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0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87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48篇
内科学   119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15篇
综合类   479篇
预防医学   207篇
眼科学   55篇
药学   176篇
  1篇
中国医学   206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本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成功构建抗HBV PreS2 3B9mAb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基因的基础上,在389 ScFv基因中引入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克隆的噬菌体表达载体pCANTAB5噬菌粒中。经转染TG1  相似文献   
62.
HBVDNA是乙肝病毒感染并复制的直接证据。我们的前期实验表明,在101例以常规检测乙肝五项全阴性的门诊患者血清中,经PCR检测有25例HBVDNA阳性,阳性率为24.8%。虽然,PCR是目前公认的最敏感的检测方法之一。但是,这样高的单项HBVDNA阳性检出率,能否真实反映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血清中其它乙肝标志物的存在状况?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开展"共情"护理对门诊肿瘤患者心理及依从性等方面的影响。 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重庆市某市属肿瘤医院门诊肿瘤患者107例,随机分为共情护理关怀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患者分别从服务依从性、心理状态、服务满意度三个维度进行评价,其中,依从性分为优秀依从(90~100分)、基本依从(60~90分)和不依从(0~60分),依从率=优秀依从率+基本依从率;心理状态评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从焦虑、抑郁、敌对、偏执等方面进行评价;满意度方面,分别设计了就诊环境、服务态度、护患沟通等调查内容,按非常满意(95~100分)、基本满意(70~95分)和不满意(0~70分)三种结论进行统计,满意率=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结果共情护理关怀组的依从率、SCL-90评分、患者就医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各指标对比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在肿瘤患者门诊就诊过程中,引入共情护理关怀,可提高患者门诊服务依从性、调节心理状态、提高服务满意度,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4.
目的 研究小儿治哮灵片对幼年大鼠哮喘模型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36只雄性Wistar幼年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醋酸地塞米松(阳性药,1 mg/kg)组和小儿治哮灵片低、中、高剂量(0.32、0.64、1.28 g/kg)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制备幼年大鼠哮喘模型。造模第8天开始ig给药,每天给药1次,给药至造模3周,对照组和模型组ig给予蒸馏水。记录各组大鼠引喘潜伏期并进行行为学评分;检测肺脏器指数;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幼年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4、IL-5、IL-6、免疫球蛋白E(IgE)、γ-干扰素(IFN-γ)、核转录因子(NF-κB)的水平以及肺泡灌洗液中IFN-γ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小儿治哮灵片高、中、低剂量组引喘潜伏期及哮喘行为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0.01);肺脏器指数显著下降(P<0.05);血清IL-4、IL-5、IL-6、IgE、NF-κB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血清与肺泡灌洗液中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小儿治哮灵片抗哮喘作用可能与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腰椎正骨理筋按摩手法牵引、敦煌消定膏外敷;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有效率、依从性。结果:治疗组不仅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而且患者在久坐时,睡眠方式,自身锻炼,日常生活方式和重视程度方面的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治疗不仅提高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而且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对治疗和预防本病的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7.
目的为有效解决TESSYS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中出血问题,避免微创手术转开放手术,对镜下止血措施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热凝、压迫、增压、填塞及引流5项措施进行术中止血和术毕处理。结果本组120例无1例改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76.3±17.5)分钟,平均出血量(12.5±4.3)ml,无硬膜外血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合理综合应用上述5项止血措施,不仅能减少术中出血还能避免中转开放手术,是开展椎间孔镜手术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8.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医疗健康领域成为其最重要、最有潜力的应用领域之一。脊柱畸形的诊治是脊柱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人工智能在该疾病的筛查、诊断、手术规划与实施、预后、康复中逐渐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目前人工智能在脊柱畸形诊疗中的应用尚处于初步阶段,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就人工智能在脊柱畸形的筛查、诊断、手术规划及实施、预后、康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9.
正随着各地复工、复学工作稳健有序推进,以及各种限行措施逐步松解,非定点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收治医院必将逐步迎来收治高峰。目前各级医院门诊都启动了就诊患者排查,主要措施是通过检测体温、询问疫区及疑似/确诊患者接触史以及就诊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初步排查。但根据COVID-19的流行病学特点看,其潜伏期较长,多为3~7 d,也有个别病例从接触传染源以及出现症状长达24 d潜伏期,且具备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1-2])。分析确诊病例临床特征发现,9.3%~12.1%确诊患者无发热表现~([2-3])。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也指出部分轻症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患者在不同病程阶段不同生物学样本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进行核酸检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横断面观察性研究设计,收集烟台市奇山医院1月24日—2月28日COVID-19确诊患者病例的相关临床资料,应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技术,在疾病不同阶段采集鼻/咽拭子、痰液样本进行SARS-CoV-2核酸检测。对危(重)型及普通型患者的核酸阴转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共纳入71例确诊患者,男性40例,女性31例。患者首发症状80.3%为发热,57.8%为咳嗽。普通型病例57例(占80.3%),轻型病例5例(占7.0%),重型病例8例(占11.3%),危重型病例1例(占1.4%)。治愈出院40例,平均住院(22.78±6.19)d;鼻咽拭子和痰液样本在发病的1、2、3、4和5周的核酸检出率分别为100.0%和87.5%、48.6%和88.2%、44.7%和86.1%、19.1%和58.7%、11.5%和33.3%。鼻咽拭子的假阴性率在发病的1、2、3、4和5周分别为12.5%、52.9%、、44.1%、42.9%、20.0%。同期两种样本送检结果一致率在发病第1周及第5周较高;发病1周无病毒学核酸检测阴转的病例,发病2周有2例(占3.9%),3周有12例(占23.5%),4周有20例(占39.2%),5周有16例(占31.4%),5周后有1例(占2.0%)。第4~5周病毒核酸转阴率最高(占70.6%);危(重)型和普通型病人的核酸阴转时间分别为(30.00±3.54)d和(24.00±5.84)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OVID-19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干咳。普通型病例为主。痰液样本核酸检测的阳性率高于鼻咽拭子样本,鼻咽拭子检测结果存在假阴性,两种样本联合送检可减少假阴性的发生。在发病的第4周及第5周病毒核酸转阴率最高。重症患者病毒的持续存在,可能是病情加重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