.但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高度变异性、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价格昂贵等因素,多种新的抗HIV药物仍在不断开发。近年,抗HIV-1基因治疗研究主要在两方面取得较显著进展:一是通过基因修饰易感靶细胞.使之表达能特异性干扰HIV-1复制周期中一个或多个步骤的核酸序列或蛋白质,直接干扰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44.
血浆置换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病毒载量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并探讨经血浆置换(PE)治疗后重型肝炎(重肝)患者血清中HBV DNA载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48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的重肝患者,在内科基础治疗上加用PE治疗.观察患者在PE治疗前后血清中HBV DNA载量的变化及各项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48例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明显下降,治疗有效组比治疗无效组降低更明显,对肝功能和临床症状的改善也更明显.结论:PE治疗可有效去除重肝患者血清中HBV DNA,从而减轻由其诱发的机体免疫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45.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治疗44例流行性出血热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分组法用流行性出血热(EHF)特异性免疫球蛋白(SIG)治疗44例早期EHF患者,观察其特异性抗体水平、循环免免疫复合物(CIC)及补体C_3含量的动态变化,以探讨SIG对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与作用。结果表明:应用SIG后,能明显降低EHF抗体及CIC水平,促进C_3水平回升。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及非常显著,P<0.05和P<0.01。提示早期应用SIG,可能有中和体内游离病毒,减轻病毒血症的作用,从而使由此激发的体液免疫水平降低,对减轻继发的免疫病理损害,阻止病情发展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46.
双链RNA干扰现象与HCV和HIV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青和  白雪帆 《肝脏》2003,8(2):45-46
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具有较高的慢性化比例 ,曾有报道可高达 80 %以上 ,因而具有更大的危害性[1] 。到目前为止 ,除了部分丙型肝炎患者对干扰素的治疗有一定应答之外 ,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 ,寻找有效的抗HCV药物成为研究丙型肝炎的热点 ,同时也是临床上急需解决的棘手问题之一。1998年 2月Fire和Mello首次在《Nature》发表了将双链RNA (dsRNA )注射入一种线虫 (Caenorhabditiselegans)内 ,dsRNA诱导了基因靶向专一性的基因表达沉默。研究表明在许多生物体中导入dsRNA后 ,会引起体内同源基因特异性沉默 ,这种现象称作RNA…  相似文献   
47.
应用煮沸法-半套式-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汉坦病毒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煮沸法┐半套式┐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汉坦病毒感染张斌白雪帆刘安杨为松作者单位:710038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张斌、白雪帆、杨为松);西安市儿童医院(刘安)汉坦病毒的早期诊断是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有效防治的关键。在聚合酶链反应(PC...  相似文献   
48.
拉米夫定联合双甲五灵胶囊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与双甲五灵胶囊联合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病理组织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双甲五灵胶囊,3次/d,6粒/次,并同时口服拉米夫定01g/d,疗程1年;同时设对照组,给予保肝对症治疗。动态观察服药0、6、12个月患者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的变化;对其中8例患者治疗前后肝穿刺活检,用Masson三色组织化学染色后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4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下降(P<001)。肝细胞坏死、汇管区炎细胞浸润及纤维化明显减轻。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双甲五灵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使患者血清HA、LN、PCⅢ、ⅣC含量显著下降,并减轻肝组织的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49.
目的急性肝功能衰竭是重要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对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进展甚微,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依然任重道远。方法本研究基于pSilencer4.1-CMVneosiRNA表达载体,设计并构建了TLR4siRNA表达载体。经体外细胞转染实验,筛选了3条抑制效果较好的表达载体,进一步行体内动物实验。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体外评估其对转染RAW26d.7细胞TLR4mRNA、蛋白表达水平的抑制作用,进一步评价了TLR4siRNA对TNF—α、MIP-2水平的影响,及对LPS诱导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作用;之后再采用3条抑制效率较高的TLR4siRNA进行体内试验,采用尾静脉高压水注射法转染C57BL/6小鼠,静默TLR4的表达,再采用D—GalN/LPS联合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观察TLR4siRNA对D—GalN/LPS诱导的肝损伤小鼠是否有保护作用,观察TNF-α、MIP-2水平的变化,观察肝细胞凋亡水平变化。结果D—GalN/LPS联合给药前48h及24hTLR4siRNA预处理可明显降低ALT及AST的升高幅度,TNF-α及MIP-2的mRNA及细胞因子水平亦被抑制,TUNEL阳性肝细胞百分率下降。TLR4siRNA预处理可明显减轻D—GalN/LPS对C57BL/6小鼠的肝损害作用,降低小鼠的死亡率。通过TLR4siRNA阻断TLR4表达可能有助于控制LPS炎性反应,防治肝损伤。结论通过本研究可望进一步阐明LPS/TLR4在急性肝衰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今后从RNA角度治疗肝功能衰竭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输血传播肝炎病毒(TTV)有否直接垂直传播途径及尿液传播的可能性,初步了解西安地区TTV结构部分特点.方法参照文献[1]在TTV DNA ORF1区设计一套套式PCR引物,建立TTV DNA套式PCR检测方法,对16例血清检测TTV DNA阳性的患者尿液做了TTV DNA检测,对52 例正常顺产孕妇血清及其婴儿脐带血同时检测TTV DNA; 并且对西安地区1例原因不明而TTV阳性肝炎患者的TTV套式PCR扩增终产物纯化直接测序.结果 16例血清检测TTV DNA阳性的患者尿液TTV DNA检测未发现1例阳性; 在52例顺产妇外周血中,9例TTV DNA阳性TTV基因检测阳性率为17.3%(9/52);而新生儿脐带血TTV基因检测阳性率为7.7%(4/52); 其中,母子同时TTV DNA阳性2 例,单纯母亲血TTV DNA 阳性7例; 单纯婴儿脐带血TTV DNA 阳性2例.直接测序法测序,测得的143bp序列用DNAsis分析软件中国1株(BDH1)序列比较,二者同源性为65.0%,差异率为35.0%(>30%).结论 TTV可能不能通过尿液传播,但能经胎盘直接垂直传播, 西安地区TTV流行毒株可能存在新的TTV基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